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头是一个远房亲戚,所以每次去了就可以马上上工。
工程队没有饭堂,就在工地附近临时砌了一个灶,也没请厨师,做饭一般是工程队的人轮流做。做饭比做工轻松多了,可以提前一个多小时下工。工头对我比较照顾,我去了之后做饭的事就交给我了。我以前在家只做过剩饭剩菜,现在要做二、三十人的饭菜,其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做菜还好一点,因为都是豆牙、土豆、冬瓜之类的素菜。最难的是煮饭,刚开始总是掌握不好水的多少和火候,煮出来的饭不是生的,就是糊的,要么就是半生不熟,我经过几次实验才掌握其中的奥秘。
我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屋顶铺的是油毡,在烈日下曝晒一天,晚上躺在床铺上与蒸桑拿无异。一、二十人住一间,没有床,大家都是打地铺,一个铺挨着一个铺,汗臭味夹杂着蚊子的轰鸣声,根本无法入睡。
为了休息好,第二天有充足的体力,我经常拿一张草席跑到附近的楼顶去睡。楼顶蚊子少多了,偶尔还有一阵凉风,躺在草席上,数着天上的星星,还是挺惬意的。睡在楼顶也有不好之处,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被炙热的太阳烤醒了。有时半夜下雨,还得回到窝棚,这么一折腾大半夜就过去了。
打工最无聊的是晚上。吃过晚饭,大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时候很流行打台球,满大街都摆着台球桌,但这只是城里人的活动。我们这些打工的只能站在旁边观看,有时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这就是我们的'业余生活。
打工最难熬的当然是白天。我是小工,主要做些挑砖、抛砖、提瓦桶、拌水泥灰等打杂的体力活。那时的我只有九十多斤,身体很瘦,但每次都要挑一百多斤的砖上楼。挑砖还要讲速度,因为大工多,小工少,砖要是供应不上就会影响工程进度。高强度的体力透支,往往上气不接下气,全身都是汗,衣服湿透了。
记得有一次挑砖时累得实在不行了,就找了一个砖垛,蹲在砖阴里休息。看见对面屋里两个中年妇女躺在躺椅上,吹着风扇,吃着西瓜,悠闲地聊着天。她们看到我,其中一个说:“这是谁家小孩,这么小就出来做工,父母也不心疼?”我听了心象被什么扎了一下,一个农村小孩,为了生存在艰苦的困境中挣扎,居然成为了这些悠闲的城里人眼中的风景,口中的谈资。心想:“你们这些城里人哪懂得农村人的难处,只会在这说风凉话。”并在心中暗暗发誓:迟早有一天,我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过上不用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日子。
“过上不用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日子。”对于出身在农村,就读于职业中学的我,就象摘天上的星星一样,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它却成为了我的一个信念,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我在生活中有所懈怠时,它就会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提醒我。
我小时候因营养不良,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生病,但打工之后,我的身体慢慢壮实了起来,后来也很少生病了。打工不仅强健了我的体魄,还磨炼了我的意志,以致于在后来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我就会想起打工的日子,那么艰苦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泰然处之的。打工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找到了一个小小信念。这个小小的信念就象一盏灯,照亮了我的人生,让我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改变了我人生的全部。
《白洋淀纪事》内容包括: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箫、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第一个洞、山里的春天、***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碑、钟、“藏”、嘱咐、新安游记、纪念、光荣、种谷的人、浇园、蒿儿梁……
《白洋淀纪事》。被当代著名文学家茅盾称之为“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孙犁的一生十分曲折:少小家贫,因为读书成才,后经历“北漂”,开始了“白洋淀生活”最终1937年在鲁迅艺术学院任职。《白洋淀纪事》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以冀中平原为背景,反映了人们“从绝望中看到期望”的精神。
“九·一八”事变以来,(那里)就屡屡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卢沟桥事变不久,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这个地区。这是敌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大灾难。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国民党放弃了这一带国土,仓皇南逃。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人民顽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反抗日本侵略者这一部分,主要讲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依仗着芦苇丛的掩护,凭着自身的水性用着大杆枪,与敌方交战70余次,消灭日寇上千人人,他们以血肉之躯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打倒了日本小鬼子。因为作战时枪上总爱插一支雁翎,所以命名雁翎队。
还记得雁翎队命名者侯卓夫当时被敌军包围,他明白许多关于雁翎队的秘密,为了不让敌人得逞,剩下最终一颗子弹时,他出人意料地把枪口对准了自我。牺牲时年仅28岁,令人叹息不已。在白洋淀,像侯卓夫这样不向敌人屈服、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铸就了白洋淀“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内涵。昔日的白洋淀,积淀着无数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动力,今日的雄安新区昂首阔步。
读了《白洋淀纪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的文字朴实真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是《香菊的母亲》这篇文章。香菊的母亲,是一个十分热情,进取的斗争骨干。六岁时就被一个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却因为受到地主的压迫而变成了傻子。于是在香菊的母亲还年幼的时候,就得当男当女,买东买西。
但香菊的母亲并不纠结于自我的身世经历。成长的环境恶劣,虽然没有给她一个完美的童年,却很好的磨练了她。她总顽强的奋起斗争,在公审大会上,香菊的母亲勇敢的站出来揭示地主们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即使已经不再是青春的年龄,她依旧努力学习。从香菊的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虽然她小时候经历了种.种磨难,可是她挺了过来,并理解革新,抛弃旧思想,同自我的女儿一样认真做功课。而我们此刻,也要勇于追求自我的梦想,不断进取,改掉坏习惯。所有人都应是如此,把以往的苦痛都留在过去,不停止奋进。
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你前进的步子,只要有信心,就能成功。
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只有十二个方队的检阅队伍,到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威武昂扬的检阅大军;从步兵,骑兵和只有十七架飞机组成的空军,到今天陆海空精良的武器装备,共和国的军队真正成长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一次次的国庆,展示着我们经济发展的步伐:建国初期,一穷二白;五十华诞,钢,煤,棉产量世界第一。
一部90分钟的记录片讲述50年国庆的.故事,浓缩共和国50年的 历史,勾画出了共和国成长的足迹。《国庆纪事》的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将一个腾飞的中国呈现在我的眼前!
形影不离、居高临下、一惊一乍、络绎不绝、哭笑不得、过目不忘、神采奕奕、晴天霹雳、拖泥带水、晶莹剔透、满头大汗、深不可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