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我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自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中,课堂教学中遵循的主要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即把一节课分解为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五个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间我也在不断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我总觉得这些陆续吸收的理念,没有象《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所讲得那么全面、深入,让人信服。它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的实质、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真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阅读期间,我不止一次地在书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尤其是书中所举到的一些实例,有的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书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关于课堂教学革命的问题。“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书中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教育新理念》p8为此,作者极具眼光地发出呼吁,应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所谓“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思想在书中的后面也反复提到。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为无形中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的适应。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分科教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的表现,学科的分化,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是综合的这样的事实。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将知识割裂了开来。一位教初三数学的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老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一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老师说没有。“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示:“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啊!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教育新理念》p19这个例子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被割裂开来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的学生变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被重视,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在每门课、每节课的教学中,是不容易的。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拓宽学科视野,跨学科进行进修,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我信奉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抓不住啊,抓不住时间匆匆的脚步和那沉重的叹息声,记忆中应该是严冬抑或初春才是,怎么眨眨眼就窜到烈日当头的炎夏,骄阳炙烤着每一寸肌肤也炙烤着我那经不起碰触的心——被人形容的漫长浪漫的小学就这么过去了,如此天真可爱的儿童时代就这么过去了,学校里即将毕业的同学颤抖地捧着纪念册不停地找人在那小小的本子上写上一两句祝福……
黑板上是“距毕业考还有1天”的字样,但“2”的影子似乎还没有完全消逝。第一节的语文课出奇的静,静的让人想哭,这样不知持续了多久,语文老师挤出来一句“自己复习吧!”但却没有一点动静,又是一阵子的沉默,平时最爱说话的那位耐不住了——“老师”他顿了一下,或许是想把不争气的泪咽下去“帮我签下册子?”老师微微点点头,眼圈红红的,其他同学也开始抢着让老师签册子……
第二节是英语课,Ms王笑着提上来一台录音机,似乎是要做听力训练,确实学不下去的我们真的有点“火”了,知道老师按下play键——“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是你我都已悉的旋律……”眼眶只觉得一阵湿热,感动之余,英语课代表突然站起来——“Ms王,we always love you!”班里顿时爆起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是数学课,郭老师教了我们5年,粉笔灰沉沉地在她的鬓角定格,一向数学课上纪律不好的我们今天却意外得安静,班里老师的讲课声回荡在教室里余音久久不愿消散……
班主任精心为我们准备了64个电话本,扉页上有她的签名和祝愿,每个都记下彼此的联系电话方便以后联系,岁月在她的容面上留下沧桑的痕迹,眼里满是对我们的不舍和期待。
曾经诅咒过的桌凳现在却有了丝丝的依恋,轻轻抚摸曾经被我刻下的图案。度日如年的感觉早已不复存在,每个人都不再那么想离开这教室,一切都像是放慢动作,慢慢把书包挪出教室,不时地向后看看教室里微笑的老师,楼梯口是学校里的高层领导——“好好靠啊!”包含着对我们的希冀,5年的脚步磨平了校前的路,夕阳把教学楼拉成长长的斜影,不经意瞥见了宣传栏——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早已斟满的泪水倾泻而出,看看周围,发现别人的眼里,也亮晶晶的……
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拐弯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问候,或者是萍水相逢,擦肩而过,也许只有一个字才能解说,那就是“缘”。
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前世注定的缘分,或者种种理由,在一个没有戏剧的场合,没有烂漫的景色,甚至没有任何记忆背景下,上天将她赐予我。因为有她,我的世界不在寂寞;因为有她,我的世界不在无聊;因为有她,我的世界不在孤独;因为有她,我的生活变的多姿;因为有她,我的生活增添乐趣;因为有她,我的生活更加充实。
她——也许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13年来与我相伴,我们一块玩,一块学,共度欢快的童年。就这样,她成了我在学校的依靠,成了我的影子,我俩一块出,一块进,一块回家,形影不离。
有时候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上天总在幸福中来个晴天霹雳,把你所拥有的统统抢去,留下的`只有悲伤的你与串串快乐回忆,等你醒来,已不是你想要的那个世界,它会使你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与悲哀。就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的故事产生了出乎所料的转折。初二分班时未在一起。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唯一的知己的我,渡过寂寞的秋天。落魄的我躲在阴暗的世界,戴着开心的面具恐惧寒冷的冬天。
记得,那首歌,名叫《 相逢是首歌》。我们的故事就是这样,从相逢,到相识,再到相好,组成一首歌,一首最完美的歌,唱出人事间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唱出了哀愁,唱出了忧伤,唱出了欣喜,唱出了欢乐。就像老舍所说的: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样的相逢有什么遗憾可言呢?
相逢没有必要苛求,不必追求完美,不用浪漫场景,只是缘。相遇是缘,相逢是缘,相识也是缘,一切的一切归根究底还是这个字“缘”。
某个角落,拐弯出,遇上“缘”,千万不要苛刻,万事不一定要完美无缺,只要用心,保存这份友情,使它不在遗憾,等白发沧桑的时候回味起来仍无怨无悔。这也许不谓是个美满的结局。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当《相逢是首歌》再次回响耳畔时,秋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后记: 就在我微笑的写下着篇文章时,这个冬天不再寂寞。
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恰倒好处地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本领。现在的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理解,有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指导。教育行为的发生离不开教育思想的作用。现在,伴随着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一时期,我们教师所要面对的难题和矛盾会很多。如何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点,如何正确判断新生的理论方法,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处理师生关系、处理教学策略与学习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上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当今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灵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展拳脚。
其次,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不忘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出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快速地解答呢?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在网络面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变得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自如地对待学生的质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琴弦,决定而执着。”相逢是美丽的,相逢是快乐的,相逢是幸福的。因为有缘才相逢,因为相逢才有缘。而与我一同走在这漫长人生道路上的人,就是我那一位位好老师,那一位位可亲可敬的有缘人。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是的,老师将他们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去了。
五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丰富的中年女教师——蒋老师。蒋老师很照顾我,她知道我写作文很认真,每次单元测试时都让我延迟几分钟,使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创作。所以,那时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于是妈妈提醒我:你要更加努力,回报蒋老师那份宽容的爱;无论在哪里碰到蒋老师,你都要主动与蒋老师问好……从那一刻起,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感激蒋老师。
六年级时,我们来了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韩老师。韩老师时没有多给我们一分钟时间,所以第一单元测试时,我的作文没写完,成绩一落千丈。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没面子。妈妈严肃地说:“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法宝”,你要学会适应;韩老师这样做自然有她的道理,这样做不会让你有依赖性。一旦有了依赖性,碰上正规的考试就来不及了,那你就吃大亏了。”于是我吸取了教训,第二单元考试时,加快了速度,避免了多余时间的浪费,终于在考试铃响前做完了试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种慈祥的爱,一种严格的爱,都让我在成功的时刻中收获了“感动”,我庆幸自己能与这么好的两位老师萍水相逢。
还有一位很值得我们骄傲的老师——裘老师。她严厉、慈爱而又负责。裘老师为了让我们懂得“等积变形”的知识,把一道道思考题讲了好几遍,累得口干舌燥。后来,还有一位女同学听不懂,老师知道她理解能力比较差,又耐心地、更详细地讲了一遍。裘老师还是我们奥数班的主教。最近萧山区有一场奥数比赛,裘老师为了抓紧时间,便增多了课程。我们倒还好,可她却累得挺不直身子。有时,我们不乖,老师就会发火,气得脸色通红。但是,生气归生气,为了我们的前途,她又拿起了粉笔……她这样做不为别的,只为了能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只为了能给学校增光添彩……
我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我有了这一段段不同寻常的缘分,有了这么多伟大的老师。呵!美丽的相逢!快乐的相逢!幸福的相逢!我们的成功,只因一路有你们——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琴弦,决定而执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