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的招生时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和“滚动式”招生。每年1-3月份和5-9月份为集中招生阶段,要利用学期末和学期初学生入学状况变化较大的时期积极进行组织动员。“滚动式”招生是在春秋两季招生的基础上,中等职业学校同一专业招生人数只要达到成班标准即可注册备案,按学制年限毕业,学习期限可以顺延。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插班学习。采取更加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只要学生的各门课程合格,即可颁发给其毕业证书。创新招生模式和管理体制,同时实行“分流制”和“注册制”二种制度。对愿意接受职高教育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山学校统一组织填报招生登记表,直接免试入学。对往届初中毕业生和想继续学习的青年,开据有关证明材料到职业高中进行报到,根据考试成绩编入不同的班级。在创新招生方式的同时,也要对学籍进行灵活管理。初中毕业生和同等文化程度的人,实行3W年的学制教育;高中毕业生和同等文化程度的人,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在校时间,实行1-1.5年的学制教育。同时,参考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推行“学分制”,允许有实际需要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以“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的方式分阶段地完成学业。
招生宣传是引导初中毕业生进行职、普合理分流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宣传国家、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的良好环境。尤其要把招生宣传、组织生源的重点放在农村,把面向农村宣传、面向贫困家庭宣传作为中职招生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的会议,如校会、班会和家长座谈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如广播、标语、传单和宣传栏等,使宣传走出校园,在街头巷尾和村镇城镇的人群聚集处随时可以看到中职的招生宣传标语。通过宣传,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只有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掌握扎实的技能,孩子才能有美好的`人生。摒弃传统的思想,认为读职业高中不仅没用,还浪费了孩子出外打工赚钱的机会。通过宣传不仅使家长认识到职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还让学生知道了职业高中同样也是高等学府,接受继续教育;而且要使学生明白社会不仅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应用性的人才,通过职业高中的学习,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今后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形势会越来越好。
扩大招生自主权,实行跨地区招生,进一步放宽入学条件的限制,放宽届别和年龄的限制,实行免试招生。加强与普通初、高中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普通初、高中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进行教育引导,鼓励普通初、高中较适应的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做到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减少限制。积极争取应届初中毕业生回乡以及把农村青年、企业员工、城镇待业、转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各类人群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通过半工半读、电子注册等手段,使他们经过儿年时间掌握一技之长,最终取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读完《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幸福》后,感触颇深。对于教师职业的幸福这个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得能到充分体现,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教师的幸福感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
随着学生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家长与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让许多老师难于应付。再者,教材的推陈出新,增加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的压力和焦虑在不断增加。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不仅仅意味着课堂的改变,教育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教师职业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根本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甚至是我们的人生。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办学理念,从思想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从技能方面入手,扎实学生的基本功;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做到“名师出高徒”;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
热爱学生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们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们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们,是基于学生们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们应该表现在对学生们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们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们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们,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们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们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