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局情片,我看到了沈局几年的发展成果: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路网结构日趋完善,深化改革成效明显,多元经营一体发展,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化实力不断彰显,政治优势坚强有力,攻坚合力愈发强大;我看到了发展成果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造福了一方百姓,惠及了成千上万家庭;我也看到有那么一群可爱的铁路人,他们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为沈局的发展贡献出青春和智慧。
《乘风扬帆正远航》展示出的沈局发展成果,令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非常骄傲,如果沈局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我们每一个职工就是这艘大船的微小组成部分,它的前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为它的远航做出了贡献,我们何其光荣!
一滴水只有融入溪流才会迸发出力量,作为沈局人只有自觉融入到沈局事业的发展中去,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每个人力量都凝聚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你、我、他责无旁贷。每一个沈局人都承担起推动沈局"远航"的崇高使命,那么这艘大船必将走得更远。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千载难逢的年代,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怀着振兴沈局的强烈使命感,立足各自的岗位,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在兴路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乘风扬帆正远航
通过观看《乘风扬帆正远航——局情教育片》,我了解了铁路发展和路局概况,让我对铁路的美好未充满希望,使我觉得投身于铁路事业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了我投身于铁路事业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合理规划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实现自我价值,从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铁路事业的.建设中。
涂装车间:常晓丹
今天由党委组织观看了"乘风扬帆正远航——局情教育专题片",心中感触颇深。
开篇的惊涛骇浪撞击的不仅是海边的礁石,还有我的心灵。
当铁道部悄然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时候。当它摘去旧纱换上新貌的时候,这意味着中国铁路必将走向崭新的道路。
-----技术设备科:翟凤
我们钢结构车间更会从我做起,加强质量意识,打好质量翻身仗,为工厂扭转被动质量局面作出贡献,群策群力利用工余时间为集装箱、托盘等项目生产作出贡献,同时在资产经营发展工作中,利用我们的焊接实力和配加工制作能力,积极主动承接研制和批量生产任务。
-----钢结构车间姜艳
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所以落实"三个重中之重",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只有严格落实三个重中之重才能保住我们的饭碗
------技术设备科郭建广
凝心聚力谋发展,
沈局阔步走向前;
自强不息沈客人,
乘借东风谱新篇!
---党群办王玲
阳春三月,我们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起前往郑和公园走一走,一路上,我就像吃一百罐蜂蜜似的。
走进郑和公园,马上印入我眼帘的是高大、耸立而又巍峨的郑和铜像,他远看像一根长柱子,守护着郑和公园,近看又像一个巨人。只见郑和手拿一卷书,脸上露出严肃、而又亲切的表情,像是有什么重要的公事要办。郑和铜像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实在太壮观了,使我的脚步停留了很久。
这时,我又被郑和纪念馆吸引住了,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去,一群蜡像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只见一位妇女正编织着一张捕鱼大网,脸上没有半点累,只是微笑着,我猜想妇女正为编织这张大网去捕鱼,所以才高兴呢!还有些男人正在一条“河”边捕鱼,他们几个人合伙,似乎很卖力的样子,还有一些孩子正看着大人捕鱼、织网,好似在给大人们打气、加油,一副副天真可爱的笑脸。看着这情景,我差点忘了他们只是一些蜡像而已,不过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真勤劳呀!继续向前走,我又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图片以及郑和在七下西洋时遇到的事情等,都令我大开眼界!
“看!郑和宝船!”妈妈大叫。哇!好美!我心里赞叹着!上了郑和宝船,我细细地观赏起来,船外面有一条条龙,一看就是象征着中国。船上几乎都用红色来装饰船,显得更是雄伟壮丽。看着这条船,它似乎是我见过最壮观的船,怪不得是七下西洋的船,还被称作“宝船”,真是名副其实!
留恋着郑和公园的美景……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这是我们毕业前最后的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在开心之际,又渐渐地走向毕业。
下午的写字课时间,大家都忙着准备游园的各项活动。此时此刻,我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给了我几张游园活动表和工作人员证。未等老师们的允许,教学楼就已经“沸腾”了,我大步走向教室,将各项活动一一分配了。我与几个人在教室当“工作人员”。在有人代替我们的时候。我们冲出教室向各个班奔去。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个活动叫“投筷子”,规则是:在活动中,每人有10次投筷子的机会,将筷子投入瓶内,0次得0分,1次得1分,2次得2分,3次得3分。我还到许多的班级玩了。有“谁是大力士”,有“吹牛”,也有校级游戏“抢板凳”。最好玩的当然是我们班的“夹黄豆”,规则是:在30秒中用筷子夹起黄豆,放在手上。10颗一下得一分,10至14得两分,15颗以上得3分。在紧张而又欢乐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两分,都怪班长捣乱!不过没关系,这可是六一,当然要开开心心的。玩完了所有游戏,我来到“兑奖处”,用总分数换了许多好吃的,又上楼当工作人员了。六一,是多么的快乐!
在许许多多的游戏中,我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也开心欢乐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六一,是所有小朋友最爱的节日。也悄悄地告诉我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明珠,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更是未来的骄傲!
童年、童心、童声在心中激荡,在梦中飞扬。而即将加入共青团的我们,即将告别它们,告别六一,告别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童年,告别以往的幼稚与可爱……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月山上。昆明是我国明初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在昆阳山上建了郑和公园,占地250余亩,苍松翠柏与果林交映。南大门巍峨壮观,两侧有“郑和下西洋”的浮雕,浩浩荡荡船队,向西乘风破浪,气势雄浑。东大门在昆阳大街中段,玻璃坊顶,翼角红墙。园内建有“郑和纪念馆”和“马哈只碑”等。
由东门入园,先达郑和纪念馆,馆址在原明代两层建筑玉皇阁内,里面陈列着100多件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其中有郑和航海图,郑和远洋楼船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纪念馆西面松柏林中,有郑和父亲马哈只墓,墓前立有“马哈只碑”。此碑是明永历9年(1411年)郑和主立,字迹经570余年的'风雨仍很清晰。因郑和11岁丧父,已记不清父亲的名字,只知道祖父和父亲都到达回教圣地麦加朝圣,被人们尊称为“哈只”(阿拉伯语意为虔诚而有学识修养的巡礼人),于是碑文中便写“公字哈只”,碑也就俗称“马哈只碑”了。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正碑两侧还有后人立的两碑,一是师范(荔扉)所录“明史。三保太监郑和传”,另一是夏光南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此外还有“郑和纪念亭”,立在纪念馆南面的芙蓉丛中。
郑和公园位于昆阳镇月山之巅,海拔1941米,占地面积250亩。为纪念郑和,晋宁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79年起兴建郑和公园,经过连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建成。公园规模弘大,园内除遍植树木花草外,已建成郑和纪念馆、郑和纪念亭、郑和故居、郑和雕像、三宝楼、郑和碑林,并修复了郑和之父马哈只墓。其中郑和纪念馆被0云南省委列为近代史和国情教育基地之一,马哈只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和公园被列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景点名为“月山帆影”。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月山上。昆明是我国明初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在昆阳山上建了郑和公园,占地250余亩,苍松翠柏与果林交映。南大门巍峨壮观,两侧有“郑和下西洋”的浮雕,浩浩荡荡船队,向西乘风破浪,气势雄浑。东大门在昆阳大街中段,玻璃坊顶,翼角红墙。园内建有“郑和纪念馆”和“马哈只碑”等。
由东门入园,先达郑和纪念馆,馆址在原明代两层建筑玉皇阁内,里面陈列着100多件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其中有郑和航海图,郑和远洋楼船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纪念馆西面松柏林中,有郑和父亲马哈只墓,墓前立有“马哈只碑”。此碑是明永历9年(1411年)郑和主立,字迹经570余年的风雨仍很清晰。因郑和11岁丧父,已记不清父亲的名字,只知道祖父和父亲都到达回教圣地麦加朝圣,被人们尊称为“哈只”(阿拉伯语意为虔诚而有学识修养的巡礼人),于是碑文中便写“公字哈只”,碑也就俗称“马哈只碑”了。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正碑两侧还有后人立的两碑,一是师范(荔扉)所录“明史。三保太监郑和传”,另一是夏光南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此外还有“郑和纪念亭”,立在纪念馆南面的芙蓉丛中。
郑和公园位于昆阳镇月山之巅,海拔1941.4米,占地面积250亩。为纪念郑和,晋宁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79年起兴建郑和公园,经过连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建成。公园规模弘大,园内除遍植树木花草外,已建成郑和纪念馆、郑和纪念亭、郑和故居、郑和雕像、三宝楼、郑和碑林,并修复了郑和之父马哈只墓。其中郑和纪念馆被0云南省委列为近代史和国情教育基地之一,马哈只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和公园被列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景点名为“月山帆影”。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月山上。昆明是我国明初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在昆阳山上建了郑和公园,占地250余亩,苍松翠柏与果林交映。南大门巍峨壮观,两侧有“郑和下西洋”的浮雕,浩浩荡荡船队,向西乘风破浪,气势雄浑。东大门在昆阳大街中段,玻璃坊顶,翼角红墙。园内建有“郑和纪念馆”和“马哈只碑”等。
由东门入园,先达郑和纪念馆,馆址在原明代两层建筑玉皇阁内,里面陈列着100多件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其中有郑和航海图,郑和远洋楼船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纪念馆西面松柏林中,有郑和父亲马哈只墓,墓前立有“马哈只碑”。此碑是明永历9年(1411年)郑和主立,字迹经570余年的风雨仍很清晰。因郑和11岁丧父,已记不清父亲的名字,只知道祖父和父亲都到达回教圣地麦加朝圣,被人们尊称为“哈只”(阿拉伯语意为虔诚而有学识修养的巡礼人),于是碑文中便写“公字哈只”,碑也就俗称“马哈只碑”了。碑文对马公籍贯、身世、任职等记述颇确,正碑两侧还有后人立的两碑,一是师范(荔扉)所录“明史。三保太监郑和传”,另一是夏光南的“郑和太公墓志铭跋”。此外还有“郑和纪念亭”,立在纪念馆南面的芙蓉丛中。
在古城南京有一个中外交流文化主题公园——郑和公园,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而修建的。
星期日,我和妈妈一起去郑和公园玩。一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鹅卵石路,路的右边是个童趣园,很多小朋友在里面开心地参加各项游戏,不时传出阵阵铜铃般的笑声。
路的左边是个池塘,池塘边有座小巧玲珑的“望月亭”,寓意下西洋官兵望月思乡之情。顺着鹅卵石路,沿着池塘边往前走,看见一座假山,我站在山顶的三宝亭里,整个公园尽收眼底。水面碧波荡漾,鱼儿在隐隐约约的水草中嬉戏着,岸边垂柳在风中翩翩起舞。
下了假山,我们走上了穿越池塘的“过洋桥”。桥名源自郑和发明的“过洋牵星图”。“过洋牵星术”是我国航海史上重要的技术,帮助郑和船队成功完成七次下西洋的艰巨重任。
桥的尽头就是航海广场了。来到广场,只见中央矗立着一座郑和雕像。他手握航海图。双眼眺望远方,海风吹起了他的斗篷。雕像周围是他七下西洋的历史介绍,我仔细地把阅读着,记录着。广场上小朋友们在做游戏,玩轮滑,大人们在散步、下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想,郑和下西洋的船是什么样的,它应该又高又大,上面还有很多大大的白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