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揣着对祖国70华诞无比敬畏的心情看完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耳边又缓缓传来那熟悉而动人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瞬时泪奔……我确信那泪水是为骄傲的祖国而流的。
影片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勾连起一段段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治远开国大典前的那个不眠之夜。
随着“明天开国大典的电动升旗,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的铿锵命令,一个身穿绿军装,像首长一样的人,站在一个穿蓝衣服的人面前的画面出来了。原来,因为明天是1949年10月1日,电动国旗却还不能完全确保成功升降,所以首长对组长那么严厉。最后首长说:“明早六点,我来验收,如果还不行,军法处置。”说完就走了。
组长一到家,就把大典广场的升旗区复制了一遍,只是把它缩小了三分之一,第一次升旗开始了,国旗徐徐上升,国旗却在离终点一半的距离停下了,原来是电机供电失效了,于是,组长徒弟爬到屋顶对着话筒说:“谁家有电机。”终于有了第二台电机,第二次升旗时,完美地把国旗升到了旗杆顶端,可是旗一下子把顶上的圆形阻隔器撞了下去,原来是因为铁生锈了变得不实用了,就被旗撞下来了。只有加入三种金属成了钢才可以挡下旗。于是,小伙子又爬上了屋顶,对着话筒大声喊:“谁家有那三种金属。”过了一会儿,来的人络绎不绝,可算是把钢球制成了。原来恐高的组长,却把钩子往脚上一绑,就顺着旗杆爬上去,把球安了上去,第二天开国大典时,电动升旗终于成功了!
这个故事让我难以忘记,因为我以前不知道这电动旗杆下还有这样的故事,开国大典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感人画面。
我为我的祖国骄傲,我为我是中华儿女而自豪!
《我和我的祖国》7个篇章的故事,由7位导演分别完成,一次领略7位导演的表达,作为观众的我,仿佛也过了一把阅卷教师的瘾。
电影的视角很独特,不是纪录片式的叙述,而是小人物串起的时代故事。《前夜》中的一些场景,在此刻看来或许都会觉得滑稽,屋檐上对民众的求助只是为了寻找一些可用的红绸子,简陋的实验设备,连夜炼制的升旗装置,都显示出那个时代的物质贫乏和百废待兴。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但却是所有民众的期望之星,人们的干劲十足,心劲十足。这个视角,更加折射出建国70年来的辉煌成绩,唤起观众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徐峥导演的《夺冠》透着足足的徐氏幽默,女排三连冠万人空巷的场景,已成为思想的记忆。当冬冬手扶电视天线,挂起一张床单时,仿佛看到了超人的身影,身披红色斗篷,拯救人类世界。作为观众的我,竟然产生了视觉和思想的跨越,或许在导演的心目中,当时能以一己之力调出清晰电视画面的冬冬,正是那个场景下群众的超人吧。
《北京你好》中,葛大爷饰演的北京的.哥更是诠释了小人物的情怀,也透着宁浩导演深深的痕迹。的哥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吹牛聊天,都在这个人物身上一一上演。万众期待的奥运门票,更是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最终在人物的情怀中落下帷幕,小人物的情怀再次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仿佛一曲时代的高歌。
《白昼流星》更是陈凯歌导演的哲学表达。天际罕事的白昼流星,将宇航员成功返航的故事、两个自甘堕落的年青人破罐子破摔,几乎走向边缘的故事、朴实的老书记以人性的善良燃起心底光亮的故事,串联起来。故事简短,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白昼流星,它或许是罕见之光,但也会是心底之光,不用向外寻,只需向内找。
《相遇》最重要的一场戏发生在公交车上,那些隐形埋名的科研工作者,放弃了生活中的一切情感,放弃了自我甚至生命,仅有国防强大的一个信念。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中国跻身国防强国的大事件,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地位的大事件。这个大事件经过公交车上的一幕展开,动人之处,深入人心。
香港回归,我已经有深刻的记忆,那时候我正在上大学,同学们集中在阶梯教室中,守望着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心情莫名的激动。而《回归》的故事都集中在对时间的执念上,回归这一历史时刻,依旧经过直接或间接的亲历者,让我们感受着神圣。修表匠的精益求精,升旗手的日复训练,中方官员对时间的坚持……
这是一部主旋律的爱国电影,让我们回忆见证那些历史时刻,激发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从电影本身出发,电影拍摄的角度,本身也彰显着时代的提高和国人的自信。
我们不再需要那种呐喊式的表达,我温柔地看待世界,那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永远是国民心中最坚实的后盾。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不忘初心,始终心系我和我的祖国。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国家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我家的相册里至今仍存放着的,是我年幼时,母亲拿着小小的国旗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这是永远要铭记的东西。
牙牙学语时,在父母的教导下,我首先认得中华,那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东西。这短短的两个字,凝结着中华民族多少的血泪与辛酸,给了多少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奋斗的力量。
后来啊,在学校里,我首先学会吟唱的,是那激昂澎湃的国歌,首先明白并且深深扎根于我心中的叫做“我是中国人!”
一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国歌,大家一起抄着歌词,没有嬉笑打闹,没有窃窃私语,有的只是一个个年幼的孩童们,一笔一笔的书写下祖国长长的歌谣。唱国歌时,我们笔直地站着,或紧张,或激动,千言万语也道不尽的,尽是祖国。伴着那雄浑激昂的乐章,用我们稚嫩的童声高唱出祖国的希望。
学校里,升旗仪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站在操场上,看着国旗缓缓升起,我抬起头目送国旗,多么希望我是那升旗手,可以拿着国旗,将它升上;又希望我是那风,定要缓缓地吹过,轻轻抚摸,扬起国旗飘逸的、鲜红的衣裙,让它展现在千万人眼前,让人们见证国旗的风姿;我更想做那阳光,绝不炙热,只是柔柔地洒下恰到好处的光,打在国旗上,为它鲜红的衣裙增添一点点的光辉……
终于梦想成真,我成了一名升旗手,心中的澎湃自是不必多说。接过国旗的那一刻,我的手颤抖着,紧紧地抱住国旗,想要把它揉进我的胸中,倾诉心中万般感情。
外出旅游,我曾用双脚丈量过神州大地上许许多多的土地,脚踏在中国千万土地上小小的一片,明白我的祖国文化丰富,地大物博。
我也曾……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你诉说着长征的艰难,诉说着百万雄狮过大江的万丈豪情,诉说着抗日战争的血泪,诉说着开国大典的万般雀跃,诉说着中国*的成立,诉说着中美外交正常化的历程,诉说着改革开放的欣喜,诉说着博鳌亚洲论坛的顺利举办,诉说着金砖五国的成立,诉说着全国的正式开幕,诉说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诉说着中国发展的“长征路”!
至今,我仍未忘却中华,仍未忘却国歌,仍未忘却我国旗下的宣誓,仍未忘却历史书上中国的坎坷经历,最不能忘却的,是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战歌……”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浓浓的爱国热情,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
国庆长假,妈妈特地带我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用七个小故事展示了伟大的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历程,让人心潮澎湃,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前夜》和《夺冠》这两则故事。
《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的故事。当我看到主人公林治远修电旗的时候那么费劲,那么辛苦,虽然我为他的工作精神感动,但也为这简陋的升旗设施着急,担心关键时候掉链子。再看看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是多么发达,匹配一个高容量的电池和精密的遥控器是很简单的事。这一对比,才猛然发现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举办一次阅兵式需要面对多大的困难啊,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网上购物,手机购物,所有物品尽有。手机支付是多么简单方便,生活效率也大大加快。亲爱的祖国,飞速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
《夺冠》这个故事讲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冬冬手撑着天线,弄堂里的人们才能看到不甚清晰的电视图像。若是他放开电线,屏幕上就成了一团雪花。看到这一幕,大家都笑了。再看看我们现在科技多么发达,以前看电视时接受不到信号,而且电视屏幕还是黑白的,而现在电视机都快被淘汰了,投影仪、手机、电脑、平板,就连手表上也可以看电视节目,真的非常方便快捷。在科技创新的蓝图上,我们国家越走越远,越来越顺畅,世界一流的高铁制造技术,华为率先研发的5G网络,神州六号顺利升空……亲爱的祖国,科技强国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
十月一日那天,我们一家老老少少,都准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建国七十周年阅兵式。爸爸还给我观看了新中国成立第一次阅兵仪式的回放剪影,1949年10月1日,不稳定的黑白的画面,周总理清矍的身影,简单的武器,以及总理无奈的话语:“阅兵时飞机不够,飞两遍”,让人忧心不已。再转头看今年的阅兵仪式,是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军姿飒爽,昂首挺胸,队伍多么整齐,武器多么精良,我们自主研发的东风系列尖端武器,足以震慑对我国存觊觎之心的帝国主义国家。亲爱的祖国,我为您的强大而自豪!
我们感恩自己的母亲,更热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努力学好本领,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亲爱的祖国,您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的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1949年10月,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年月。它是庄严,是神圣,是肃穆,是众望所归。一个承载着万千豪情与使命的伟大功业,这是何等开天辟地的荣耀大事!它宏大而渺远,在70年后的今天,它更像是一段历史,一段被宏大壮阔所软禁的遥遥无期。
可《前夜》不同。一颗“阻断球”,一个站在主席身后的林治远,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物,成为我们视线的焦点。
力求精准细致的设计图,陈列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演算式,包裹在竹篮里渐渐躺凉的驴打滚儿,趴坐屋檐上一呼百应的扩音喇叭,练习百遍分毫不差的小号曲,捆绑在恐高工程师脊背上有三十米高的羸弱的细绳,还有那升起的红旗,那奏响的国歌……
真实的事件,浓缩的时间,成倍的困苦。
其实有些时候,很多安排无所谓逻辑自洽始终贯通。重点是我们的感受能有血有肉。
紧锣密鼓筹备的“前夜”,是真实的。那些在荧幕中奋斗而坚持着的革命者与建设者们,是鲜活的。那里不乏使命,不乏温情,不乏烟火,更不乏奉献之心,它是琐碎而具象化的,是历史不可磨灭的细碎痕印,也是一段灵动而鲜活的平凡事迹。开国大典,在具象的刻画里不再高昂渺远,他被人们所相信,所触动,所感悟,所热爱和自豪。
难以忘记,夜幕幽深处,心灰意冷时,那悄然亮起的万家灯盏,形式各异,晦明交织,却将心底的吊起的亏空立时填补得满盈。是了,深更漏断时片片华灯舞起的火苗,亮的灼人,却永远不会被晕凉。那是故宫门洞深处最最温暖的夜半辉耀。街坊邻居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不仅是三个小时全城掘地三尺搜罗来的稀有金属铬镍锡;他们不论昼夜托付掌心的,也不仅是娃娃的长命锁,教授的一块镍,那是掰开了揉碎了浓得化不开的,最平凡也最绮丽的——热爱祖国。他们捧起一颗颗如炽如焰的心,温热而滚烫着,亦是属于那个年代,叫人移不开眼的赤诚。
那不是假大空的爱国口号,不是挂在嘴上的信念与豪情,它是琐碎而具象的,温暖而朴实的,从每一个情节和镜头里源源不断地渗透出来,把宏大空洞到无所依傍的“家国情怀”沉淀到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身上,那些对奉献与坚持的铭记,都是不可名状的敬畏与热爱,终将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掮动历史的车轮。
《前夜》讲述了开国大典前夕,为保证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能够顺利地按时升起,幕后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欧豪饰演的小伙子第二次坐在房顶上朝街坊邻居喊话,之后陆陆续续有很多群众自发来筹备处捐东西。
后来我看新闻说今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放飞的鸽子也是找北京群众借的,就更加感慨唏嘘。这一脉相承的,不仅仅是物品的借和还,更是国家与人民之间割舍不断的牵绊。
《回归》——争分夺秒,修表的设定串起沧海变幻和小我命运,杜江、朱一龙的方言乡音在粤语之地尤其可爱好听亲切,罗大佑《东方之珠》以歌点睛。
《相遇》是我个人最爱一章,一段失落的爱情,一对因奉献而错过的苦侣,剧情最平淡,却有种“反歌颂”的叛逆——为了国之进步,小我的牺牲值得吗?成就的丰碑里又填了多少不甘与遗憾?长镜头下任素汐全台词回溯往事的情绪递进一气呵成,演技扎实极了!
《夺冠》虽立足于中国女排,切入点却非常巧妙。以1984年的上海弄堂为背景,讲述了小朋友冬冬的一段童年回忆。不过我觉得比较可惜的是,如果没有长大后重逢的画面就好了。这个故事可以止于童年。
《北京你好》的故事背景在2008年。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年初雪灾,到汶川地震,全国都笼罩在阴霾之下。那个时候,我们学会了一个词,叫“多难兴邦”。当时间走向8月,奥运会如期开幕,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一扫往日沉寂,那个时候,我们都学会了一句话,叫“北京欢迎你”。我看到影片里鸟巢上空烟火升天,仿佛梦回2008年夏夜,我守在电视机前,一点不落地看完了开幕式。泪水盈满了眼眶,心底只有自豪。
《白昼流星》其实立意很好,只不过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我明白你要讲什么,但我就是反感你讲故事的方式。从片子开头提到老李是扶贫干部,我就猜到“白昼流星”的深意。它不仅仅指卫星返回舱,更意味着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开启崭新人生的扶贫干部。好的,道理我都明白,我只是不喜欢。
《护航》聚焦朱日和阅兵飞行编队背后的故事,因为最优秀,所以是备飞。我觉得最酷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小时候的吕潇然站在塔上纵身一跃,另一个就是她面对男飞行员的嘲笑时说“给我整个八”:从小到大,吕潇然都是一个酷酷的女生。谁不喜欢酷盖呢。
不同于以往刻板教条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命题作文”真的很出色。故事里的小人物,其实也正是千千万万个“我”。高中时书上总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那时将信将疑。看完这部影片后,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回想今年国庆阅兵式后的群众游行,回想建国70年来的风风雨雨,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