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历史的岚帐望去,隐约中祖先们用石斧开辟出的始祖图腾依然清晰可见,倾听祖先的脚步声,它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与辉煌——题记。
灯火阑珊,笔尖轻轻的、急促的在纸上飞扬着,我正企图用它来勾画出五千张树叶的脉络,描绘出每一朝美一代的版图。或许我的笔触仍然稚嫩,可我实在是无法令自己的那颗激情澎湃的心平静下来,所以希望借我拙陋的文笔记录下今日所见所想得点点滴滴。
“八重宝函”、“西汉玉仙奔马”、“唐鎏金舞马衔权纹银壶”……若非亲眼所见,我仍不敢相信这些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是出自几千年前劳动人民之手。是的,今天我正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期盼已久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原本我是以一种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心情参展的,谁知当一件件来自数千年前的工艺品一一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早已溢于言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酒仙在与世无争、半醉半醒之间吟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而在他之后吟叹“朱门猪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以浪迹天涯的孤寂,看透事情的悲沉,枯槁的沧桑,郁愤的哀痛向后代诉说着那段苍凉的历史。还有白居易、陈子昂、李商隐……是他们创造了大唐群星璀璨的天空,写就了五千年文化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当我从这些近来才在陕西“重见天日”的文物前缓缓走过,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浮现了这些诗句,同在一个时代,这些精致的文物是否也经历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与灭亡?是否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国献身的壮丽与伟岸?是否能够像我们这些后人透漏前人的所感所想?
尽管文物仅能静静的被挡在玻璃橱窗外供我们后人观赏,可它所看见的、它所经历的、它所能见证的是那么的深刻,是任何人甚至是时间都无法磨灭的!
今天,来自数千年前的艺术品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而一同参展的人们也同样令我感动。当我刚到门口,人们早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其中不乏学生,有的比我年龄还要小;除此以外,甚至有头发花白、满面沧桑的古稀老人冒着冬日刺骨的冷风、冰冷的雨丝前来,而他们竟然已来过数次,为的仅是带着儿孙一同来看看这来自千年之前的珍贵文物,他们语重心长的说:“这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啊!”
后来,我在报纸上了解到这次的展览吸引了近30万名上海市民参展,而且在参观的观众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仅四岁。这些数字令我再次的感动,这足以说明上海市民们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关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了上海更辉煌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不想因为我对中华文化几句粗陋的见解而抹煞了中国文化,因而我也只敢选取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几粒微小的细沙来抒发自己对此次观展的感想、对上海未来的憧憬、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仅此而已。
我希望用我稚嫩的笔画下那条正在腾飞的龙,龙的希望告诉我,中国是辉煌的!希望这文明的辉煌能够带动现在及未来的成功!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创造出更为壮丽的明天!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年四季的轮换,诚信是春天的新生,夏天的繁茂,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凄雪。正因为有了这些自然的诚信,世界才变得多彩。而我们呢?诚信是我们的做人的基调。
记得那是二年级的一次语文测试,使我质朴,单纯的心多了一份诚信。
“铃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李老师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这节课,我们进行词语测试。”接着,她将试卷发给我们。我们拿到试卷,都埋下头,奋笔疾书,教室里安静的连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通过一节课的奋斗,卷子写完了。我洋洋得意的检查着试卷,好像志在必得似的。
下午的语文课,李老师兴冲冲的走进教室。“这次测试同学们写的还不错,只不过很可惜,只有一位同学得了一百分其他同学或多或少的有些错误。”说到这,同学们一个个的都左顾右盼,十分好奇,想知道那得了一百分的人是谁。老师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她要公布成绩了。这时,我的心里也像揣了个小兔子,“嗵嗵”的跳着。“陈君宇,一百分。”老师笑着看着我,同学们则是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走到讲台,拿过自己的卷子,心里也是甜滋滋的。接下来,老师开始订正试卷了。
我漫不经心的看着满分试卷,一个刺眼的字眼映入我的眼帘“朵云”。我错把“云朵”写成了“朵云”。此时,我有些慌了。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告诉老师。如果告诉了老师,我就不再是一百分,同学们也会对我产生不屑,“切,原来一百分是假的呀。”但如果不告诉老师,我的心又会觉得堵得慌,好像做了错事。这时,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看着老师那祥和的目光,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于是,我鼓足勇气,站起来,用极小的声音说道“老师,我有一个词语写错了。”老师听了这话,疾步走到我的座位旁,认真的看了起来,神情十分专注。“嗯,还真写错了呢。”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脸。这时,老师露出了笑容。“不过,虽然你写错了,但你非常诚实,并没有因为虚荣心而撒谎,这一点,老师非常喜欢,这个一百分还是你的!”同学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不屑,反而,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诚信维持了我们做人的基调,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谈何交流?谈何感情?在虚伪的面前,它们全都是一粒粒尘埃。我们需要这种朴实的信念,诚信。
如果“桥补补”打败赵州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荣幸地宣布,在刚刚结束的一项子虚乌有评选中,武汉的“桥补补”同志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久负盛名的赵州桥,获选“中国最优秀桥梁”光荣称号。有人会问:“桥补补”是谁?甭急,看报道:武汉长江三桥近日将迎来又一次封闭维修。自该桥建成通车10年来,平均不到一年修两次。作为货真价实的豆腐渣,凭啥打败赵州桥呢?相关部门给出权威回应:“桥补补”年富力强,赵州桥年龄偏大。赵州桥差不多有1400岁了,“桥补补”芳龄只有10岁。根据“干部年轻化”的原则,你说应该选谁?“桥补补”深受领导和包工头喜爱。“桥补补”一年修两次,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方面劳苦功高,而且增加了两次搞工程的好机会,因此深受某些领导和包工头们的好评。如果都像赵州桥那样上千年都不出一点毛病,领导和包工头们情何以堪?“桥补补”为GDP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修一次就要花费上亿元,你说这能拉动多少GDP的增长呀。在GDP为王的现实背景下,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呀。而赵州桥1000多年只创造一次GDP,并且还是为隋朝这样的封建王朝创造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桥补补”树立了艰苦奋斗好形象。从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桥补补”是“新三月、旧三月,缝缝补补又三月”,岂非更值得赞赏吗?如果都像赵州桥那样千年屹立,还咋树立艰苦奋斗的形象,咋号召广大群众向其学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