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一同走过,那一段灿烂的年华。
青春永远是人类最美的乐章,与你共同谱写的一定是朋友。初见,是在那个烟雨蒙蒙的开学日。我和她阴差阳错的成了同班同学,还做了同桌。要说我们两个的性格,她是活泼好动型的,爱交朋友,还是典型的花痴韩粉,我呢,个性内敛,比较稳重。按说这样的两种个性,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没成想,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我们竟也发现了对方的优点,还培养了共同的爱好。原来两个人的性格也存在互补一说。
缘分让我们相识,更让我们相知。每一天,只要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自己的梦想,说最近的见闻。我们可以以宇宙虫洞谈到某某人的衣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我们两个爱幻想,想象力又极为丰富的女孩,看似性格迥异,实际上却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可以走进对方的心里,所以只有面对彼此才会露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我们都是不受束缚的女疯子,我们也是多愁善感的软妹子。
相处的过程总是那么美好。对我来说,她就像漫画里的美少女战士。在我生病难受时,她总是送来些关切的话,还不忘替我买药;在我考试失利后,她总是耐心地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忙前忙后帮我想办法……总之,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他总是为我打气,为我加油。他的热情他的爱心,都一直让我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而感到幸福。但我们终究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因自己的不懂事而伤害到对方。因此,我们也有过对立的时候。尽管谁都不愿低头,都装作不在乎,但我们依然把对方放在心上,沉甸甸的。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后,便会用十分孩子气的方式重归于好。然后,我们相视而笑,把手握得更紧。
当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对方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了。今年,又是一个开学日。我望着她空荡荡的位置,才得知她转学的消息。那一刻,我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只是觉得心里空空的,像丢了什么东西。我尽力尝试开始没有她的日子,但时间越长,更发觉思念越来越深。我独自走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们的回忆。教室、楼道,操场仿佛仍有我们的身影,仍回荡着我们的笑声。只是一回头才发现,他不见了。
我们,终于走上了只属于自己的路,这两条路,或许永不会相交。但人生的精彩无限,我会在这路上继续找寻遗失的美好!
骤雨初歇,只剩下星星点点的雨珠还在紧紧地抱着屋檐。窗前,风轻轻地吹,天空蓝得无可挑剔,抬头凝望着它——没有尽头!不禁勾起了我脑海中的层层涟漪……
那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到公园中寻找春天的踪迹。记得上一次来这已是许多年前了,但这一次,这里的环境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记忆中,这是一个散心的好地方,特别清静。在春天,桃花毫不娇羞地在阳光下绽放花苞,娇翠欲滴,尽态极妍。春风含蓄地,静静地唤醒沉睡的\'大地。
但这一次,周围杂草丛生,尽是枯枝败叶,春风不再那么含蓄,吹来阵阵垃圾的臭味,也捎走了我一天的好心情。路旁满是垃圾:牛奶盒惬意地享受着日光浴;空箱子毫不客气地倚在一边;塑料袋在空中晃悠着结对舞蹈;苍蝇成群结队地享受这场“盛宴”,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放眼望去,这里已成了垃圾的新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本美丽的景色为什么会变成垃圾堆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直到我看到眼前这一幕,我才真正明白。
眼前,路边的行人都将垃圾扔在这儿,那一声声垃圾落地的声音,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是那么的沉痛,仿佛把我整个人都砸碎了。我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傍晚,下着蒙蒙细雨,我撑着伞,坐在路旁的椅子上,路灯在雨织成的帷幕中睁开惺忪的睡眼。我心中十分凌乱,想起白天看到的一幕幕,不知是我失去了什么,还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天色更暗,雨滴不时地敲击着窗户,融合,汇聚,慢慢地划过……
我们遗失的仅仅只是这美丽的自然环境吗?不,我们遗失的,是人心的美好,是人原本那颗善良的本性。
若世间的美好遗失殆尽,人类将何去何从?
室长是老师偶然发现的千里马,我们很爱她,所以叫她“市长”。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才开学时,第一天报名的人很少,我们寝室只有我和她,我们各自了送走了来的家人,寝室里便冷清下来,我们很有“默契”都没说话,只是自顾自的看书 。我们之间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我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先开口,问了她一个问题,本来这个问题本身不成问题,而是我们的语言不通,我们不得不用各自蹩脚的普通话,讲完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们的交流被迫暂停了,我就拿出纸笔,写上我的话,然后递给她,她迅速写过来了,我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写了一晚上。写的累了,我们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心事,我慢声慢气的跟她说,“我很想家,很想很想”,她和我说她的从前……我们很欣慰,枕着甜蜜的梦,我们睡的很香。
第二天,室友们来的还是很少,我俩把寝室内内外外都打扫了一遍,累坏了,我们相视一笑。她说:“哎,这些人真是的,还不来,真懒,打扫个卫生都不愿意,哎……”“再不来,咱们把这恢复原样,让她们来搞定!”于是,我们一起笑,“不来,咱不让她们进来!”她就是这样,嘴硬心软。
她是个很幽默的女生,和她在一起的日子,烦恼似乎离我很远,远到无法接触。
每当我她和我讲到她的糗事,我的`快乐总是溢于言表,笑个不停,而她则一副责怪的表情,“有思念们好笑的?看你笑的花枝乱颤,一副小女生的模样,哎,你没救了……”她讨厌别人说她小女生,却常常说我。
我们也有翻脸的时候,不过大多是在某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记得有一次是冬天,我俩翻了,她打开窗子,寒风吹了进来,瑟瑟的。我是倔的人,硬是没跟她说要关上窗。后来,旁边的男生冷的受不了,要我跟同桌讲一下,关上窗子。我就用一种很冷的声音跟她说:“×××叫我跟你讲,把窗子关一下。”她说:“你知道我等你这句话有多久了?可你竟然还是跟我讲是别人要关的……”就没了下文。我无言以对,低下头…我的美好遗失在哪了?聪明的,你告诉我!
面朝大海,望着入夜的残阳消逝在广褒的海平面,轻柔的海风轻轻地滑过脸庞……这逝去的美好是匆匆的过客。时间无情的冲刷,一点一点地遗失……
月亮微微地探出了头,把皎洁的颜色洒向海滩,黑色的天幕上明星悠悠然地闪烁着,点缀这孤寂的天空,掬起一滩清亮的海水,捡起一枚沙迹斑斑的贝壳,长足踏在海滩边感受海水给予的温暖……这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却一点一点地遗失……
夜降临了,城市被灯光接管,繁华的闹市中,奢侈明亮的灯光中,人们的脚步匆匆,留下一道血迹斑斑的足迹,市区的繁华掩盖了大自然的呼吸,人们沉浸在水泥森林中忙忙碌碌地过生活……也许,没有人会想起这里曾是自然美丽的一角,曾是青山绿水……大自然的记忆流走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
晨曦,朝阳融化了云雾,带来了生机勃勃,柳絮荡漾在胡光碧影之间,泛起一道道绿光,鸟在湛碧的青空翱翔,鸟下的湖波悠闲地游弋,微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空气中弥漫着欢乐,风轻轻地吹,水汩汩地流,大自然每走过的一处都留下深刻的印记……棘林的深处大自然在***,呼唤声愈来愈弱……
在远方,烈日笼罩了城市,它艰难地呼吸着,城市在酱缸中酝酿一点一点地变质。它在哭,原本是自然美好的一角完美无缺的一部分却被肆意破坏………昔日,飘零的落叶曾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今却只能是紧紧贴在柏油路上随风而逝……
大自然在呼唤却被扼***在摇篮之中,倒在血泊之下,在被剥夺了一切之后沉湎在历史的河床……
大自然的历史随着时间的飘逝美好一点一点地遗失…
我的心灵也依旧疼痛,
如同一团火在蔓延……
风,无情的吹来,吹乱了我一绺绺发絮,眼中的忧伤再也压抑不住,泪水不知不觉滑过我的脸颊。心,不时的一揪,好痛、好酸。蓦然回首,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已经不见踪影,就连那卑微的幸福、快乐也随之流离失所,成为了一种失去的记忆,成为无法拭去的伤痕。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世界会在偶然间变得如此惨淡。虽然现在的我是一个被朋友们遗忘了的角落,但我并不想去抱怨,也不想向他们讨回一个离开我的理由。只是将那份已有的伤害、孤独掩埋在心底,强忍着烈火般的煎熬。昨天,我因为朋友而开心过、快乐过;而今天,我又为失去而感到郁闷。让我无法了解的是,在我的生活中,那一场场毛骨悚然的战争总是在所难免,让我一次一次的不得不去选择逃避与放弃。其实我不想那样,可恐惧的心还是会让我措手不及,泪流满面。
虽说,遗忘会使自己过的好一些,但就我而言,我总是在遗忘中忍不住回想,回想过去的点滴,回想那一丝一毫的酸甜苦辣。每当这时,尽管自己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怀念记忆的隔浅,至于那些忘不掉的始终千山万水得跟着我,来来回回,起起伏伏。
恍然间,当自己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已发觉,自己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变的冷漠、无情。说句实话,每一天,我都活得好累。在学校里,我总是假装坚强,不去落泪,面对别人还要硬挤出一个微笑。然而,我不再需要别人对我的关爱,不再需要别人的施舍,也更不允许别人走进我的世界。因为我的伤口还在流血,我不想让自己再一次地受到伤害与打击。其实,我自己明白,内心的世界充满了极度的凄凉与无奈。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得让人窒息。虽然人人都会丢失,心里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的,慢慢知道爱,知道珍惜的。
或许,我的世界真的已被封闭,无法再敞开心扉。对于自己遗失了的美好,已不再拥有,倘若它能够重来,能够再一次与我邂逅,我想,我便永远不再哭泣,永远不再回忆……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