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家有很多小白兔,小白兔全身都长着雪白的毛,有一对红眼睛像红宝石闪闪发光,还有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张三瓣嘴,尾巴像一个绣球软绵绵的。小白兔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起跳的时候后脚用力向下一蹬,下落的.时候先前脚着地,再后脚着地。它要是真正跑起来可快了。小白兔最爱吃白菜,萝卜和青草。他要是吃饱了,就美滋滋地躺下睡觉了。
可爱的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天天和我在一起,我们成了好朋友。小花猫样子长得很可爱。它有一身黄白相间的花毛,摸上去,毛茸茸的。 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杏叶似的耳朵,特别灵敏。一双透亮灵活的大眼睛有趣极了!那黑黑的瞳仁一天要变三次:早晨,像枣核;中午,成了 一条线;晚上,却变成两只绿色的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鼻子下面长着一张人字形的嘴,两边有六根长长的胡须,非常神气。它的脚很特殊,脚趾甲尖尖的,像小钩,抓老鼠很厉害;脚掌上有一块软绵绵的肉垫,跑 起路来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老鼠很难防备。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小作者把小花猫写得可爱极了。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呢?因为小作 者天天和小花猫在一起,对小花猫的样子有什么特点,它的眼睛是怎么变的,都看得仔仔细细,记得清清楚楚。在写的时候,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先总说"它的样子长得可爱",按着从头到脚,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并注意抓住各部分的特点写,条理非常清楚。
温驯的小羊,会啼明的雄鸡,会唱歌的小鸟……,怎样才能将动物栩栩如生地写出来呢?这期我们来学写小动物。
天刚蒙蒙亮,麻雀就在我家窗前的树上唧唧喳喳的叫起来“叽叽叽,喳喳喳!天亮了,起床吧!”噢,叫我起床啦!我连忙翻身下床,穿好衣服。
我轻轻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瞧!那些小麻雀多好玩。它们在树枝跳来跳去,快活的很。麻雀的身子长得又小又灵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上下不停的摆动。它们的头上是一片褐色的翎毛,像盖了一块小小的头巾;白色的脖子上,好像带着银色的项圈;黑色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显得特别灵,眼珠子骨碌碌地来回转动,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麻雀的嘴巴真够调皮的,又尖又长,嘴角一点白,好像吃饭沾了一颗小米粒儿。
麻雀落到地上,蹦来蹦去,大概是寻找食物吧。我把稀饭倒在地上一点儿。开始,它们东瞧瞧,西望望,看见没人,就赶紧吃上一嘴;如有动静,连忙飞起,这样来回好几次,才把稀饭吃完。
多么活泼灵敏的小麻雀呀!我听大人说麻雀主要是吃害虫,但有时也要吃地里的粮食。这多不好,我多么希望麻雀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啊!
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之一的语言学理论,功能语法以社会学为导向,着重语言的功能性研究。其创始人韩礼德从儿童和成人的语言学习角度将语言功能高度理论化。根据韩的观点,儿童所使用的最原始的语言能够被简概为一套高度编码且抽象的功能,其中包含三个元功能(纯理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1]。概念功能进一步被细化为和逻辑功能,表述在我们周围及自身所发生的事情,称之为“内容(content)”。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来实现,及物性由六个过程组成,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功能语法把用来表达一系列概念意义,抽象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以及人的意识过程的结构单位叫做小句(clause),即句子或类似句子结构的统称。一个小句包含三个功能成份: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circumstantials)。其中主要成份过程代表事件或状态,参与者即从时间,地点,方式等各个层面参与的人或事功能语法,而具体的参与者功能取决于过程类型。语言的及物性和作格性能够帮助将过程进行归类,及物性把经验世界看作是一套可控的过程模式。简而言之,及物性是与概念元功能相一致的小句语法,及物性分析能够定义不同的过程类型并由此决定过程的参与者,从而明确过程与参与者之间的逻辑关系[2]。
在韩提出的六个过程中,物质,心理和关系过程是最主要的。他们作为经验理论,是语法的奠基石,呈现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构,是篇章中所有小句的主体。同时,韩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三个过程在整个语言中的分布频率大致平衡。然而,他自己也承认,此理论未经证实[3]。韩礼德用来阐释六个过程的小句皆为简短且相互独立无关联的句子,而此后的相关过程模式研究也仅仅探究了口头语篇或主观自创的例句cssci期刊目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