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假期终于到来了,此刻回老家是我唯一的愿望。直到坐上回家的那班车,心里才踏实了,同时也充满了喜悦。
在车上,我的头从来没有离开过窗外,因为窗外有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我——窗外蒙蒙的细雨像一张薄薄的纱,把景色衬得更加朦胧美丽。
虽然现在是秋天了,大半的农作物已经成熟,但有的还是绿的。一眼望去,像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的海洋。颜色看似一样但仔细看去颜色深浅不一,田地高低不等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颜色虽然不同,但显得十分协调;虽说像画,但层次分明,格外迷人,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低一些的地方像草原,高一些的地方像山峰。山峰与草原之间绿的透彻,绿得发亮。那黄色的是什么?原来是一头老黄牛!不!不是一头是一群,它们在草原的各处,低着头,不时地发出“哞——,哞——”声,看上去它们是多么老实忠厚啊!
田地中央,一片片玉米地和高粱地,玉米妹妹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高粱大哥也不落后,把头发染成了红色,两人都怕赶不上潮流呢!
有几朵向日葵宝宝找不到太阳妈妈,低着头在偷偷的哭……
这些正是田园的景色,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名贵的汽车,但这拥有的是大自然给予的,在这里我的心情会很好,在这里,你会看到田园的美。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美丽的田园。
窗的那边,
是寂寞的田园。
双双纯洁的眼,
秋日的深邃的天。
远处幽幽的青山,
近处宁静的水洼;
一片片一堆堆的菜,
农夫简陋的房舍~~~~~~
城里难见的田园,
鸡的“啾啾” 鸭的“嘎嘎”,
和成有动有静的画,。 就在我们每天的'视线,
校园旁边的田园,
有多少日子让我们留恋。
它 预示着卜算我们的未来,
也满载着我们的童年。
田园与课堂同在!,
它们渐渐离我们遥远。
匆匆又匆匆 逝去的是流年,
留下的是 永久的怀念
乡村与我们城市真是大不相同啊!
我们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整洁的街心花园和衣着华丽的城里人。而乡村则是一座座矮小但很干净的平房,杂乱但很美丽的花朵和勤劳、朴实的农民,流露出一种幽静的感觉。
农民们居住的小平房,虽然十分简陋,远远比不上城里的洋房,花园,但十分整洁,干净;在平房前,常常会看到房前的碧绿的瓜架,一片片绿色的小叶子中,结满了又细又长的可爱的黄瓜。走到瓜架前,一股清香直沁肺腑,感到十分惬意。
在房前的场地上,总会有几株艳丽的花朵,米黄的是凤仙,白的是芍药,红的是鸡冠花,紫的,桃红的,金黄的都是美丽耀眼的大丽菊,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吸引着人们,美丽之极。
在屋后有一大丛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在竹林之中,有一张石桌和几把石椅。清晨,到竹林中漫步,别有一番风趣。林中薄薄的晨雾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坐在石椅上,吮吸着这甘甜的空气,欣赏着早晨竹林的美景,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怎能不让人向往?
鸡,这是农家人们必养的一种动物。有时候母鸡招呼着一群可爱的小鸡,在他们的房屋后走来走去地觅食;而有着一大堆长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走啊走,十分有趣。
“哗?哗?哗。”你听,不就是那条长年潺潺地流的小河吗?直到现在,它依然那样清澈,那样温柔。在圆圆的,五彩的鹅卵石之间,一条条可爱的鱼儿在水中来回穿梭,太阳照在它身上,金光闪闪,十分美丽。水面一群洁白的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扁扁的头扎到水去觅食,好玩极了。
田园风光,有山有水,体现出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怎能不令我喜爱、向往?
周末,爸爸约朋友及全家一起到农家乐去钩鱼。。我们一行人开了两个车,来到郊外的农家乐。下了车,映入我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野花、及绿油油的秧苗、清澈见底的鱼塘。真美呀!
我们直接奔向鱼塘,看见蓝蓝的天,太阳照在水面上,清波荡漾。鱼塘四周栽满了柳树,一阵风儿吹来柳树枝在空中翩翩起舞,倒映在河面上,美丽极了。
我和爸爸用蚯蚓做成的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向鱼塘扔去。突然,有一条鱼上钩了。我立刻拉住鱼竿,爸爸看见这条鱼力气很大,就来帮我拉,爸爸的力气真大!哇!!这条鱼真大!我和爸爸把它放到桶里,一放进去,这条鱼就把水溅了我一头一脸,弄得我哭笑不得。叔叔们钩上鱼后,叫我和青浩扬小朋友去网鱼,把我们两个累得满头打汗,但玩得非常开心。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胜利品是14条1斤多重的鱼。爸爸说可以收工了,我们才告别了农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景色更美了绿油油的秧苗,黄花花的油菜,还看见牛扭动着它那笨重的身躯,尾巴一甩一甩的,慢步朝前走着,真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啊!
回到城里,我们把鱼带到餐馆去加工,吃得我们津津有味。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死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死。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死,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死,老太爷的死,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死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