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物古迹举世闻名。尤其是河姆渡遗址,这是我们祖先创造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的摇篮,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漫步在博物馆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还是江泽民爷爷亲笔题的呢!
去发掘现场会使你大开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是当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兴修水利时发现的,先后两期共发掘2800平方米,经专家们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学测定,确认河姆渡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属于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经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它由四个互相叠压,又有内在联系的文化层组成。第一、第二层距今5000至5500年,属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层距今约六七千年,属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每个文化层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遗迹。
更使人惊叹的是,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文化层中,发现了大片木构建筑遗迹,经古建筑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已经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是我国所罕见,亦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说发掘现场使人大开眼界,那么文物展览厅会使你叹为观止。一跨进博物馆大门,展现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有鸟类、爬行类和类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
走过通道,来到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稻作经济”,形象地反映了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令人称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同时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钵、釜、盆、罐等容器,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而且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转弯进入第三展厅,让我们领略了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画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碟形器最为醒目。徜徉在遗址公园,目睹着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扬的曲调,在向你倾诉着那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思绪绵绵。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身为河姆渡人的子孙,应该知道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刻苦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家乡创造出更伟大、更辉煌的奇迹。这样,我们才不愧为河姆渡人的子孙。
今天是我第二次去自贡恐龙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三个部分:室内、龙山和球幕电影。
室内以展示恐龙骨骼为主。一部分是对恐龙身体结构的还原,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恐龙的庞大。另外部分是被围栏圈起来的,这些都是被发现后,国家为了避免发掘时候的破坏,统一保护起来。
我觉得室内最好玩的还是拓印恐龙。一张A4那么大的白纸是5元钱,铅笔免费,恐龙图案是固定在一个台子上的,凹进去,把纸蒙在上面,用铅笔把白纸涂黑,就显现出图案。我拓的是盗蛋龙。
360°球幕电影非常刺激,有从悬崖上直接冲下去的,有从高处向下穿过木板长桥的',还有恐龙张开大嘴,像似要吃了我们。妈妈看完后出来,一个劲儿地打嗝,不知道是不是吓的。
龙山上有很多种类的恐龙,风景很好。
虽然我是第二次来这个恐龙博物馆,但是我还是玩得非常开心。
同学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收割的吗?别急,这得从星期五下午,我们东方一小小记者第一次参观农耕博物馆说起。
进入博物馆大门,我们就被面前这个庞然大物深深震撼了。这是一台东方红X1204LR6108的新型拖拉机,差不多有两个我那么高,它浑身呈鲜红色,在大厅里显得格外耀眼。
我们排队来到展厅,解说员阿姨给我们讲起了拖拉机历史。原来,早在几百年前人们耕地都是人力和牲畜来完成。费时费力,效率也很低,后来,人们发明了蒸汽拖拉机,但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聪明的人发明了汽油拖拉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东方红拖拉机一定会在这个领域里,出类拔萃,日见昌盛!
暑假里,我陪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了我向往以久的芜湖市博物馆、规划馆参观游览。
走到博物馆门口,看见那深灰色的刻有中国古典花纹的墙体,顿时感觉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我迫不及待地走进馆内。在这里,我看到了人类的老祖先——猿猴以及别的原始生物的骨骼化石,了解了人类的进化历程;观赏了古人用的铜镜、石器、青铜器、瓷器、玉器,那纯手工的制作工艺让我惊叹不已……最让老人们激动的是那些城市改造前的老旧照片,只见外婆指着其中的一张芜湖市百货公司的照片,兴奋地对我说:“看,这就是我年青时上班的.地方呀!看那橱窗,当年就是这个样子的!”还有老浮桥、天主教堂、中江宝塔……在这些照片前老人们驻足观看,不时地谈论着当年的情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知道,一定勾起了无限的回忆。来到模拟长街的石板路上,看着各类店铺的模型,长辈们更加高兴,外婆激动地说道:“十里长街,太熟悉的地方了。看,我小时候就来过这家酱坊,还有就是在这家五洋店买洋火的!”奶奶也说:“可不!小时候我总是到这家五洋店买洋火的!那里他家生意可好呢!”听了他们兴高采烈的谈论,长街那繁华、热闹的景像在我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来……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与之相邻的规划馆。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芜湖市新火车站的模型,还体验了模拟动车乘坐;3D动感沙盘将芜湖市的整体规划尽现眼前,让大家对规划前景有很直观的了解……外公看完不禁感叹道“现在咱们芜湖真正是个现代化的智慧城市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啊!”爷爷接着说道。我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今天的参观令我终生难忘,不仅让我了解了家乡芜湖的历史,和长辈们孩提时代的生活环境,更加激发了我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将来我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将芜湖建设得更加繁华、美丽!
老远,就能看见一座独特的建筑——古代的印纹陶器器形,陶红色的外墙面、蓝幽幽的玻璃窗透着一股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再走近些,由书法家启功所写的“萧山博物馆”五个红色大字印入我们的眼帘。
博物馆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想到里面一饱眼福。我也迫不及待想进去。 “萧山博物馆新馆成立于2008年,文物有4千余件,国家文物1700件。包括陶瓷,书画,金属,玉石……其中陶器最多。”老师介绍说,“下面,我们要跟着解说员一起去参观陶器馆和名人馆。”
我们跟着解说员先来到陶器馆,解说员介绍萧山是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有一个完整的陶瓷发展过程。萧山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软陶,历经秦、汉,直到成就两晋南朝越窑青瓷辉煌的整个历程,整个过程表现了萧山人民的勇敢和善于创造的特点。后来解说员带我们到“烧制工艺”这个景点去看,她说:“做陶瓷要经过这几个程序:采泥、陶洗、石展、羼砂、作胚、修胚、晒干、装窑、投柴,出窑。”
大约半小时过去了,我们要去参观名人馆了。名人馆里精心展出了许多名人的蜡像: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还有“萧山相国”朱凤标等。这一些蜡像惟妙惟肖,跟真人一般。
接下来,我们自由参观博物馆。我先到钱币展厅去参观,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古钱币,令我眼花缭乱,有金条,有银锭,还有银元宝。后来,我们又到多媒体厅去参观,厅里主要运用了幻影成像,虚拟制陶、火焰跟踪等多媒体技术,能让人在虚拟的制陶中感到欢乐。我好奇地摸住那根圆柱,图画里面的泥巴渐渐地变细,变长,不一会儿,一个陶瓷成形了。
十一点了,该是离馆的时候了,但我仍有些留恋。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在这里我免费做一趟穿越千年的陶瓷文化之旅。
上车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比绸来。一路上,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时间可过得真快,我们转眼间就到了比绸博物馆。我们跟着讲解员去参观了第一个展厅,展厅里都是关于蚕宝宝的,我们看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发现蚕宝宝只能活46天。他们一开始从卵变成了幼虫,不断地褪皮,长长,长胖,然后结成白色的茧,蚕宝宝在茧房里变成蛹,最后变成蛾。
在另一展厅,我们看了织布机和纺纶,而且还看了外国人的织布机,它们好像得把石头绑在几根线上才能织布,而中国只要用梭子就可以织布。我想:外国织布机上的石头就是梭子吧!丝绸博物馆里的织布机很高,足有三四米高,而且还得两个人一起织。随后,讲解员又带我们看了用丝绸做的袍子。其中有一件让我想不到的衣服,那件衣服正是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它非常薄,据说可以折叠后装进火柴盒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后人能做出像这样的一件衣服呢!最后,讲解员又带我们参观了“丝绸起源与发展”展厅,讲解员告诉我们,丝绸最早起源于河南,她还告诉我们丝绸的.主要品种是:绫、罗、绢、缎。其中,我觉得罗最不像丝绸里的一种,因为它非常粗糙,几乎跟麻一样。参观了几个展厅后,转眼间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这次活动不仅使我大开眼界,还让我看到了那件二千多年前马王堆奇特的丝绸衣服,今天我很开心。
到那里时,已经下午5点了,博物馆快关门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买到了门票,一进大门,就出现了几只巨大的恐龙化石骨架,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庞大、栩栩如生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头梁龙,它的生体十分高大,相当于一辆小汽车,脖子长得
像一座梯子,腿就像一根柱子一样,它的'长度相当于两层楼高.在它的旁边的是一头腕龙,它的体积比梁龙小,相当于十分之七,它只有半层楼高,在恐龙里面也算得上是一头庞大的动物
接着我们就上了二楼,那里是生活在水里的恐龙的化石介绍,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长长的脖子,球一般的头脑,密密麻麻像针一样的牙齿,长长的尾巴,巨大的身体,还有四只像桨一般的鳍,我仔细一看它的资料我才知道它叫长颈龙,长15米,以肉为食,生活在太平洋里,在深水区域生活,原来这个大家伙叫长颈龙,难怪哪么高大,我心里默默佩服。
随后我又见到了一种叫鱼龙的恐龙的化石,它不算大,它的骨架十分复杂有5米长,重量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它的鼻子很长,像一把锋利的剑
这些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有很多理由:远古时代地球发生了火山爆发、小型星撞击、空气寒冷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灭绝灾害,迫使地球上的生态失去了生命甚至象恐龙这种动物已灭绝的,但它留下了化石让人类知道有这种动物存在让我们去研究它,去研究很早以前发生的事,让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今天我不仅参观了博物馆,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