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放了七天假,很多人都出去游玩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就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天气晴好,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奶奶家在农村,到了村头,看见田野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有的往田里拉粪肥,有的人在刨花生,还有的人地场院里打玉米……走进村子,看见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和平房顶上堆着金黄的玉米穗,一片丰收的景象。
午饭后,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空,很多家的玉米粒都躺在地上晒太阳。忽然,天下起了小雨,邻居伯伯家赶紧把玉米堆起来,用薄膜盖住,怕玉米被雨淋坏了。我和爸爸去村外边玩儿,看见场院里的玉米都堆起来,穿上了“雨衣”。听见农民伯伯在议论着:“要是再下雨,玉米都捂坏了!”
晚上,雨停了,天还阴着。奶奶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没有看到八月十五圆圆的月亮,我盼着明年正月十五下一场好大好大的雪!
今天是九月十四日,农历八月十五,、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原来应是月亮最圆、最大、最亮的一天,秋高气爽,我们坐在室外,看着天空圆圆的大盆似的月亮洒下一片银光,吃着中秋的月饼,那是多么美的事啊!
但是今年中秋,因为可恶的台风“森拉克”的影响,天下起了大雨,月亮再也不出来与我们见面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来说说月亮的知识或故事吧!”
我抢先说:“月亮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去的!”
妈妈说:“月亮是我们居住的地球的一颗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离地球有三十八万多千米。”
我说:“每月的十五的月亮最大、最亮!”
妈妈说:“月亮不是恒星,它不能发光,但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我们看到它是亮亮的。”
我说:“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有时还会不见踪影。”
妈妈说:“月亮表面上有上万个直径超过一千米的环形山,它们大部分有上亿年的历史,由于月亮上没有水、没有空气,它们大部分永久地保持原状。”
今年的中秋,我虽然没有看到圆圆的、大大的月亮,但是我过得很开心,因为我又增加了不少新知识!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词牌名,又名《醉桃源》,《宴桃源》,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和《如梦令》都有一个别名叫《宴桃源》,“阮郎归”与“如梦令”是同名异调。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之情和山水恬逸之志,内容比较狭窄。
晏几道多抒写爱情离合和人生无常的悲欢,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本词也是表达了思念远方的愁苦之情。
“春梦秋去,聚散真容易”,历来吟诵别离的名句。人们常常借景来抒发,如“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用“云”起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愁绪随着人的离去而渐渐地浓烈,再描写叶的“稀”,更衬托了人心境的凄凉。再如《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运用了多种感觉来表达离别之情。首先是从听觉上写道月色下幽咽,如泣如诉的箫声,再写到视觉上的“月”“柳”,再用典《雍录》“汉世凡东出函、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一层一层将离愁推进。而此词中表达离愁时很巧妙。作者写到她也许端坐在镜前,看到香粉还是如以前一样,但是“物事人非”,她的丈夫在什么地方?她曾经为他而梳妆,可自他离去后,她再也无心打扮自己,“女为悦己者容”,她的`一片痴心含蓄生动地表达出来。我们可以想见她对男子的思之深,爱之切,最后就化而为“恨”,恨不能以彼心换我心,恨“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在《西厢记》中“从今后,只管书儿、信儿给我凄凄惶惶地寄”,又如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魂”,都表达别离之后盼望来信的急切心情。此词中“犹”“更”二字表达她的不满与担忧。
忆往昔,心生思念。在晏几道的文章常常可见,如著名的《临江仙》中“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鹧鸪天》中“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玉楼春》中“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春残事,还似去年今日意。”表达得情深意苦。
上片主要以忆为主,下片主要写女主人公当时心理。
“衾凤冷,枕鸳孤”,一“冷”一“孤”,虽是描写锦缎上的美丽的凤凰与枕上绣着的鸳鸯的冷寂,其实是写自己孤夜难眠,徘徊犹疑。作者用“愁肠待酒舒”,我们的眼前似乎就浮现了一位倩丽的女子,伴着月色,独自饮酒,泪与酒化入愁肠,形象生动,引发联想。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是痛苦百结的抒发。她希望在梦中与丈夫相见,可是就是这么虚幻的想法竟然也不能实现。作者将思念的表达用了一种虚写的方式,文字感人肺腑,低徊哀惋,令人扼腕痛心。
作者在写别离的痛苦上,有很多情真意切的佳作。如《鹧鸪天》中“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作者运用细节,即使真的相逢了,也怕是假的,更怕还是在梦中,将喜悦都表达得沉甸甸的。
此词以“恨”贯穿全文。首先是作者写道女子目睹“旧香残粉”不禁生恨,再接着写道恨的具体的内容,一是“书更疏”,二是“衾冷”“枕孤”,三是“梦无”,抓住人物心理,表达得细腻、凄婉而真实,语言婉丽柔美,”曲折深婉“,有很强的感染力与真实性,作者真可谓“古之伤心人”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