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太有兴趣去看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养书。跟周边很多升级的朋友们也聊过,大多都有同感。倒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家伙自信满满,自居“高竿”不想提升,其实现在的孩子古灵精怪,动不动就来句“你这当老爸(老妈)的也太不合格了”“爸爸妈妈不爱我了”之类的话。孩子的话,往往最能说明问题。
之所以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不喜欢此类书的“格调”,不喜欢它们高高在上的“姿态”。在这类书中,父母大都是高高在上教育者、管理者、财产所有人,孩子们自然成了学生、员工甚至是私有财产。想想我们这一代的童年莫不如此,虽然不至于走极端自封“小白菜”,对这种方式有点反感也是在所难免有情可愿的。
我们心中的爱与怕很多年前读过纪伯伦的一首诗,至今仍念念不忘——“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其实,父母之于子女,本不应该是创造与被创造,教育与被教育的角色;父母之于子女,更多的是“高年级路人甲”有幸遇上了“低年级路人乙”,应该珍惜和善待这种缘分。
近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名叫《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给我,书中的观点甚合我心。序言中有句话”今天的父母正在经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总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改变子女,他们开始认识到自身也需要改变,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我心中暗笑,是你们这些作者们经历了一些变化吧。
书中有个观点颇为惊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真是父母心中的爱与怕,让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入很多误区。
我去!我们心中对孩子满满的爱,怎么就变成怕了啊!?先忍忍,别着急反对,接着看他所谓的“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加倍‘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我有些不情愿地点点头,我们这些80后父母们是有这点倾向,谁让我们自己的童年物质贫乏遗憾多多呢。
误区二:“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这次我不由地点了点头。最近闺女刚上一年级,我俩都有点小焦虑,不敢像幼儿园那样撒欢放羊了。下班回家就盯着写作业,背课文,作业完了刚想看会电视,睡觉时间又到了(不好意思,因为正式上学了,上传时间提前至九点)。闺女一脸的不高兴,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不陪她玩了。
接下来观点更让人吃惊,“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原来,我们心中的“爱与怕”源自我们的不成熟。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上次,我们班的三排和她们班的互换了位置考试。结果第二天,就说喜欢上我们班的了。我的心里顿时脑补了无数相遇的美好画面。先来展示一二。
女生们闲聊着走进别人班的教室,春风满面。好像在聊着某个当红的明星,丝毫没有一点考试的紧张。
当她们看见他时,一个轻扬的微笑,带着不羁和一丝冷漠。他正在和同伴讲着话,不时还笑骂几句,推推搡搡的。他穿着校服,只是单薄的可怜,露出长长的脖颈,引人遐想。
她们看见别人班的那个他,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暖暖的,顿觉金色的光芒洒了一身。甚至直射进心里,于是心化作了春水,融入大地。她们愣了神,一时间脚步也停下了,惹得后面的男生骂骂咧咧的。终于回过神,抬望眼,发现同伴的脸也已通红。
还是强装淡定地走过他的`身边,状似无意地偷瞄他的名字,哦,原来是这样写的。后来考试的时候,一瞥便可见他的侧脸,眼光更是炽热无比。不觉中,草稿纸上已写满了他的名字,真好听。
试卷还摆在那儿,不曾动笔,一丝莫名的情绪漫上心扉。
不知该如何形容这样的遇见
只是看见你
让我的冬日春花满地
(是不是太扯了,要见谅啊。偶尔言情一把,我们的春天要到了!)
一生中,我们会遇见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有时的擦肩而过,却会带给你些许惊喜。一瞬间的相遇,也会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小区的门旁有一株柳树,自从有了记忆后,每次都能看见它。这些年来,每天上学都可以遇见它,却不以为然,这早已司空见惯了,每一次都能看到它,却并不关注。
柳树的树干虽是干裂的,但它那嫩绿的枝条散发出无限的生机,直到我有一次对它进行了观察,才看到了这些,长长的垂柳像瀑布一样垂下来。一次,我又遇见这株柳树,不知是什么吸引我去观察这株柳树,走到它旁边。抬头仰望,垂柳触到我的脸,掐下一条柳枝,叶子嫩的像是要流出水来似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叶子愈发的绿了,绿的逼你的眼。手抚摸树干,却干裂的不成样子,像是记录着岁月的经过和经历的事。
比碗口大些的树干,却显得有些枯老,岁月很久远一样。我抚摸着它,喃喃自语,也不知说的什么,只知道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我不再抚摸它了,我走远了一些,却忍不住回头看这柳。三千青丝像是从天空中垂下,我说:“这么多年了,没能好好观察你,直到今天才知道你的生命是这么茁壮”。
以后每一次经过这株柳,都会抬头仰望,像是在追寻什么,也会轻抚树干,感受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经过。以前的柳,那么的平淡无奇,不受关注,而现在我才欣赏到了,柳的'不灭精神和旺盛的生命。
由于那一次的遇见,我才真正认识了这株柳。
一次的擦肩而过,遇见一株以前从未关注过的柳,只是一次,仅有一次,却耐人寻味,让我心中有千万缕感慨在抒发。
十载寒灯已沧桑,仍说相遇又何妨?
——题记
这,是一段阴沉的日子,乌云低低地压着,恰似老大妈那拉得长长的脸,刮着刺骨的风,似乎风也是黑的,满世界全是黑的。纯洁的天使早已睡去,金黄的太阳仍在梦乡。只留下这儿,一顶败破的土屋,一盏黯淡的油灯,一个麻木的少年。
还没到晚上,天地就已黑麻麻地混在一起,站在门口远眺,远处的山包,隐约露出毛茸茸又高大魁梧的身影,身边似乎回响着老鼠轻巧的脚步声。少年叹了叹气,又跨过青石槛,缓缓关好门,在木桌旁坐下。沉寂中仍残余着刚才关门的“吱呀”点点。
“要是他还在,该多好。”少年在寒气中嗫嚅着……
可是……
打他记事起,少年知道的也是最疼他的亲人,便是爷爷了。夏天时,是爷爷把竹席子给自己躺着,自己却蹲下来,弯着腰,摇着蒲扇,絮叨着天上的星星,还有日本鬼子。时常有流萤飘然而过,微风中吹来虫儿的清唱,还零碎着几声猫叫、犬吠。春天,他和爷爷常常一起去河边拣彩石,又或是到树林间远足,偶尔发现松鼠和兔子,他便开心地叫唤。
少年来到厨房,拉亮灯泡,一只猫便仓皇地跳上木梯跑了。他生起火来,开始同往常一样煮饭,顺便炒个青菜。咦!为什么今天的菜这么淡?真是“味同嚼蜡”了。刚才清清楚楚地加了盐呀?少年脑海中缓缓而沉重地流着一些东西……
那年春天,爷爷开始有些病态了,常常傻愣地站在雨中,望着那条通往山外唯一的羊肠小道,要不就来回踱着,不说话,似乎很是焦虑、痛苦。
接着,当第一场秋雨落定时,爷爷出走了。
少年孑然一身地活着,大婶大娘都照顾他,甚至要收养他。但他拒绝了,独守着这土屋。此时,他的眼前又模糊了,那种温热又冷冷的感觉弄得脸难受,爷爷会回来的,爷爷!
他颓然倒下了。眼前浮现出那幸福、温暖的画面,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小径上,爷爷同自己快乐地穿行着。是的,又遇见他了!画眉清脆地叫着,溪水汩汩地流着,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土壤的气息,阳光明媚。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雨又下大了……同那场一样悲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