狂轰乱炸 恼羞成怒 终身难忘 不得安宁 大快人心 仓皇逃窜 大获全胜 日益壮大 落荒而逃 毫无察觉
怀着对抗战老兵的崇敬之情,我和爸爸来到故乡的一个小村庄中,去寻访一位老兵。走进村中,那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正坐在树下乘凉,摇着麦杆扇,嘴中还 念念有词,似乎挺悠闲。打了招呼,我们也坐下来,与他一交一谈起来,“你老人家当过兵吗?”,“当然,我当过空军,参加过八路军,打过游击战,埋过地雷,用刀切断过敌人的电话线,与主席握过手……”
老人说这话时锵铿有力,慷慨激昂,眼睛中闪着一种自豪的光彩,同时老人也手舞足蹈,跺着地,指着天。我似乎从老人的眼中看到了当年***敌的热血沸腾,见到主席殷切希望,看到更多的是老人的'自豪与骄傲……仿佛我也在战场上他并肩作战。他洪亮有力的声音,激动的神情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您***过多少鬼子?”老人赶忙站起来,用手画一个极大的圆圈,还 说道“这么多,可以这么多哩!”我被逗乐了,老兵也随着我开怀大笑。老人忽然十分严肃地说道:“我还 被敌人抓去用过刑,皮鞭、炽铁块都受过,我不禁为之一震,老人还 让我看了他的伤疤,使我更加痛恨日本人。他忍受了多大痛苦,多少的泪与血,可是他没有泄密,撑过来了。现在我们学生,参加什么军训,就喊累啊!苦啊!真应该感到汗颜,虽然社会、科技在进步,但人不能退,人的意志更不能退。
老人慢慢拉起我的手,领我来到卧室,我看到了各种有关抗战的报纸与那时的黑白照片,我惊呆了。还 有老兵折得整齐的军装与奖章,他那时是一个知识青年,因热一爱一祖国,放弃了体面的文书工作,参军报效祖国。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与他相仿的青年凭着一颗一心报国的不屈的信念打日本鬼子。
当我说起当今社会时,老人望向了山的那边,他叹了声气,“好,好啊!”。我觉得老人似乎十分怀念那段峥嵘岁月,那一个个豪情壮志的故事一瞬间成了回忆,从眼前飘远了。但我错了,老人眼中禽满了泪水,在凹陷的眼眶中迟迟不落下,我看着老人,他呜咽着说:“现在的中国好啊!”那一颗晶莹的泪珠落下了,喜极而泣,滴在地上,泥土湿了。我知道,当时为了建设新中国,是他们不知作出了多少贡献,我们必须珍惜如今幸福美满的生活,如今让老人们放下担子,由我们来继续担当这份建设祖国的责任。
黄昏,残霞染红了天空与大地,染红了我的心。我走了,老人也回屋了,背影渐渐模糊了,不知何时与老人再见面,听他再讲他当年的抗战故事……
低成本制作,比广电总局还主旋律的电影频道出品,影片似乎拍成这样就属不易,于是评价“还行”,可惜这评价的无奈本不该在我们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体系内。
主创们拍得很认真,让我有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感慨;镜头也确有电影感,和一般的电视电影也有所区别,但就是无法打动我。虽然没有快进,但总是走神,努力调动自己的泪腺,可惜就是麻木之极,想来看《辛亥革命》时林觉民这段,都落下泪来。
首先是结构问题。不知是剧本阶段就在开场如此繁复,抑或后期剪辑时想出些花活儿,倒并非能否看懂的问题,而是这刻意的结构没有提供任何积极观影效果。
其次是情感问题。24岁就就义的林觉民与两年后抑郁而终的陈意映,这本应是悲情而浪漫的一个旧时代有热血的青偶戏,可惜我看不到他们的“情”。中国彼时的满目疮痍是我们在学校历史书上学到的,影片也未及真正展现,林觉民到底看到的、体验到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当年先生一语就使这些青年们赴汤蹈火?这也缺一个“情”字。与其将如此之多的笔墨给予林觉民等人一次次祭拜恩师,倒不如落几笔他们周遭的世情,一点小事件就能凸显当时的国将不国。旧时人端庄守礼,但那是人前的守则,我也期待小夫妻于人后的憨笑嗔骂、耳鬓厮磨,他们未分离前越是甜蜜幸福,不日便人鬼殊途才越是悲情,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温和有礼,一个贤良淑德。于国少情,于家薄情。
我实在不想质疑主创的才情,只能质疑是否编剧与导演太过于恪守频道的审美,于是作品便平庸,又或者我也怀疑创作者对待题材的态度,太似被逼的命题,因为没有独有的情感与态度,于是结构再反复,也是流水账写就下来。
三是人物塑造问题。不可避免的群像,那些热血青年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就出来一般,人与人似无性格差异、背景区别,尤其那在革命中也悄悄情意相许的小恋人,这组人物本应是林觉民与陈意映的最佳关照,却在片中彻底沦为废笔。
四是演员问题。不想就此太过评论,因为这其中也掺杂制片方的发行考虑与导演的要求以及控制能力。
片中,林父言:十年,真的是一晃,一晃,就是十年。
于生活,若无情感,不如背身决绝离去;于创作,若无情感,不如搁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