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行为》一书是管理学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赫伯特·西蒙因此书的贡献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作品,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初读这本书,因为对一些管理学概念不太理解,所以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这里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悟。
首先,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下赫伯特·西蒙的背景材料,他家境优渥,父母都是顶尖的知识分子,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并且他的博学令人折服,竟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如此丰富多元交叉的知识储备让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管理学问题,发现一般管理学家发现不了的问题,从而对管理学上组织理论的研究有独特的见地。同时他还很有开创精神,他不是去顺从先辈学者的理论,面对管理学中的缺陷,而是去质疑,去完善。即使困难重重,可能失败,被同僚嘲讽,他还是去做了。就从这点来看,他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
正因为西蒙的学术背景和开创精神让《管理行为》这本书和其它相同类型的书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去谈管理的经验与技巧,而是去剖析组织,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决策过程。西蒙说:此书是管理领域的.生理学与解剖学,并不是组织的医药学。本书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唯一贡献是,合理的医药实践只能建立在透彻的组织生理学知识基础上。我的主要目的是描述与分析组织,管理实践问题的诊断和解决都只是次要的。他还认为:一门科学在建立原理之前,必须先有概念。例如在形成重力定律之前,必须有加速度和重力的概念。因此,管理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系列的具有操作性的概念。
比如说“组织”的概念,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组织,传统的组织概念定义只局限于职能分配与正式的权利结构,而几乎不关注其他类型的组织影响和沟通系统。不少人认为组织就是组织图,就像是建筑中的小隔间。如果让他去介绍组织,他大概会带你去到各个办公室前解释说,这个部门由三个科室组成,这三个科室分别负责某某职能。你几乎不能在这样的描述中获取组织安排可行性的信息,也无法了解组织决策的机制和科室之间协同沟通。但是,我们成立组织,就是为了集合一群人把事情做成——组织应当如何建立和运作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呀。所以,西蒙回到问题本源,从决策角度定义组织:组织是指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及实施决策的过程。这种模式向个体成员提供大量的决策信息、决策前提、决策对象与决策态度;它还预测其他成员目前的举动,并提供稳定的预期。
权威:下属只要允许上级监督人员通过制定决策知道自己的行为,而不独立审查该项决策的优劣,就可以说他接受权威的控制。权威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在出现意见分歧时,能保证决策的制定和顺利执行。
组织忠诚:组织成员应有认同该团队的倾向,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组织成员在组织忠诚的引导下,从其行动给组织带来的后果的角度还评价各种备选方案的优劣。这种组织忠诚能够让管理者在面临决策时只需按照有限的组织宗旨来考虑决策,这种全力关注有限价值要素的做法对决策很重要。
组织忠诚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认同带来的主要不良后果是在该组织认同的有限价值同其它单位价值之间必须做出权衡时,会妨碍组织成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大型管理性组织的各部门间,由于组织成员不把自己同整个组织视为一体,而是认同组织的某个部门,所以当部门利益和整个组织利益相冲突时,他会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组织忠诚还导致了另一个困难,它会使管理者局限于本部门的价值体系,而忽略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在管理层级中所处的等级越高,管理者要考虑的社会价值范围就越广,评论上的偏见就对他越有害,管理者拜托狭隘认同观念的束缚也就越重要。
除了这些,西蒙的决策理论对我有很大启发,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企业和任何组织机构内的活动都可以分为经常行和非经常性的两类活动。两者的决策方式也不相同,西蒙成前者的决策为程序化决策,后者为非程序化决策。
无论是个人的、企业或其它组织机构内部的活动大都是重复出现的,这样随着经验的积累,就会寻找符合要求的措施,发展成为一套程序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当遇到重复出现的情况时,就可以按照既定方案行动。而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就可以通过完整决策过程来解决。
这一点很有实用价值,组织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智库,做一些常见问题的Q&A来提高组织效率。比如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时,如何安排行程的问题。如果是常设的实践项目,每年都会举办,活动方案和行程安排早就被打磨的无懈可击,那么在安排行程时,就可以按照惯例;而如果是第一次的话,就需要活动组织者拟出一套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最好让一个人提前按照这个活动方案提前实地走一遍,以确保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样就能很好的节省成本。
说实话,这本书真的很难读,可能由于翻译、人生阅历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书中举的一些例子我不太懂,所以需要静下心来去认真的研读。
《管理行为》是西蒙的一部重要着作。西蒙说人们通常将管理当成“完成任务”的艺术来讨论,这种管理思路强调的是保证行动深入开展的过程和方法。设定管理原则的目的是为了让团队成员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但是这种讨论却很少关注采取行动前的抉择问题。也就是行动前腰做什么事情。所以本书主要是围绕导致行动的抉择过程这个论题展开研究的,他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选择过程。决策包含两个因素: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这连个因素包含于所有的具体的决策中。这一特点决定了,决策是对实现特定目标而言的,管理的任务要关注的是特定目标下的决策。西蒙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如何从组织的决策过程上去理解组织。
首先是关于决策的两个要素。西蒙所说决策过程中两个要素就是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描述。价值要素是阐述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从而体现对某种事物的判断程度。简而言之,价值要素是决策腰达到的目的,而事实要素是决策过程使用的某种手段。他认为决策时一个系统的过程,决策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以个相互联系的。
其次是关于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决策。所谓的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西蒙认为管理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是非程序决策也相当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影响决策的各种环境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怎样在变化的现实中做出正确的、创造性的决策同样是对决策者一个重要的考验。所以作为领导与决策者,这两种决策能力都应该得到培养和重视。
然后西蒙认为组织影响个人决策行为的因素有:
①权威。权威赋予了某人有指导他人行为的决策权。
②组织认同,即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一个行政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只有在对组织目标认同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出合理的、有效率的决策。
③信息沟通。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决策,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组织。组织的信息沟通是双向程序:一方面是将信息传达到决策中心,另一方面是决策中心将信息传达到各方面。
④培训。组织对成员培训,以影响成员,使其能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满意的决策。
⑤效率,组织要求成员在作出决策时,用最短的路径、最省钱的方法,去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是西蒙提出了沟通问题。他认为沟通是指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在性质上是集体影响个人行为的一种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有:沟通对于组织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一定得信息沟通方法的效力,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决策制定功能在整个组织当中所能有的分布方式,以及这一职能在组织中应当是什么样的分布方式。组织中的信息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既包含向决策中心传递命令,建议和情报,也包含把决策从决策中心传递到组织的其他部分。信息沟通是一个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并最终遍布组织的过程。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正式的沟通系统主要指的是经过精心谋划而建立起来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其媒介。如正式信息沟通的媒介有口头联络、备忘录和信件、文件流转、记录和报告、手册。非正式沟通则是是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是对于正式信息沟通的补充。非正式信息沟通媒介有情报、建议、命令。所以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利用非正式沟通的作用,限制其不利影响。
第五是关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探讨。正式组织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形组织,有正式的规则在制度。正式组织中的权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第一是对群体实施控制的权威,可用来建立和实施正式组织方案;第二正式组织方案本身规定了执行组织工作是需要的权威链和任务分工。非正式组织指的是组织中影响组织决策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要么与组织纲领不一致,要么正式纲领对它们忽略不提。任何组织的健康有序运行都离不开非正式组织。比如新组织的每个成员在正式成员前,必须先与同事们建立起非正式关系。一方面,正式组织不可能具体到不需要非正式组织的补充。另一方面,正式组织只有在真正限制非正式关系在组织内部发展时,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是关于价值的共同衡量尺度——效率准则。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低成本和高产出两种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衡量尺度。效率准则指的是在给定可用资源的条件下,选择能产生最大效益的备选方案。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孤立的决策,是由各种关系所组成的有条理的系统。“决策”的系统可以将组织工作联系起来。由归纳实践而得的“决策”的定义——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大量(实际)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一个人可能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方案;通过某种过程,这些大量的备选方案,被缩减为实际采用的一个方案。但是由于组织中决策者的信息的不对称、知识、时间及群体因素的影响,使得组织在决策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备选方案都进行可行性审核,从而使得每一个决策过程都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过程,即不可能达到“效率原则”。同时,由于限制理性的三个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人们的决策需要尽量地想方设法。故而要求人们从学习、记忆、习惯的养成、接受外界积极地刺激、行为整合五个方面改进时间、知识、群体三个静态范畴所带来的决策理性不足,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质量,从而最大可能的达到“效率原则”。
我刚迈进门,就用我的火眼金睛扫描整个教室,我的眼球体显示—我的同桌擅自查看我的书。
我怒了,大吼一声:“黄—定—红,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烦我的.书桌?”
在那一刹间,她开始像一只即将被捕***的母鸡一样,在教室里乱飞起来,我一边骂她一边追:“看我今天不给你点颜色瞧瞧!”
她跑的太快了,我来了一句:“小贼,哪里逃!”就在我们穷追猛打的时候,班长来了,她便大叫道:“班长,救救我。”
我一听班长来了,就停下来,黄定红还以为自己得救了,便兴高采烈的说:“付思贝,你over啦?”
听了这句话,我气的火冒三丈,不顾班长的存在:“黄定红,你有种,接招!排山倒海。”
她没有办法,只好接招,却不知如何接,无奈之下,只好用头来撞我。
“哼,看我的。”我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脚一伸,将她登到在地。这时,黄定红如同一只大蜘蛛,张开双臂,四肢趴在地上:“妈呀,世界如此美妙,你却如此恶毒!”
我神气十足的看着她:“这下你该over了吧!”
所谓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经验。作者认为决策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思考的时间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也举了亲身的例子,他小时候很喜欢下象棋可是之前一直下的不好,后来他有意识的去研究和记了第20步象的几种不同走法并应用自如屡试不爽,击败了众多高手。像他一样其实象棋大师脑子里存有数以万计的棋谱,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有相应的对策,这样他们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然而非程序性决策同样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能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做出创造性决策同样也是对管理者的考验。因此这两种决策能力都是平时应注意培养的。
本书对于管理的理论真的非常丰富,我只是选了其中的一些来谈了自己微薄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继续去学习和研究。不过真的很感谢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了“管理就是决策”的意义,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是新时代的小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接班人,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做人的好习惯。其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更为重要,因为良好品德是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让这种美德继承下去,就要从小学会做人,例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每一条规定。其中有一条这样说道:
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每天在学校里,我们会见到非常多的老师,有教语文的`,有教数学的,有教科学的,还有教音乐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个老师的姓都叫上来,这时候,我们便可以礼貌的说一句:“老师好!”这句话,包含了我们对老师的尊重,也代表了同学们感谢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当老师听到这满含深情的一句话时,心情将是怎样的激动啊!
小学生守则上最后一条说: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短短的十二个字,写出了中华美德的骨干中心,而我,也有过亲身经历。记得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爸爸给我做好了饭,而我又想出去玩儿,爸爸让我喝完一碗稀饭,吃完一个煮鸡蛋再下去玩。稀饭喝完了,还要吃一个鸡蛋,但到底是吃呢,还是不吃呢?我开始疑虑起来,这时,我仿佛听见了小伙伴在楼底下叫我去玩,于是,我心急火燎的吃了几口鸡蛋,放到了铁锅的后面,跟爸爸说我吃完了,然后就出去玩了。回来以后,我看到爸爸阴沉着脸,便知道我又犯错误了,便耷拉下头,等着挨批。过了一会儿,爸爸问我:“你吃完饭了吗?”我心里猛地一惊,呀,坏了,让爸爸给发现了。“世界上最可恶的是撒谎,撒谎甚至比偷东西还恶劣,小时候撒谎,到社会上还撒谎,你的未来就没有立足的余地了!”爸爸的一番话使我为之一振,于是我下定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中华美德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从小学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