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原来教授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这门课程,不过很久了,去年曾经给毕业班的学生带过数学教育的校内实训课,但还是感觉了了。其实去幼儿园,也经常和老师们探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设计和实施,但很惭愧。这几天又重新开始学习有关数学教育的材料,既包括网上很多相关文章,也包括黄谨编著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张俊主编的《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金浩主编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等书籍。
阅读的收获还是有的,也就明白为什么幼儿园老师们会把数学活动简单化(小学化,为什么很多老师会感觉为难。如果我们自己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欠缺的话,确实很难把幼儿园数学教育做到位。单纯照着教材上两节课,任何一位老师都能做到,可是如何确定每个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如何很好地把数学融入主题又不破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如何结合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设计活动、如何把孩子引入逻辑思考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这些问题对老师们真的都是难题。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运用语言教育的方法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而我们的老师太习惯语言教育的方法了。学科的特点还是不能忽视。
阅读还发现教材的东西太多,有关儿童数学教育的书籍最多的一是师范专业的教材,二是幼儿园孩子的教材,当然给孩子的教材最多,亦喜亦忧。幼儿园的孩子可以依靠教材学到的数学不足10%,请大家都不要迷信教材。
还是需要继续学习。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 讲深”。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何处?答案是老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从不用思考,慢慢发展到不会思考,最后遇到问题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这就会发生以上的情景。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两件事:一, 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二点,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聪明,其实不然,一个好奇的爱专研的和勤奋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学生。那么这种聪明在于教师的启迪和培养。现在的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今年我带四年级数学,除了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训练课外,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思维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替代。”这样做我觉得对启发他们的思考有一点作用,有时候我也会泄气,因为学生的答案往往和题
目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在努力的坚持着.......在我们忙着应付各种考试的时候,请留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是学生数学智慧的启迪者。智慧的教师眼中,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而更应该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着眼于未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智慧,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终身发展。
离比赛还有一段时间,喜羊羊上数学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后认真复习,因村长说所出的题都在书上。而沸羊羊上课打瞌睡,课后就知道出去玩。看着喜羊羊那么认真,沸羊羊对喜羊羊说:“凭我的智商,你是赢不了我的。”“那不一定,咱们那天试过才知道。”“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一定赢。”沸羊羊骄傲地走了。
到了比赛那天,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有小狗、小熊、小兔子......喜羊羊和沸羊羊也一同进了比赛场,村长开始出题了,在黑板上写下了:98255000,“请快速读出这个数。”村长的话刚说完,喜羊羊就举手了,“九千八百二十五万五千。”喜羊羊一口气读完。“非常正确,给喜羊羊加10分。”喜羊羊首先得了10分,而沸羊羊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数“个、十、百、千、万......”“最小和最大的自然数是多少?”这次沸羊羊的动作非常快,马上举手,村长让他回答,“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大的自然数是9。”台下一片轰笑,沸羊羊暗想:我答错了吗?这时,小熊举手回答:“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回答非常正确,给小熊加10分。”比赛继续进行,两轮下来,小狗、小兔也得了分。沸羊羊一分也没有得到,这下,他着急了。“最后两道题,看谁先抢答正确。”村长继续出题,“24×26等于多少?”喜羊羊马上举手回答“624。”“回答正确,给喜羊羊加10分。”“78×72等于多少?”村长出了最后一道题,“5616。”又是喜羊羊回答正确。成绩出来了,小熊得了60,小狗得了80分,小兔得了80分,喜羊羊得了100分,而沸羊羊却得了0分,大家都称赞喜羊羊聪明,村长奖给喜羊羊一张奖状并把“神童”的称号送给了喜羊羊,沸羊羊惭愧地低下头。
事后,沸羊羊问喜羊羊为什么把:24×26,78×72 这两道题算的那么快,不用列竖式,喜羊羊说:“我是用了十制进一法,我们先看24×26=624,两个因数的十位都是2,可以算成2×(2+1)=6,再看两个因数的\'个位是4和6,相加是10,把4和6相乘,4×6=24,最后两个积合并在一起就是结果了,24×26=624。78×72两个因数的十位都是7,我们可以算成7×(7+1)=56,两个因数的各位是8和2,相加是10,把8和2相乘,8×2=16,最后把两个算式的积合并在一起是5616,那么78×72=5616了。”听了喜洋洋的讲解,沸羊羊说:“这么简单,可惜老师讲课时,我认为自己会,就睡大觉了,唉!”
从这以后,沸羊羊明白了:光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他改掉了自己的缺点,上课认真听讲,学过的知识也及时复习,并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抄在本上,记在心里,勉顾自己,希望下一届数学比赛和喜羊羊再决高低。
数学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不同:在普通人眼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数学家眼中就变得异常简单;普通人觉得相当简单的问题,数学家可能认为非常复杂。作者张景中院士从我们熟悉的问题入手,通俗生动地介绍了数学家是如何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并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的。《数学家的眼光》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它告诉我们的是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做题更加简便的“捷径”。
数学家的眼光可以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众人皆知的数学常识中看到“任意n边形外角和都是360°”,看到“蚂蚁在卵形线上爬一圈,角度改变量之和是360°”,这样的眼光,怎能不让人惊叹!
用圆规画线段﹐一般人立即反应:怎么可能呢?若按照常规思考,我们可能回答:“把圆规当铅笔用,再配合直尺,不就可以画线段了吗?”但是在只能用圆规不能用其它工具,画出绝对的直线段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思考一下了。想一想,若不拘泥在平面上呢?用一个中空的圆罐子,将纸卷成圆柱状置入,将圆心固定在罐子中央,转动圆规,在罐子内侧的纸上画圆,当纸拿出后,线段便完成了!
鸡兔同笼,数学家的眼光从这个小学的数学问题又能看出什么呢?鸡兔同笼用方程的解法会很简单,但是它除了方程,还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解。有人可能会笑了:有了简便的方法,还用那么笨的方法干什么?但如果倒过来想,用鸡兔同笼的方来做方程的话,那么很难方程不就好解了吗?
数学家的眼光,能从基本的数学常识中看出复杂的理论,能从不可能中看出可能,能从简单的问题中看出那题的解法。在数学家的眼中,最最基础的理论也可以衍伸变化出高深的数学问题。数学的领域是无穷广阔的,真正的关键在于自己,若我们用心观察四周的事物,抓住平凡的事实,思考、探索、发掘,会发现数学是耐人寻味且无所不在的。数学家的眼光从洗衣服中都能看见数学的影子,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从其它事情中看到数学,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理解数学,喜欢上数学。这样,数学就不再是让我们绞尽脑汁去思考的难题,而是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小精灵。
数学是一种技术,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联。数学不再是课本中的加减乘除。它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集,让学生分享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使教师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楷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