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时,你问我:“什么是大自然?”你觉得大自然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我们只不过在欣赏它的一隅。你的想法很诗情画意,静谧美好,像山水画似的典雅恬静。但画终究是画呀,它是蕴含了人类内涵和思想的艺术品;画的每一隅纵然千姿百态,但那是从艺术角度欣赏,从人类思想里过滤。
大自然千变万化,时迁物换,但它的本质永远不变,它的每一隅性质都是一致的。看到远处奔腾跳跃的白尾鹿了吗?看到地上不断被啃食却不断再生的青草了吗?看到林中潜伏的斑斓美洲豹了吗?一切都是周而复始地存在于一个强大的机体。大自然永远都存在于生命,生命永远存在于大自然。这就说明了它的流动性和循环性,生命是动态的,是存在受猎与狩猎中的。这时你问:“为什么环境景象如此静态祥和?林木滞立?”记得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话吗?“只有用心才能看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生命是感受的,关闭傲慢的视觉,开启敏感的第六感知。
生命,是一直一直悸动的心跳。
生命,是奔腾而后倾泄的血流。
生命,是生死攸关搏发的肌腱。
生命,是压迫紧绷即发的经弦。
生命,是微小迅速敏捷的细胞。
“生命为何这样充满灵动?”你又问,“为什么呢?”生命是残酷的,是无情的,它使弱者终日惶惶,使强者为之操劳。瞪羚时刻提防狮群、鬛狗的袭击,吃草也敏捷迅速,频率快高,不时环顾四周。“太可怕了!”你摇头。哦,听我说,我的朋友,这种生活固然令人神经紧绷,恐惧一触即发,但它却使鹿群拥有更多美好与活力,它们学会珍惜每一刻的休闲,每一秒安静踱步、吃草的时光,它们也许没有那么多人类式的感慨和思想,但它们会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真谛,在惶惑的间隙中尽情释放本性,它们会比慵懒的三趾树獭拥有更多惬意。生命无情似有情,压抑中的释然更迸发它的活力与美妙。
也许,你这才想起:“生命存在于我,我存在于生命呀!”生命,应该就像道吧,人在自然,只要得到快乐自足,便忘了道的存在。
顺其乾坤,让生命融入大自然,任其本性发展。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他让我着迷。最让我着迷的是读书。
我喜欢读书是因为高尔基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高尔基把书说成奇迹,说明书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东西。所以重那次开始我就爱上了读书。在这几个月中我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等一些书籍。从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当你拿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缩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会令人发指。文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面对困难是如此的不屈不挠,如此的坚持不懈,让你深省。
现在我学会了怎样选择好书。好书就是与你想的类型一样,还对你有帮助的书。不能选择对你没有一点好处的书。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好书是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兰益处。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
书籍的重要是,书籍是幼年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是世人曰累积智慧之长明灯。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子的房间。书中横卧着个过去的灵魂,书是大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拥书万卷,何假百城。
现在我知道亍读书的目的目的。读韦了并不是读更多的书,而是体验更多的生活义意义。读书为明理,明理为做人。读书须达到四项目的:一是知识,二是信仰,三是便利,四是快乐。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带给我知识﹑快乐!
周末晚上,母亲说:“丫头,明早给你熬碗鱼汤吧。”语笑嫣然。
“好啊。”嘴上答应了,心中却存下了一个疑惑:为何要用“熬”的呢?说“煮汤”“煲汤”,难道不可以吗?
晨光熹微之时,母亲大展身手,准备熬一锅好汤,我站在灶旁端详:母亲打开煤气灶,细碎的蓝色火焰欢喜雀跃,团团拥簇着锅底。倒入些许食用油,慢慢加热,待金黄的油在锅底“辟里啪啦”炸起来时,再滑入两尾鲫鱼,小心翻转,当鱼的鲜香钻入鼻息,袅袅撩人时,加三勺清水,煎得金黄的鲫鱼欢快地在水中翻滚,淡淡的油脂在水面交漾旋溢。母亲小心地盖上锅盖,将火调至文火,柔和的蓝火慵懒地舔舐着锅底。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待掀锅那一刻的香气四溢。
“这样就能熬出鱼汤?”这过程简单得令我生疑。
“还需慢慢熬着呢。”母亲冲我温柔地笑了笑,把目光投向明净的窗外。清晨的阳光,碎金子一般洒在炉灶上,也洒在炉灶旁静静等待的母亲身上。等待的过程是一种煎熬,在时间的点滴流逝里,我的耐心逐渐消磨殆尽。我按捺不住,几次三番掀开锅盖:鱼依然是鱼,水依旧是水。失望像涨起的潮水,一波波冲刷着心灵的海岸,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母亲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没熬过仍旧是水,熬过了就是鲜汤。”
熬汤,熬汤,我反复咀嚼着这个看似平常的词眼,只觉得口齿生津,别有一番滋味:熬过了,冰封千里的冬天悄然离去,明媚的春光,翩跹而来。原来,“熬”字,另有深意。我不禁想到……曾几何时,我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筝曲,手指麻木,早已没了知觉;曾几何时,我面对着望不到头的橡胶跑道,跑了一圈又一圈;曾几何时,冬夜拉起漆黑的帘幕,我依旧伏案练题,不知疲倦……一次次的“熬”,换来的是一手精湛的古筝技法,是强健的体魄,是令人羡艳的学习成绩。熬过了,生命便散发出芬芳。这种神奇令我着迷。
怔愣间,鲜美的鱼汤香气已萦绕于鼻尖,也充盈着整个厨房。“鱼汤,熬成了。”母亲笑意盈盈,“来,喝一口吧。”我从母亲手中接过骨瓷汤碗,所有的醇厚在那一刻喷薄而出——难以置信,如此简单的食材,竟酝酿出了如此惊世美味!奶油白的鱼汤,浓稠如凝脂,翠绿的葱丝,点缀其间。汤白,葱绿,色泽清新明艳,仿若一幅绚丽的油画。
细啜着这碗母亲用耐心和爱意精心熬制的鱼汤,熨帖的不仅是我的胃,还有我的心灵。时间足以见证一切神奇:熬过后的鱼汤鲜美无比,熬过后的人生精彩至极。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句赞美,可以使所有人嘴角上扬?一句“你真棒”为何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情?我很快掌握了“赞美”的技能。看中了一个玩具,外公摇头,我撅着嘴说,“外公你最好了,我最喜欢你了,买回去我们一起玩”。外公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眼睛变成了一条线,将我手里的玩具摆上柜台。从此我对赞美深深得着了迷。
一句赞美,是化解矛盾的利器,是人与人沟通中最好的语言。虽然妈妈总是笑着说“拍马屁”,但我从未想过一句赞美居然可以改变一个人。刚上小学那会,家门口有个油条铺,炸油条的是个清秀的姑娘,看着也就十七八岁。炸好了,她总是微笑着叫卖,不时用一双长竹筷翻动着。偶尔也看到她低头擦汗,那鲜嫩的皮肤,那从白帽子里垂下来的乌黑长发,那纯洁、专注的目光,都是一个小女孩眼里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成熟美。我每次都拉着外公买她的油条,总是死死盯着她的脸,傻傻地笑。那时侯,我也没见识过美女,只见过《天鹅湖》中飘逸的奥微丽塔和《索尔维格之歌》中韵味十足的少女,可她们却显得如此遥远、如此美丽,可望而不可即。唯独这个油条姑娘,是活生生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
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小辫扎在脑后,就觉得缩短了我和美丽的距离。后来,我搬家了。再遇到她,已是多年以后,或许是经过了岁月的磨砺,或许是经历了生活上的百般挫折,她乌黑的长发剪成了栗色的短发,帽子上油迹斑斑。她没有了往日的欢快,有些发胖的身躯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灵巧可爱。她满不在乎地看着卖油条的顾客,眼神里透出满满的不耐烦,嘴里咀嚼着什么。这个咀嚼让我瞬间失去食欲,长大的我面对长大的她,不由得怀疑自己当年的审美标准。我走近了小铺,脸上没有表情,似乎已经无法生活的美好,我突然有种***,想告诉这个插腰打哈欠的.女人,曾经我对她是有多么的崇拜。我走上前说:“小时侯我经常来你这买油条”。她打量了我一阵子,冷冷地回答“卖油条可是小本意,不讲价”。我说“我只是想告诉你,那时候你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穿着白凉鞋,我觉得你最漂亮了,还学着你的样子打扮自己”。或许是太久没有听到人们的赞美,她明显愣了一下,有些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再次见到她已是半年以后。
从她铺子经过,看到她的帽子又变得雪白,栗色的长发梳成了两个辫子,给她的脸增加了活泼和妩媚,她的身材虽然还是发胖,但在竭力再现以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或许正是因为我敢于向那个曾经启发了我儿时美感的女人表示感谢和赞美,为了这份不经意间的赞美,才重新唤起她对生活的憧憬与对美的追求吧。我简直不敢相信赞美的力量竟然如此神奇,能改变一个人的全部。我更加对赞美着迷——不是儿时的“拍马屁”,而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欣赏与赞扬,只是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一声赞美,换别人一个微笑。
一种对他人的肯定与信任,不正是人与之间最缺乏的“神奇”吗?后来,我听说炸油条的姑娘走了。我不禁有一丝欣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这种神奇,能感染更多人,让更多人体验赞美的神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