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就像海边沙滩的贝壳,无论怎么冲也是冲不去的。现在我们来拣一颗,分享里面的快乐吧。
那一次,我在幼儿园共得200分,拿着试卷回来,我很得意的在爸爸妈妈的眼前晃了晃,说:“妈,爸,考试得了200分,买一点东西奖励奖励嘛。”爸爸回答说:“好,给你买一个布娃娃,还给你买一点零食好不好呀?我的女儿?”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就这么定了!”第二天,礼物来了,我把布娃娃拿出来,把零食放在桌子上,边吃边玩布娃娃。突然,有了一个崭新的`想法:不如,我也给布娃娃吃糖,也许,它的肚子也饿了呢!想着想着就给布娃娃吃糖了。我把一颗糖放在布娃娃的手上,高兴的说:“吃吧,布娃娃。”可是布娃娃还是不吃。我以为她是在跟我撒娇。就拿着糖放进布娃娃的嘴里,可是她还是不吃。我生气了,大声喊道:“你真是不识好人心!”可布娃娃还是一动不动,脸上还是挂着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正在生气的时候,我却计上心来,就马上开始行动。我拿了把剪刀、针和线就开始“工作”。首先是用剪刀把布娃娃的肚子剪开再把糖塞进布娃娃的肚子里,然后用针线把她的肚子缝起来,就大功告成了。我得意的哼着小曲跑出去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原本以为妈妈会夸我聪明,没想到妈妈却说:“你真是够闹笑话的!”
童年时美好的,是快乐的。在我心中,童年永远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生活有如一杯咖啡,醇香而悠远,每品一口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触动,渗进灵魂里,传遍心灵的角落;给咖啡加点糖,会更香更淳,味更浓,还有一丝甘甜弥留于心际,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给生活加点糖,是否又会有别样的滋味呢?
对于初三同学来说,初三的生活简直是暗无天日,整天脑海里只允许两个字:学习.有时候我很讨厌为这两个字所做的一切一切:背历史课上老师讲的重点,有时背的喉咙都快哑了也背不完;写物理化学公式,有时写得手软也总结不完;记英语语法和单词短语,有时会背串,也会记反;默写语文生字古诗,有时也会状况不断,不多一撇就少一点.整天在题海里遨游,却总游不到我的彼岸.
在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眼里,生活已被参考资料填满了,也就是说生活成了白开水,清淡无味,没有一点口感。难道只是为了同学们羡慕、老师的微笑吗?不,学习固然重要,但抛开参考资料,你应该看到你自己,看到自己的未来。不错,美好的未来是需要丰富知识去开拓,但我不愿让学习把自己埋没。学习之余应该开阔自己的眼界,放开自己的大脑。我会让美术给生活涂上色彩,我会让音乐给生活撒上作料,我会让文学给生活添上奇妙。总之,我不愿成为所谓的“高分低能”的学生,祖国的建设者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只是死学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一定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给生活加点白糖吧,生活中有了音乐的陪伴,定凸显细腻的感觉,让生活有品味,更值得回味。咖啡有糖而茗,生活有糖而美,给生活加点糖吧,一定会收获别样的风景,因为糖会化解所有的苦,苦尽甘来的滋味,一定更加甘甜,更加精彩!
见信好!
首先想告诉您,现在是2019年了,如果您还在世,现在已临近您的77寿辰了(11月27日)。很遗憾,您早走了44个年头。人间已经今非昔比,见过您面的旧人物越来越少,不过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您生前也说过“生命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能在天堂的这些年里头与老友重逢,想必也是幸事一件。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句话用来形容您我觉得很合适,因为在如今这个日益更迭的年代,遗忘早已成为本能,而您掀起的浪潮至今还在世界上沸腾,这很了不起。如果用时下流行词“圈粉”来形容,您圈的不是数量,而是人群——从00后可追溯到70后甚至60后。
无可避免的,您影响了我许多,在这里,容我细细道来。
真正开始了解您之前,我还是一名高中生。那时刚步入青春期,生活苦恼,学业不佳,内心诸多困惑。偶然间闯进了一家小书店,无意翻阅到封面写有《李小龙技击术》的一本书,书很粗糙,一看就知道是盗版。翻了几页,里面有您的个人简介,方知您已离世许久。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更高的荣誉都是您离世之后获得,这很遗憾。这里且为您提几件身后名:一、您离世的次年,被美国《黑带》杂志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1992年再次评为“国际武坛最具影响力八大武术家”之首;二、1998年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1999年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三、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60周年纪念邮票,您是华人第一人。还有许多成就奖,便略过不提了。
还是先讲我吧,莫怪。大概是人欲求不得的总要以另一种形式弥补,当我拾起功夫的一刻,我忽然从学业的压抑中得到了喷发。我用了两顿快餐钱买下这本书,用了几个夜晚囫囵吞枣看完,合上书后,我萌生了许多念头。我对您充满好奇,从您那简洁直接的功夫里,我感受到了一股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表达。经过一番波折,我从网上下载了您身前主演过的四部半电影放到MP4(您没见过的一种视频存储类电子产品),深夜躲在被窝里观看。一看才发现,原来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只是当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小时候只觉您很厉害,如今却是欲罢不能,那精彩的打斗,那怒放的啸叫,那完美的肌肉,促使我每日凌晨全校第一个起来晨跑、做俯卧撑和仰体向上,后来腿上绑了沙袋,每日跑1500米。很明显的,我长出了六块线条分明的腹肌,拳头硬拿墙当沙包,跳起来可以踢到教室2米高的门窗,歇斯底里地怪叫令同学都说我被您附了身。我彻底的迷恋上了功夫,也彻底的被您所吸引。
愈是了解您,愈是觉得您了不起。您从香港只身揣着100美元便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在那遥远的路途里,我很好奇您习武的心可否感到害怕?那段海上的日子,十八岁的您看到夜里的明月,是否与香港的一样亮?与您一样,我也有一次远途。我在第一次远离家乡去往北方上学时,心里其实很忐忑,为了掩饰自己的忧虑,若无其事在座位上假寐,靠着耳朵辨周身的动静。很多时候回想起来,我始终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形单影只的过客。可您倒好,成了过江龙。您凭借双手双脚便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声称自己是中国人,亦不惧同行的打压接受了挑战并取得胜利,更以广阔的胸襟摒弃门户之见开馆授徒,尔后更是以电影的形式宣扬功夫,打通了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大门。单是这些,您都当之无愧为传奇人物。我以你为榜样,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功夫高手,借此可以在生活上期许些什么。
喜爱一个人,便会喜爱一个人的全部,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大学那会我经常在梦里看见您的身影,您身穿着电影《死亡的游戏》里的黄色战衣,手里握着双节棍。您不知道,我是可以清醒地感知到自己的梦境。我怀着激动和欣喜的心情看着您舞动着双节棍,左右手之间变换着动作。这种体验,如果您看过玄幻武侠小说便可理解了,类似于梦境里传功。莫非真是您?可能是我天赋太差,也可能是真的缺少名师系统的教导,最终也只学会一招。您说过:“光是想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我深以为然,我在学校附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家武术馆,好不容易在偏远的别校找到一家培训班,那教练反以为我是来踢馆的,亲自来单挑我。年少轻狂的`我偏就应了,尽管我觉得已经把您的移动步伐学的有模有样,打不赢也可以躲,现实很残酷,以我被打倒在地告终。我并不沮丧,挨打也是一种进步嘛。与此同时,我也渐渐了解到您不仅是位武术家,也是一名哲人。
您推崇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解放之路,您觉得冥想能让人更清晰的认识自己,通向自由之路便是真实地表达自我。您把许多生活闪现的思想碎片记录在笔记里或是随身做了录音,说这是“自我解剖的过程”。后来被您的学生约翰里特整理成《醒思录》发行面世,而它成为我十九岁的生日礼物。《醒思录》是您生活的思想片段,它不是教条式的说教,也不是寓言式的说理,它只是您对生活在那一刻的思想感受。读着这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我感受到的是一位朋友在探讨生活的艺术。就如同您说的:我无法教你什么,只能帮助你探求你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事实正如您所说,生活就是自我解剖的过程,只是每个人所选择的方式不同,您选择了习武和演员,而最根本的目的从未变过,您忠于真诚地表达自我。很幸运,我在追随您的脚步至此止步,这便是我的“自我解剖过程”,您成了我生活的一面镜子,照出我内心的自卑和生活困惑。我明白我选择追随您的方式是错误的,我应有更适合表达自我的方式,当看清这一个事实后我内心恍然渡过了一个“柳暗花明”过程。我依然热爱功夫,在日常里对着空气“日字冲拳”、“格挡”、“侧踢”,兴之所至时候忽的沉下心打上一两式太极拳,这便是纯粹的的热爱。
我选择的表达方式是写作,写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更钟情的是小说,尽管没什么成就,但是能让我身心愉悦。我可以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赋予笔端。我认为文字是不朽的载体,几百年几千年后,只要世上人类还没有灭绝,文字还会是人类最坚强的拳脚。我想,如果说您的成就还能再盛名百年,文字的功劳不可埋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微小一粒尘埃,不同的是我们有流动的生命和流动的思想,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发现自己并渴望真诚地表达。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是满足于内心的不吐不快。老早便想写封信给您,但想到阴阳两隔,您不一定能收到,再加上内心莫名的忐忑便拖延至今。现在鼓起勇气,也是因为近期才突破内心障碍,便趁此时机给您跨越时空的写信。写这封信的初衷并非只是一名“粉丝”对“偶像”的致敬,更多的是用您“这面镜子”作为观照,打破您在我心目中的“权威”,寻求那个“真我”。
本还想写些人间的事说与您,但想到与我同样的“龙迷”数不胜数,想必每年您都收到过不一样的“信”,便不再叨扰。若您觉得有必要回信,请寄往梦境,我会留意查收。
您的诞辰将至,提前祝您天堂安好,生活快乐,感谢有您!
一个龙迷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穿过高山,沙漠最后找到了老人,他吃力地问老人:“我怎样样才能快乐起来呢”老人那历尽沧桑的脸上笑了笑,“孩子,扔下你的包袱,你就会快乐的。”年轻人说:“不行,那里是我的全部,没有它,我是不会快乐的。”老人摇了摇头对他说:“即然这样,那你跟我来吧。”老人带着他到了一片沙漠,沙漠上有一只木船,老人指着木船说:“背着这只船,穿过沙漠,你试试吧。”年轻人十分困惑:“那里一条河都没有,要船做什么”老人说:“那里没有河,当以后会碰上的。”年轻人恍然大悟,扔掉了包袱,走向家乡,这时,他感到自己的脚步是前所未有的欢快和轻盈。
其实,那个沉重的包袱,就是我们一生之中的种种磨难。例如:考试时带来的压力,寻求工作时的尴尬,种种生活中的烦人琐事,都会让你的包袱更加沉重,使你变得压抑,自卑起来。因此,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加点糖!这些糖就在你的生活之中,来等你去品味。
生活中的糖是在考试冲刺时,与同学们去青山绿水的地方去郊游一天,让大自然的粗犷豪迈或五彩斑斓般的景致释放你绷紧的神经;活在阳光明媚的一天,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让和谐的风在你耳边拂过,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让简单的旋律在你的脑海中消除压抑自卑。
生活中的糖是寻求工作时的不顺心,在群星闪烁的夜晚,拿一杯苦涩香浓的咖啡,细细品味人生的五味,憧憬着自己完美的未来。
生活中的糖是……
虽然人生是坎坷不平的,我们的精神上会遭到打击,但是不要抱怨。因为快乐糖块就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只是你肯不肯扔下沉重的包袱来品尝这人世间的糖。
生活犹如一桌法国料理大餐,里面包括了许多味道,但是生活中有一种料理是缺一不可,那就是甜,既然这样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应该多一份快乐。在生活这道大餐中,放一点糖,也许就会产生令人快乐的色彩。
美味,在我们生活中是抵挡不住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如果生活是一桌美味,你会加上那种调料?”许多人会在自己美味东西上加上自己喜爱的东西,而我却加上糖,并不是我喜欢甜食,其实在生活中,甜美比任何一样调料都重要。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幸,不如意,但在这些之后得到的,往往都是甜甜的泪,在挫折失败之后的教训,使我们通往下一次成功的桥梁,生活其实包括的东西,是为生活的甜做了最好的基础,所以请不要放弃,不要放弃挫折与失败后的“糖”。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矛盾会发生,两人之间的情意就断了,也许有些小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是生活是是我们没有发现,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对是因为关心自己,关心自己,才会只有解的举动,所以请不要放弃,只要放弃朋友之间放的“糖”。
自由的空间是个人都希望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享受过程,所以不要放弃生活的乐趣,给生活加点糖,也是给自己谈加一点糖。
其实生活中都有糖,某一个角度看它,就会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挫折、朋友、爱好看起来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使我们生活多了点糖,多了一点色彩。
在青春的诗行里,我们纯洁的心灵留下的是个性的印痕。性格与性格的摩擦,心灵和心灵的碰撞,以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靓丽的青春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个性空间”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点甜味。
起床记
“起床啦!”早已起床的我走进寝室。
还闭着眼睛的班长被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一脸的睡意,也显得有些疲惫。珍藏了一夜的手缓缓的伸出被窝,伸了个懒腰,然后用手在被子上拍打。一定很奇怪吧,其实她是在闭着眼睛找衣服呢!别看她现在是慢了点,但在她真正起来时快着呢!当然动作比刘翔的速度稍慢了点。
在一旁看着她的我以前是一脸的想笑,可现在也见怪不怪了。
靠窗的位子
在学校里呆的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教室,它是我们学习的场所。班长就坐在这个场所的边缘部分,也就是靠窗的位子。坐在最前排的.我逆时针旋转60度就可以看到她了。常常头转过去时看到的都是她的经典坐姿。她喜欢把脚架起来坐,但位子太小,不得不让她侧着放脚了。因此她的脚时侧着的,身体却是正着的。
学习中的她是聚精会神的,也许是位子的原故吧,她总不能对着窗说话吧!
洗脚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她天天是在一个脚盆里洗脚。有一晚,我先把脚伸进了脚盆。“我没立足之地了!”班长大喊。哦,对哦,脚盆里的四只脚要打架了,赶快把脚提了出来。
呵呵,有谁洗脚像我们那样好玩呢,又有谁能用“无立足之地”来用在洗脚上呢?
她——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个绽放真、善、美的班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