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号召性的孝道作文结尾(关于孝道的作文800字结尾)

有号召性的孝道作文结尾(关于孝道的作文800字结尾)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2-03-11 22:58:51
有号召性的孝道作文结尾(关于孝道的作文800字结尾)

有号召性的孝道作文结尾【一】

喷莲花写作文的老师

老师长出了一只长长的大象鼻子,发火的时候还不停地挺起来,一股股地往外喷着火气。

“同学们,排笔方式的结尾,就是用排笔的修辞方法写结尾,很简单的嘛……”老师的长鼻子一挺,“突突突”地往外喷着气,像一朵朵莲花朝黑板上飘去,然后一朵朵地砸在黑板上,每砸一下就出现一个字,不一会儿,一篇作文的结尾就出现在了黑板上:

您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您像春蚕,奉献了自己装饰了别人;您像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您像园丁,不辞劳累,培育了小花。

这篇作文的内容是写老师为了培养人才所付出的辛苦,结尾用排笔的方式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题。哦,我突然明白了,打开作文本,为昨天的作文写结尾:

这就是我的三位好朋友:爱说爱笑爱闹的刘强,但是,谁要惹了他会记仇一星期;不爱说话一生气就爱哭的马琳琳,但是,哭过了就会展现一副笑脸;脑袋不大却总爱胡思乱想的牛小强,但是,一遇到写作文需要想象的时候,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作文内容分别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的不同的故事,结尾呢,既是排笔句,又对三个好朋友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突出各自的性格……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妈妈的叫声:“女儿,快起床吧,该吃早饭然后上学了……”

“哎呀——我不正在上学吗!”我一边说着一边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嗯——怎么?我怎么躺在自己的床上?怎么不是在教室里?妈妈怎么会在旁边?天啊,原来做了一个梦,怪不得老师长出了大象鼻子,还能喷出莲花一样的气体在黑板上写字!

有号召性的孝道作文结尾【二】

通过新作《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再次让自己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部影片既不会让我们对华尔街的金融黑幕有更多了解,也无意对影片主人公做任何道德评判。重点在于,通过本片,我们既能真正进入贝尔福特的心理世界,也可以更好地看清支撑他走向成功的时代环境。

众所周知,《华尔街之狼》的主人公乔丹·贝尔福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是个活跃于1990年代的华尔街证券经纪人。他曾因经济诈骗和操纵股价等多项罪名在监狱中服刑两年,但与他之前几年里极尽奢靡的生活相比,这样的代价并不算高。影片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表现贝尔福特的迷乱生活上,而在近些年一直严肃正经的斯科塞斯,似乎也在拍摄这些段落时找回了自己久违的活力。躁动不安的摄影机运动,时急时缓的影片节奏,凌厉至极的插叙和闪回,以及鸡血满载的'旁白叙事与原声音乐,都能让观众在观影时沉浸在贝尔福特放浪形骸的生活氛围中,而斯科塞斯对片中主人公的嬉笑怒骂笔触,则能够令人回想起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乔治·格罗兹对魏玛时期柏林的腐败夜生活的生动描绘。

然而斯科塞斯为《华尔街之狼》所选取的视觉外观,却与格罗兹疯狂扭曲的表现主义手法截然不同。《华尔街之狼》的布光与构图十分平实规整,这种视觉策略与斯科塞斯对摄影师的更替有关——他没有再次使用自己近些年来最常用的摄影师罗伯特·理查德森,转而选择与曾经为《第25小时》和《逃离德黑兰》等片掌镜的墨西哥摄影师罗德里格·普瑞托进行首次合作。马丁的这种选择符合了影片的深层逻辑:普瑞托的自然主义影调与理查德森追求强对比的画面风格明显不同,这正对应着贝尔福特与泰迪·丹尼尔斯(《禁闭岛》男主人公或霍华德·休斯(《飞行家》男主人公之间的巨大差异。与后两者不同,贝尔福特一直都具备着强烈的自信,即便在面对最疯狂脱线的情形时,他仍然坚信自己在最终能够化险为夷,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说《飞行家》与《禁闭岛》的强对比影调是基于主人公对周边环境的妄想式感知,那么《华尔街之狼》的平实影调就是根植于贝尔福特对自己环境掌控力的深信不疑。

贝尔福特的自信来自何处?答案很简单,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如簧巧舌向他人推销任何商品。在一个商业社会中,他的这种能力足以让他时刻把握赚钱机会,所以即便在他身陷囹圄之时,他仍然相信自己能够东山再起。而将他推向成功的燃料,正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对金钱和虚荣的渴望。贝尔福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总能精确地击中他人的软肋。在面对员工时他会提起对方在加入公司之前的贫苦境况,以鞭策员工更卖力地替他工作;在面对客户时他能轻易看穿对方的需求,并对此百般挑逗,直到客户被他榨干为止;在面对商业伙伴时,他明白该怎样满足对方的虚荣心,以便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而在面对前来调查他的联邦特工帕特里克(凯尔·钱德勒饰时,他用寥寥几句话就激起了帕特里克对自己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满,险些让这个恪尽职守的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他像一条毒蛇一样不停引诱着人们为他贩卖的价值观买单,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无法拒绝他开出的条件。

《华尔街之狼》所引发的层层争议,体现的其实正是大众在面对贝尔福特时的矛盾心理。很多舆论与观众都认为斯科塞斯在电影中有美化贝尔福特之嫌,但悖论在于,这些观者之所以能感受到贝尔福特的个人魅力,恰恰是因为他们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贝尔福特的生活方式所诱惑着。斯科塞斯在接受访谈时提到,他曾因为本片与《好家伙》和《赌城风云》题材相近而犹豫过是否要接手本片,之后他意识到,要想突破两部前作,自己就必须以贝尔福特的视角作为进入影片世界的切入点。既然我们要了解“华尔街之狼”的所思所想,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避开被他的生活诱惑的风险,而斯科塞斯也没有对贝尔福特作任何的道德评判,他仅仅在尽量真实地呈现着贝尔福特的整个生活,并把最后的判决权留给了观众自己。

在结尾段落中,《华尔街之狼》撕掉了贝尔福特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为了寻求减刑,他出卖了曾经与他合作过的所有生意伙伴,也丧失了自己仅存的最后一丝信用。讽刺的是,大功告成的特工帕特里克在坐地铁回家的路上会想起贝尔福特对他说过的话,而贝尔福特在出狱后也可以通过传授推销技巧,继续从大众手中取得可观的收入。当贝尔福特在影片终场戏中指导大家该如何卖出一支笔时,台下观众的脸上显现出的依旧是对贝尔福特所代表的名利的饥渴;然而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真的愿意像贝尔福特的无数牺牲品一样为他所推销的价值观买单吗?斯科塞斯仍然箴默不语。一切要由我们自己决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