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是枯燥的、乏味的,光靠兴趣持续不了很长时间,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持之以恒。故,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
总之,抓好预习复习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挖掘现有教学资源,从文本出发,挖掘各种资源,精心设计预习内容,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积极学习,完成分配到的各项任务。
是从朋友的朋友那里得到这个令我振奋的消息的。
我的初恋女孩,现在在上海工作。上海离我的城市不远,也不算近。但我认为这已经是最大的喜讯了---我终于有了她的确切方位。这是我五年来一直苦苦寻觅的。
喜欢上她是在十年前,那时候校园里流行现代诗,我也厚颜无耻地写了一大堆,为她写的。这些诗我都用信封藏好,却始终没有投递,因为她家就在我家对面。我的计划是将所有的信积累起来,到她跟我天各一方的时候,给她寄去。这便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浪漫。后来事过境迁,初三的一次脑震荡让我忘记了许多东西。藏诗的信封也都找不到了,惟独还记得对她的喜欢。这记忆一直保留到高中,到大学,到现在。
不记得后来是如何失去了彼此的联系,好象是个逐渐的过程,又好象是突然的一瞬,就抓不住对方了。那时候我们刚进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在西安,她在北京。通信是那么的自然而频繁,简简单单几张纸,便诉尽酸甜苦辣喜怒悲欢。刚告别高三青涩年华的我们,在彼此随意、真诚的文字中寻找着快乐体味着人生。在没有建立新的交际圈的时候,写信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给她写信,则是我所能享受的最大的幸福。在信里她夸我幽默风趣我说她善解人意,这种感觉是我大学时代最珍贵的回忆。
由于分隔两地的现实,我只有将爱恋继续埋藏在心底,仅以书信来维持两人之间朋友的关系。那时的我相信,爱一个人比得到她重要,只要她过的好未必要让她知道。而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都不在我预料。网络和电信占据了主流,邮箱日渐荒芜。在一个争分夺秒效率至上的快捷时代,书信正在淡出历史舞台。这种变化蔓延的时候,我并没有明显的察觉,只是发现已有好久没有收到她的来信了。也许她学习繁忙,或者有了心上人,无论是哪一个可能,我都不便再打扰她。但愿她幸福。
终于捱到了毕业,我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间接得知她在上海,并且依然单身,这便是的\'开头了。
我决定恢复与她的联系,这种愿望的强烈,远远超过了高三毕业后的那段岁月。不论她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只发觉心里的那种感情,已经珍藏了很久,很醇厚了。它呼之欲出,我无法阻挡。在它的鼓励下,我激动地拨通了她的电话。
她的声音依旧那么纯真,那么迷人,只是似乎快忘了我这个名字。当她终于将我的身份资料同我对上号的时候,我便向她询问通信地址。她一愣,然后将“通信地址”四个字低声重复了一遍,用一种疑问的语气。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遥远很陌生了。她反应过来了,就说:等等,让我问问。于是我最后得到了她从合租一间房子的女孩们那里打听来的她们的地址和邮编---这个信息由于基本上没被使用过而让几个女孩讨论研究了好久。
拿到了她的地址,我兴奋不已。正所谓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我隐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末了,她又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不会要给我写信吧?言下之意似乎给她写信已经成了一件稀奇古怪旷古绝今的事。在这种背景影响下,我竟突然莫名其妙地感到写信是一个很落伍很老土很见不得人的勾当,以至于要想方设法掩盖这个企图。于是我咿咿呀呀地搪塞了几句,告诉她大概可能也许说不定会写信,就匆匆挂了电话。
我开始马不停蹄地赶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年的思念和经历写了洋洋洒洒八大页。在我奋笔急书的时候,共有六位同事相继问了我同样的一个问题:“你是在写信么?”当我回答“是”的时候,他们又不谋而合地说了同样的一句话:“你不会用伊妹儿呀?”少跟我提什么伊妹儿!我爱了十年的女孩叫王淑婷,不叫伊妹儿!“有许多东西是用电话、电子邮件都无法表达的,你们懂么!”我懒得继续跟他们争论潮流和时尚的无聊话题,早点把信寄出去才是正事。这才发现原来好久没写信,信封和邮票还没准备呢。
赶紧打的赶到附近的小镇,冲进超市就问老板“信封邮票在哪”。老板怔了一怔,然后想了一想,最后笑了一笑:“不好意思,没有。”我差点晕倒,我要买的是信封邮票,又不是珠宝玛瑙。换了一家超市,老板果然没叫我失望:“有!有!”然后我就被带到一个角落。拨开层层叠叠的蜘蛛网,拂去厚厚实实的灰和土,终于柳暗花明云开见日。在霉迹斑斑的墙边,真的有好多的信封和邮票。这,便是我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救命草了!我不由热泪盈眶。
写信封,贴邮票,封口。一切就绪。我感到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满怀着憧憬,我一蹦一跳地拿着信去投递。邮箱孤独而冷酷地挺立在邮局门口。邮局提前下了班,铁门紧锁。在投入信的一刹那,我的心是虔诚而圣洁的。我在做一件牵连着我终身的伟大的事。我轻轻地,轻轻地将信投了进去。我心潮澎湃。“啪”,信掉到了地上。我伸手摸了摸邮箱底部,是空的。
第二天早上,我在小镇邮局里严厉地指责了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当我提到邮箱没底的时候,有几个人小声地就“什么是邮箱”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信终于寄了出去。
然后是漫长的等待。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我不希望出现“一年,两年”的结果,便给收信人,我的初恋女孩拨了电话。旁敲侧击地问了她信的事,她却连连说“没有呀,没见到啊”。不是吧,我五年来就寄这么一封信,也会弄丢?这个猜测在我走回办公室的时候被****。我的信正躺在一堆人中央的桌子上,他们的谈话焦点自然就是这封信。看到我的时候,人人都用一种好奇而陌生的目光,似乎我是一个外星人,一个在网络时代写信的外星人。然后他们窃笑着散开,离去;剩下我象条死鱼一样干瞪眼。
信是被退回的,理由是邮编不对。没办法只好再问问她。电话那头,她正在午睡,弄明白我的意思后悲愤异常:“你就为了一个邮编不让我睡觉呀,呜呜...”她一哭,我心都碎了,好说歹说才把她单位的地址和邮编弄到手。“这次邮编不会错了?”“不会错了!”我发誓:若再被退回,我就立即到农贸市场去买鸽子。---我就不信寄不出去!
被我的毒誓所震慑,信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通过电话,我得知这一喜讯,高兴得一口气吃了半个西瓜。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西瓜刚消化,她的回信就飘到了我的面前。乳白色的信封,散发着清香的信纸,娟秀的字体...一下子回到了朦胧纯洁的大学时代。那是多么幸福的幻想呀,我差点没给口水呛到。但,梦归梦,醒来后,什么都没有。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我又要开始拨号码,电话自己响了。是她。寒暄了几句,她说工作太忙,我说不急不急。然后她问:“你有伊妹儿么?”我说马上去申请。她说:“申请好了告诉我,我的伊妹儿是...”
那封回信,终于让我等到了天荒地老。
帅哥:四裤全输
在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里,我读到了南丁格尔为事业拼命奋斗的一生。
这个从六岁开始,就想过要去做一番事业的女人,她的形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年少时,她性格孤僻、甚至有些偏激,她生在富人家庭,却与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她的脑子里总是有一些奇怪的想象,她经常象着了魔一样地觉得她家的乡间别墅变成了一座医院,而她自己则是医院的护士长,在病床之间走动着。当她想到天堂的时候,她也会觉得天堂里也充满了受苦的病人等着她去照看。她就是如此幻想着而且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解。
终于有一天,她的困惑不解变成了惊慌失措。那天,南丁格尔宣布了她那偏激的愿望:到索尔兹伯里医院去做几个月的护士。她的想法被家人里认为是发了疯,所有人都反对她。这时,南丁格尔已经二十五岁了,她感到她生命中的梦想被击得粉碎,难受得几乎绝望。
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她仍然以令人惊讶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争取着、准备着和计划着。尽管在这期间,她仍然作为一位惹人注目的姑娘生活在上流的肤浅和浮华之中,尽管在她的内心里有那么多的由遗憾和懊悔带来的痛楚,她仍然有能力想办法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积累了大量的。她悄悄地大量阅读了医护责任报告,医药权威人士的著作和医院建设的历史。在伦敦度假时,她一有机会就跑到那些破破烂烂的学校和手工作坊去。当她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国外旅游时,她把她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到处走访,以至于没有一所欧洲的大医院是她所不熟悉的,没有一所城市的贫民区她没有去过。她一直在为实现她的理想做准备。
又过了三年,时间终于让她的家人明白,她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去走她自己的路。她成了哈利街慈善护理机构的负责人。她获得了独立。她是一只鹰,要开始飞翔了!
南丁格尔34岁那年,命运之神敲响了她的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了,阿尔玛战争打响了。
这个时候,她是自由的、成熟的,国家需要她,非常需要,而且她也习惯于接受命令,她也能够不负国家的重托。而且,她的好友西德尼.赫尔伯特在战争办公室工作,并且是内阁成员,他同意她这样做。三十八名护士在南丁格尔与西德尼的书信往来之后,在热情的欢 。送中,离开了国家,去往康斯坦丁堡。
南丁格尔来到了斯库台湖。大批大批的伤员被送往这里,药品十分匮乏,在长长的过道里和在木头办搭成的巨大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短缺、忽视、迷惑和痛苦,它们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污浊的空气之中。这里没有什么长远的考虑,也没有什么充分的准备,它只是为这些战争的受害者临时而仓促地搭建起来的避难所。在这样的地狱里,南丁格尔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首先是因为她带去了医护人员,在马赛买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东西在斯库太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她还带了很多钱在身边。
在医院里,她的职责是根据医生们的指示为病人服务,并且组织护士们进行看护,但是如果没有医生的指示她们是不能擅自行动的,起初的时候,一些外科大夫对她根本不理不睬,尽管也有一些人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但是大部分人对她是充满敌意和怀疑的。但是渐渐地,她站稳了脚跟。谁也无法否认她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贬低她的能力。她用她的完美的工作能力、温柔而崇高的性格力量以及她个人的高尚人格形象,鼓舞了那些意志摇摆、神经紧张、没有
勇气和无助绝望的人,包括她身边的上司。她是如此的坚毅,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岩石,跟她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安全、宽慰和生命的`活力。她为斯库太湖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在她的管理下,一所正规的战地医院诞生了。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的事业。在那巨大的病房里,当病人的情况出现恶化的紧急关头或者是特别缺乏什么东西马上需要帮助的时候,南丁格尔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做非常关键而紧张的手术时,她超乎寻常的镇定可以给病人以忍耐的勇气和希望的火花。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她不懈的努力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而这些恰恰是外科大夫们认为是医学无法拯救的人。她只要在这儿就会给人带来强大的影响,人们开始热情洋溢地崇拜着她:当她经过的时候,她们亲吻她留在地上的影子。不仅如此,一位士兵说:“当她还没有来的时候,屋子里吵吵嚷嚷地叫她的昵称,但是当她到来之后,这里就好像教堂一样庄严肃穆。”
她是勇敢的。她能够在官僚世界那种密集、混乱而难对付的权力网中获得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权威,完全是因为她态度强硬,原则坚定而不妥协,对事情的细节非常重视,而且是不停地努力争取,还有她不屈不饶的意志。
由此,她成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一书,并不是写给护士看的,而是写给女人的。这本书,融合了卫生学、心理学、建筑学、营养学,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本女性的书。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教学检测的终结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机器”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记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课堂教学的“六度”应成为教育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差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经常有教师在下课前一分钟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没有?”学生齐答:“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