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步伐到来了,成长的烦恼也紧随而来。让人整天都笼罩在忧郁中。
“你怎样这么粗心,英语的大写字母写成小写字母;数学不是小数点忘了加,就是死脑筋转但是弯;语文也是,不该错的总是错。……成绩总是没有提高!”从上初一开始,这类话就常常在我心头萦绕。有时候是父母批评的话语,有时候是我的自训,有时候却是妹妹的挖苦。
我也想要把成绩提高上去,但是总不能称心如意。不是这一科失手,就是那一科败下阵来。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的。谁不想考个好成绩,但是每个人的潜力不一样,所尽的努力也不一样,所以收获的“果实”也有干瘪和饱满之分。因此我也只能说一身一声:“尽力而为!”了。
人生有竞争才会精彩——这是我安慰自我的话。但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烦恼让我挥之不去:作为一名学生,我告诉自我成绩不能太差;
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好成绩那么容易就让我得到,那岂非大失它本身的好处,也失去了人们想要拥有它的***吗?这样想想,烦恼固然减少了许多。却有另外一种看法在脑海中构成——这以上的话虽具有必须的道理,但未免太过于幼稚,就有点像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没有努力争取,好成绩是不会送上门来的。所以,烦恼仍像一个影子,无时无刻都在跟随着我。这也许是庸人自扰,但的的确确,这就应是大部分同学所面临的烦恼。
要解决这个烦恼的办法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此刻最后明白这首歌曲实际上唱出了我们青少年应对学习的烦恼所表现出的无助与茫然。成长的烦恼在不断涌来,期望我们能招架住所有烦恼的“袭击”,学着在烦恼中健康成长!
漫步在通往故宫的道路上,两旁古墙林立,不时还出现几个古色古香的木门……想必,这门里面必定有外面古墙风格相近的亭台楼阁吧!看着前面的几位外宾一个劲儿地叫“good”,还不时地竖起大拇指,我在心中暗自窃喜。
“叶子。”母亲叫道:“快来看,古墙内有一扇门未锁,可以进去。”我赶忙跑了过去,心中还边美美地想象着那古墙里的亭台楼阁……
“啊!”一推进那古大门我就震住了:里面只有一堆矮房似的出租房,水管、电线也完全暴露在外面,几个小老太太在用搓衣板洗着衣服,什么古典的建筑,里面分明是一处弱势群体的居所!
“哎呀呀,我说你们哪。”导游小姐挤了过来,“快把门关上,真是的,这些有什么好看的?待会儿我带你们游故宫去!”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古墙还另有用途啊!既美化了环境,给人无限的瑕想又遮掩了“家丑”,可真是一举两得,是嘛!从外面看,还真的以为里面有什么大宅大院,古典建筑呢!哎——原来在这风光景色的背后,还有着这另一种“风景”!
左脚踏进故宫的门,右脚就听见那一声声“炸,六线”之类的扑克“专用术语”了,一拐角,才知道是几个中年人正趁着游兴在打纸牌呢!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的,几个外国人停下看看,一脸迷茫。哎——这要是打的是麻将也好呵,我在心里暗暗地想到:至少在外宾面前,也不用那么的惭愧,至少人家也会说这是中国文化遗产——麻将。是的,那么好的文化遗产建筑风景,本该好好参观参观吧,可是,居然在这大殿前摆下了牌桌。嗯,在故宫里打扑克牌,也算另一种“风景”啊!
一趟故宫行,这些另类“景色”反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归来,我久久不能抒怀,为这些“风景”生出许多少年的烦恼。
喜欢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漫步,喜欢在油亮的小路上独行。喜欢小雨拂面那种清新、自然的感受;喜欢那清凉的世界,那个不受任何玷污的世界;喜欢在小雨中感受它的清爽,它的净洁;喜欢在那样的环境中思考问题。
然而,一切在那天有了转变。
雨下得不算小,我望望外面泥泞的路,就是不想出去。
那雨声却一直回荡在我身边,雨的清凉浸透了我的全身,它诱惑着我。我裹得严严实实地走进雨地。温度确实下降了不少,不时地感到一丝丝凉意。一时间,不禁有些厌烦起雨来,心情也随之冷了下来。
猛然间,我发现雨中有两个人影,那分明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她俩合撑一把伞,母亲拼命地将伞向孩子那一边歪,自己的另一肩却早已湿透了,她却全然不顾。那孩子多么幸福!
我心中暖和了一些。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一片汪洋似的水——也许有些夸张,然而那片水的面积确实不小。我在远处看见了那片闪着光亮的地方,担心如何才能过去。到了跟前低头一看,那水中不知是谁码放了几块砖头。距离适中,正好引人过。我惊喜万分!
我心中一股暖流。
来到车站,这个世界,灿烂了许多。车来了,车上的人虽不少,但彼此之间有着默契:打伞的人宁可淋雨,也要在上车前把伞收好;穿雨衣的人尽量使自己不靠近别人;打伞的人上车后,将伞放到了一个远离人群的角落;穿雨衣的'人在下车之前将座位上的雨水擦干……
我心中暖融融的。我心中的雨早已停了,太阳出来了,光线四射。
雨中多了一道新风景——人与人互相关爱。
涮羊肉
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问,涮羊肉怎么会是内蒙古的美食呢,全国各地哪里不吃涮羊肉?我说的当然不是目前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小肥羊、小尾羊等不沾小料吃的涮羊肉,而是经典的传统火锅式涮羊肉,那才能真正吃出涮的味道来。
我曾经在包头工作过一段时间,东河区有一家老字号的清真饭店叫同和轩,那里的涮羊肉堪称一绝。他们有一种特制的仅供一人用的小铜火锅,火锅虽小,却和传统的大火锅构造完全相同,中间也有冲天的通风口,火苗从顶部喷薄而出,使得锅内的汤无论加再多的料进去总能保持沸腾。羊肉端上来了,肉质细嫩,色泽鲜艳,刀工精美,薄厚均匀,那真是薄如纸,软如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涮就熟,久涮不老。再要上几盘各式蔬菜,蘸着喷香扑鼻的麻酱小料,就着酸甜适口、开胃解腻的糖蒜,真是百吃不厌的人间美味呀。而且,据权威人士公布,吃涮羊肉是最符合荤素互补、酸碱中和、营养搭配的健康饮食要求了。
其实涮羊肉的起源也在蒙古。传说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莱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羊烧火。正当火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但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清炖羊肉当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又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这时只见主帅大步向火灶走来,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撤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几碗之后,他挥手掷碗,翻身上马,英勇地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莱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众位将军以为如何?”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成了我们寻常百姓家的美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