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多少文章与以礼赞、讴歌,又有多少文学巨匠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学素材,因为它伟大而不失色,它永远是那么铮铮向荣。母亲的眼神像一泓永不枯竭的泉井,而母亲的心却可以说是涓涓的细流的.平缓,也可说如炽阳那样的激情、活力……
我不懂母亲,更不懂母亲的心。
是不是我思维的狭窄而打不开通不向母亲的心门?
现实中母亲给我的印象是巨大而模糊的,只有那一声声严厉的教导,一脸苍白而不显血色庄重的表情得以牵起我的思绪。
我不懂母亲更看不懂她的心,是在于我无法与她沟通、交流,无法像其他友人那样倾吐感情、畅所欲言。
看见她,我有一种难以言语的胆怯,认为她是那么的不可接近。然而是我错了。母亲的心一直为我而敞开的而我却不知道,只存在于在狭小的范围中思虑。初冬的夜晚有些寒冷,睡梦中有一丝模糊的身影在为我盖被子她是谁我不曾去想过;当我把那刺眼的分数拿给母亲时,她默不出声只是眼中有一丝感情的流露;晚自习不回家课桌上总会有一碗热气蓬蓬的饭菜;买书买衣服再贵她都舍得掏钱为我买……她就是我一直无法读懂的母亲。
我开始有点讨厌我自己,后悔着误会母亲的自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回想着那逆耳的教训,那严肃的面孔,无不是对我的爱。只是少了些溺爱,多了些严厉,而她的心始终是为我打开、关闭的。
夜晚又到了,一丝凉风吹来,迷蒙中一个身影又浮现在我眼前,使我感到更加温暖……
1.在辅导了数千个家庭之后我发现在这所有的信息里,关键点就在“爱与归属感”。许多孩子的问题,甚至包括成人不幸的命运,都是因为不知如何处理需求与良知之间的冲突。
2.我将人类的需求分成三种,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种本能,就是去圆满这三大需求,个人需求,系统需求,灵性需求。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个人需求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爱与归属感正是人在孩童阶段最大的需求。4.怎样获得归属感,答案就是做相同的事,与家人发生相同的状况,这样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归属于这个家。
5.领悟爱的法则,也就是生命五大法则,整体法则,序位法则,平衡法则,事实法则,流动法则。
爱,分大爱和小爱。而,一般爱我们的人都是自己的家人或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我遇到的却是一个与我不相关的人对我的“爱”。
老师对我们说“当你们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那人却置之不理。反之,当另一个人主动跳出来帮助你时。你会觉得,这两个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然而,你会对后者非常感激,而这种“爱”就是博爱,就是拥有博大胸怀的意思。
有一次,姐姐过生日,让我去冷饮厅找她,我下楼打车,一下子就有两辆出租车停了下来。我问前者“你知道这个冷饮厅在哪吗?”可他却抬着头喝着饮料说“那打个电话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当时我的心里非常气愤,想着“什么态度啊,真是的。”而后者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把头探出窗外说:“姑娘,我知道在哪,你上车吧,我带你去。”还不止这些呢,他的态度很温和,使我气愤的心瞬间平复了下来。想“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啊。”于是,我高高兴兴的上了车……
看,这就是博爱,如果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博大的胸襟的话,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好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