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踢毽子儿。我喜欢踢毽子,是在半年前我和我表姐的一次踢毽子比赛。
那天,表姐到我家玩。我们一起写完作业以后,觉得有点儿累,于是表姐提议说:“我们来玩踢毽子吧。”“可是,我不会踢怎么办?”表姐说:“我先来做示范,然后你再踢。”说着,她踢了起来。1、2、3……她踢得可真多呀,一下子踢了10多个,该我踢了,我觉得腿有点儿不听使唤,胳膊也跟着较劲儿,只踢了2个,毽子就被我踢飞了。接下来我们又踢了半天,可我还是没有抓到要领,踢得还是很少。到了5点多钟,表姐被她爸爸接走了。我暗暗下定决心:瑕疵比赛的时候一定要超过她。于是我每天一有时间,就开始练习踢毽儿。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表姐又来我家了。我们同样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我主动说:“我们一起踢毽子吧。”我没和表姐说我在家每天坚持练习踢毽子,这次还是表姐先踢,她踢了18个。哈哈,我悄悄地笑了起来。该我了,我的心“砰砰”直跳,我真怕自己踢不好,21比18,我赢了。表姐看后很吃惊,问我怎么能踢这么多了?我告诉她我每天晚上坚持练习地结果。
现在时间长了,我的进步更左右脚交替地踢法。
踢毽子不仅使我能锻炼身体,还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喜欢踢毽子!
1、传统观念导致对田径项目的价值认识不足。田径运动是竞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竞技为表现形式的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大多数人一提到田径就很自然将其与竞技联系到一起,忽视了二者的区别。虽然对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有一定认识,但想到田径练习的辛苦与枯燥,许多学生对田径项目望而却步。另外,在一些体育教师的认识中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田径项目的练习,可以以素质练习代替。这些观念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误导影响,使学生对田径项目失去兴趣。
2、田径项目教学内容趣味性差。当前高职田径的教学项目主要沿用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练习内容单调,运动强度较大。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项目的竞技是一种单纯的竞技,缺乏健身性的趣味竞技,田径项目的练习也大多是一些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参加田径项目失去兴趣。
3、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现行的考核方法将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及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定量化指标过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状况的考察,致使许多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很难通过,而不得不放弃田径锻炼。
4、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当前高职田径教学仍延续着传统的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只重视跳、跑、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由于教学过程中的运动负荷较大,田径教学过程变成了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使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学校体育具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任务。体育教材不应该排斥竞技体育,但必须有选择,而且不能把竞技体育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教材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我也不例外。虽然童年时光非常短暂,但是它给了我们无穷的欢乐。
记得那是八岁的时候,那天天气晴朗,小鸟在枝头歌唱,小河唱着歌向前奔去。我走在路上,路边的花散发出了阵阵清香。我回到家正好表弟来了,我提议玩“逗乐乒乓球”这个游戏,大家都表示同意。游戏规则是:首先由一个人把乒乓球抛到空中喊另一个人的名字,被喊的人要在球第二次弹起之前接住才算赢。
游戏开始了,首先由我发球,我把球用力一抛,喊了声:“表弟接招!”表弟二话没说,双脚一蹦,手掌张开弯成爪形,如猛虎扑小动物般用足了力气捉住了球。表弟眼珠一转好像又有什么计策了,他的双手往下又猛然向上一扔,嚷道:“舅舅接着。”由于间隔时间太短,爸爸没能接住失败了。于是我在爸爸额头上画了个“王”字,弟弟画了两个酒窝,妈妈则把爸爸画了个“八”字胡。接下来爸爸好像要报仇,把球一扔,喊了声“儿子”。我心想:不会吧,我和爸爸无恨又无冤无仇的,为什么这种事会降到我头上,还真是“有球自远方来不亦哀乎”。我急忙跑上去跪下,屁股一撅,双手半弯,头抬起来,可是那球从我那亲爱的小手边“擦边而过”了。“唉,可怜天下男儿心!”我不禁后悔道。可是惩罚还是要继续的,我只能任人涂画了。表弟在我脸上画了一只乌龟,爸爸在我脸上写了个“神”字。我马上拿来我的双截棍,摆了个架势大声喊道:“我乃惩恶扬善的忍者神龟!”“哦,对了,头上忘记红丝带了!” “哈哈哈……”笑声飞出窗户,在屋外回荡!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欢声笑语中度过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