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英雄辈出,才人代有。在古代,屈原,宋玉,范仲淹,黄庭坚等,或游历于此,或寓居于此,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任朗州司马十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近代史上,从常德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风流人物便不可胜数:从叱咤风云的辛亥元勋宋教仁、蒋斌武、林修梅、秋瑾等,到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黄爱、向警予、王尔琢等,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栗裕、腾代远、帅孟奇、廖汉生等,到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师丁玲、史学泰斗翦伯赞、生物学家辛树帜、“词书大王”王同亿等,都是武陵儿女的骄傲。这里,我想说说我最熟悉最崇拜的,那就是丁玲--著名现代中国文学家,湖南常德临澧县修梅乡高桥村人。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丁玲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鲁迅文学旗帜下的著名作家。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9月,她由南京展转往陕北。解放后,丁玲先后担任过《文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参加国际和平与文学交流活动,被选为世界民主妇联理事会执行委员。她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
常德地灵人杰,古往今来素有“惟楚有才”“於斯为盛”之称。武陵大地,历代都哺育出了一大批文才武将。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涌现出的一批革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农学家杰出人物,他们的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常德,可谓是水土多灵,人才更毓秀的地方。
我家有个鼎鼎大名的“名人”,他在我们小区里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我的——爷爷。
在小区里,他每天忙个不停,不是帮东家买东西,就是帮西家看门,要不就是清洁小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名人爷爷”。
最近几天,爷爷不知在忙什么,总之很少出来。一有空就躲在自己的房间忙个不停。
今天是星期六,刚吃过早饭,我就看见爷爷拿着钓鱼竿出现在院子里,我便缠着爷爷带我去,爷爷笑咪咪地答应了。
来到小河边,爷爷便找了个好钓鱼的处所——一棵大树下,开始“钓鱼”了,这时,我发现爷爷的鱼钩上没装鱼铒就扔进了水里。咦,没鱼饵竞能钓鱼?真稀奇,我便仔细观察起来,让我更奇怪的是鱼线上连一个浮标都没有。鱼钩刚扔出去就沉了下去,不到一分钟爷爷便起身收线。我满以为会钓到什么大鱼,可谁知拉上来一看,竟是一些破衣、破鞋等垃圾。我被搞得莫名其妙。正要问爷爷,爷爷却一本正经地说:“悦悦,你知道,这里原本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而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浑浊的小河,这是为什么?都是那些自私的人们随处乱扔脏物,结果这条小河被污染了,照这样下去,我们还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几年?快快让我们伸出手来拯救我们的环境吧!我听了爷爷的一番话,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怎么样?现在你明白了我爷爷为什么是名人了吧!
诺贝尔文学奖是1901年设立的,至今已有113人获得了这份荣誉。莫言于2012年成为首个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莫言现在已经59岁了,他原名叫管漠业,从小就迷恋读书,他对书的痴迷程度,用一般词是形容不了的。他很小就会用新华字典查生字,读小说,常常为了读书而忘记放羊。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头碰到了一个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蜇伤了他的脸,眼睛肿得只能睁开一条缝了,还坚持阅读。为了找书看,莫言曾经帮人推磨换书来读,我觉得莫言这种如饥似渴的读书方式和不怕苦的精神让人钦佩。
莫言读书很有特点,他读书入情入境,凡是他读过的书,书中的人名全能记住。像欧阳山的《三家巷》,他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有六七岁,但正是他用心地读,认真地读,才会小小年纪便为少女区桃殉亡之处而伤感落泪。这种好的读书习惯也在我读书的道路上不断提醒着我。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会“用耳朵去阅读”,所谓“用耳朵去阅读”其实是指听书听故事。莫言从小就练就了把看了的小说、电影、听了的故事、趣事,向别人复述的本领,有时候忘记了一些地方,他就编一些进去,让故事更生动,自己就成为了编故事的人。他读的书越多,转述越多,编的也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多,达到了一种“读书破万卷,开口如有神”的效果。我想这也是为他以后写文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吧!我也喜欢像莫言那样,把看过的书和电影复述给爸妈听,是不是也可以训练出“开口如有神”的`境界?
莫言从79年开始写作,投稿,连续四年,都被退稿,可是他毫不气馁,继续坚持写作,终于在1985年成功发表文章,从此,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莫言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坎坷,没有品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是写不出那么感人的故事的;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吃苦耐劳的精神,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具有风格的作品。他的人生给了我极大的的启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恶劣的环境,只要努力,坚持读书,把握机遇,总有一片属于你的蓝天!
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著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要知道达尔文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莱士后来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达尔文同意和华莱士的论文合并,以合著的名义提交林奈学会宣读。达尔文非常感谢华莱士,他写信致意,并说:“如果有着可钦佩的热情和精力的人应该得到成功的话,那么您就是最应该得到成功的人。”
在华莱士的鼓励下,达尔文在1859年11月24日这一天,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巨著,1250册书在当天销售一空。华莱士高兴地喝彩,称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并将进化学说这一理论称之为“达尔文学说”。
珍惜时间——这是鲁迅给我的第一印象。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为革命为人民的事情。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还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了解了珍惜时间的鲁迅,我感到十分惭愧 。
暑期我去上辅导班,约好了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可是我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晚了,让两个小伙伴白白等了我半个小时,差点迟到。
鲁迅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