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6年前,阳光帅气的河南人陈冬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这是我第一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我会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今年38岁的陈冬说。
对于与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陈冬觉得很幸运。“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长,他工作非常认真,要求非常严格,经验非常丰富。”他说,“这次能与景海鹏师兄组成飞行乘组,我心里很踏实、非常有底气。”
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是每一名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景海鹏说,“我期待着为空间站建设发展多作贡献。只要祖国需要,我坚决听从召唤。”
“我和陈冬已经做好各方面准备。”景海鹏说,他和陈冬将带着家人共同的梦想去执行任务,一定用尽善尽美的表现,向祖国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见面会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处于三级医学隔离状态的航天员坐在一面巨大的国旗下、隔着一道玻璃墙回答了媒体的提问。17日凌晨,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发前往航天发射场,踏上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征程。
今年50岁,曾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两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景海鹏,已经是第三次接受任务了。“首先是基于对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热爱”,谈到再次出征的动力,他表示,从1996年参加航天员选拔开始,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从1998年到现在,航天员已经当了18年,又经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磨砺和磨炼,我对航天这个职业可以说是挚爱。不管什么岗位,首先你得热爱他,才有可能干好。”
景海鹏对记者介绍,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十八岁当兵,1985年高中毕业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经过五年多的学习,成为一名飞行员。心底的梦想和偶然的契机又把他带到了梦寐以求的航天员岗位上。“从飞行员成为预备航天员,再成为航天员,经过十年努力又实现自己的梦想,飞过两次天,我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实现一个又一个人生梦想,这一切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要回报国家。作为航天员,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我们国家科技人员的智慧,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理念,通过航天员双手在太空实现,把大量有用的数据带回来,进行科学实验,造福人类。”
然而,在太空中把实验做好,把飞船开好只是任务的一部分,景海鹏告诉记者,返回以后,更需要做的是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和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出科技梦想,这个非常重要,也是任务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回来以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航天员,都经常去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进校园和孩子们交流。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积极踊跃去参加。因为我们也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自己也都有孩子,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播撒下的种子特别重要。”
尽管已经有过两次“飞天”,这次入选,景海鹏还是显得非常激动,“跟神七、神九入选乘组的时候一样激动、高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但这次定下来以后,他想到的更多的不是鲜花、掌声和赞誉,而是自己离这次任务的距离还有多远。“我在训练过程当中,针对这次任务想了很多,包括实验哪些知识点,哪些技能还没掌握,与专家的差距在哪里。”训练之余,他还会主动征求其他航天员的意见,包括没有飞过的航天员,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还有哪些弱项,如何补齐短板”。
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亲自操作的实验非常多,这对景海鹏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专家还不能上天,怎么办?就要培训我们,把他的.理念,他的想法,他想达到的目标告诉我们,我们进行反复大量的训练,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怕做不到最好,虽然执行过两次任务,但是之前我也没有做过,我不敢打这包票说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就在地面反复地交流,反复地训练,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考虑到。从实验角度来说,我感觉还比较难以掌控的,但我坚信没问题,最难的都攻克了。”
此次,景海鹏要跟着神舟十一号在太空中驻留三十天,比他上一次的驻留时间整整增加了一倍多,但他显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到了太空,一失重,你的体液、血液会重新分布,有地球引力的时候,体液血液是从头部往下肢流动的,一失重反过来了,从下肢往头部涌的。所以大家在电视画面中看到我们,可能面目会微微泛红,看到脸上会有点浮肿,这就是失重造成的。”
除了要适应生理方面的变化,在太空中行动的难度也会增加,“我们在天宫里面,四周有好多手抓的,脚踩的,就是手脚限位器,不把自己固定住,你就没有办法操作。将来,空间站长期飞行,万一哪个设备坏了,就需要航天员维修。这种操作在地面很简单,在天上可不是那么简单。假如在地面需要一个小时,在天上就要放大1.5-2倍时间才能干完。”
在天上失重,大部分时间靠上肢辅助在行走,腿部几乎不用,一个月下来,下肢的肌肉力量一定会减弱,这也是景海鹏的经验。“长期失重会带来一些钙丢失、肌肉萎缩,所以返回以后出舱也要特别注意安全。像国外有些航天员出舱都是抬出来,躺在特制的座椅里面半躺着,以保证他的安全。所以,以后落地,如果大家电视上看到我们航天员躺在那被抬出来,那是一种常态,可别大惊小怪。”他打趣道。
作为一名航天员,每次“飞天”都承担着未知的风险,对于景海鹏来说,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尤为重要。“自从嫁给我那天开始,我爱人就做好心理准备了,所以,这一方面,我感觉她很坚强。我当航天员18年了,大大小小经历了很多,也经历了两次任务。第一次,她也很紧张,回来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她说我称称体重,我说你没事称体重干吗,她说我在天上,三天三夜她都没睡觉。第二次我就警觉了,因为我们进发射场之前,专门跟爱人、孩子见了个面,我就说这次要去13天,你总不会13天不吃不喝不睡吧,她就笑。当我第二次回来以后,她就比较淡定了。所以,这次我坚信,她也像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当被问及思念家人怎么办,景海鹏表示,组织上也考虑到了,给航天员准备了一些个人物品带上去。“我带什么东西,现在说出去就没有亮点了。到了太空后一定会展示。” 在这里,景海鹏给我们卖了一个关子。
等待十年圆梦神九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发射,两名航天员乘载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计划在天宫二号驻留30天,这将是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已经参加过两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景海鹏将再次出征太空,他也将成为我国“飞天”次数最多的人。近日,他在航天城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谈使命:“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也是任务的一部分”
今年50岁,曾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两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景海鹏,已经是第三次接受任务了。“首先是基于对航天员这个职业的热爱”,谈到再次出征的动力,他表示,从1996年参加航天员选拔开始,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从1998年到现在,航天员已经当了18年,又经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磨砺和磨炼,我对航天这个职业可以说是挚爱。不管什么岗位,首先你得热爱他,才有可能干好。”
景海鹏对记者介绍,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十八岁当兵,1985年高中毕业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经过五年多的学习,成为一名飞行员。心底的梦想和偶然的契机又把他带到了梦寐以求的航天员岗位上。“从飞行员成为预备航天员,再成为航天员,经过十年努力又实现自己的梦想,飞过两次天,我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实现一个又一个人生梦想,这一切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要回报国家。作为航天员,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我们国家科技人员的智慧,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理念,通过航天员双手在太空实现,把大量有用的数据带回来,进行科学实验,造福人类。”
然而,在太空中把实验做好,把飞船开好只是任务的一部分,景海鹏告诉记者,返回以后,更需要做的是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和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出科技梦想,这个非常重要,也是任务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回来以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航天员,都经常去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进校园和孩子们交流。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积极踊跃去参加。因为我们也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自己也都有孩子,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播撒下的种子特别重要。”
谈心情:“跟入选神七、神九乘组时一样激动”
尽管已经有过两次“飞天”,这次入选,景海鹏还是显得非常激动,“跟神七、神九入选乘组的时候一样激动、高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但这次定下来以后,他想到的更多的不是鲜花、掌声和赞誉,而是自己离这次任务的距离还有多远。“我在训练过程当中,针对这次任务想了很多,包括实验哪些知识点,哪些技能还没掌握,与专家的差距在哪里。”训练之余,他还会主动征求其他航天员的意见,包括没有飞过的航天员,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还有哪些弱项,如何补齐短板”。
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亲自操作的实验非常多,这对景海鹏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专家还不能上天,怎么办?就要培训我们,把他的理念,他的想法,他想达到的目标告诉我们,我们进行反复大量的训练,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怕做不到最好,虽然执行过两次任务,但是之前我也没有做过,我不敢打这包票说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就在地面反复地交流,反复地训练,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考虑到。从实验角度来说,我感觉还比较难以掌控的`,但我坚信没问题,最难的都攻克了。”
谈经验:“躺着”出舱,不必大惊小怪
此次,景海鹏要跟着神舟十一号在太空中驻留三十天,比他上一次的驻留时间整整增加了一倍多,但他显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到了太空,一失重,你的体液、血液会重新分布,有地球引力的时候,体液血液是从头部往下肢流动的,一失重反过来了,从下肢往头部涌的。所以大家在电视画面中看到我们,可能面目会微微泛红,看到脸上会有点浮肿,这就是失重造成的。”
除了要适应生理方面的变化,在太空中行动的难度也会增加,“我们在天宫里面,四周有好多手抓的,脚踩的,就是手脚限位器,不把自己固定住,你就没有办法操作。将来,空间站长期飞行,万一哪个设备坏了,就需要航天员维修。这种操作在地面很简单,在天上可不是那么简单。假如在地面需要一个小时,在天上就要放大1.5-2倍时间才能干完。”
在天上失重,大部分时间靠上肢辅助在行走,腿部几乎不用,一个月下来,下肢的肌肉力量一定会减弱,这也是景海鹏的经验。“长期失重会带来一些钙丢失、肌肉萎缩,所以返回以后出舱也要特别注意安全。像国外有些航天员出舱都是抬出来,躺在特制的座椅里面半躺着,以保证他的安全。所以,以后落地,如果大家电视上看到我们航天员躺在那被抬出来,那是一种常态,可别大惊小怪。”他打趣道。
谈家人:首次“飞天”爱人曾三天三夜没合眼
作为一名航天员,每次“飞天”都承担着未知的风险,对于景海鹏来说,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尤为重要。“自从嫁给我那天开始,我爱人就做好心理准备了,所以,这一方面,我感觉她很坚强。我当航天员18年了,大大小小经历了很多,也经历了两次任务。第一次,她也很紧张,回来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她说我称称体重,我说你没事称体重干吗,她说我在天上,三天三夜她都没睡觉。第二次我就警觉了,因为我们进发射场之前,专门跟爱人、孩子见了个面,我就说这次要去13天,你总不会13天不吃不喝不睡吧,她就笑。当我第二次回来以后,她就比较淡定了。所以,这次我坚信,她也像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当被问及思念家人怎么办,景海鹏表示,组织上也考虑到了,给航天员准备了一些个人物品带上去。“我带什么东西,现在说出去就没有亮点了。到了太空后一定会展示。” 在这里,景海鹏给我们卖了一个关子。
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历史再次被景海鹏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景海鹏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三年后的今天,已是将军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年少时到供销社打酱油的一幕,至今铭刻在景海鹏的脑海深处——
那天,供销社的阿姨边打酱油边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场上那个“海鸥五号”吗?!
那是公社组织的一场篮球比赛。他穿着父亲买的运动背心,前面图像是海鸥,后背印着大大的“5号”。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个子投球必中,一举扭转战局。
打完酱油,景海鹏掏钱,阿姨笑着说:球打得好,不要你钱!
那位阿姨或许不知道,她的这句话,从此点燃了一位少年的追梦之旅。多年以后的深夜,在航天员教室里回忆起这一幕,景海鹏说:“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转折。”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景海鹏说,“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那一刻让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值小学五年级的景海鹏,当时做梦都想着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然而,因为个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着床单偷偷哭泣。不知多少个夜晚,他抱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破篮球,一次次起跳、扬手,投向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着的篮球筐……
至今,景海鹏仍保持着深夜投篮的习惯。就在记者采访的两周前,他还利用训练间隙和教练比赛投球,那天他连续投中67个,“距76个纪录还差一点”。
“投篮”仿佛是一种人生隐喻,最初的梦想也如 “画在墙上的篮球筐”一样不断升级,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挥汗如雨的努力和坚持不变。 景海鹏正是靠这份努力和坚持,迎来一次次梦想成真时刻。
高三那年,他被报栏里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飞行员拿着氧气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战斗机旁边。他清晰记得,那位飞行员叫张海鹏。“一样的名字”与“羡慕的心情”双重发酵,他燃起当飞行员的梦想。
从此,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他的梦想不断点燃,不断实现……如同他最喜欢的连续投篮,实现一个梦想,他马上就有下一个梦想。
“人生,正是由一个接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的。”景海鹏说,“唯有为梦想奋斗的人,才懂得梦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梦想成真时的快乐。”
您好。我读了您的作品《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受益匪浅。
您的作品写出了我们每个孩子的梦想,比如主人公杨歌变成超人啦!也写出了反对邪恶,支持正义的希望。
下面,我希望您把杨歌爸爸的名字透露给小读者们,同时,也希望出版更多的书给我们。
读了您的《我是超人》一书,使我深受启发。您写了“猴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支持邪恶,想统治世界。我多么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啊!
此敬
敬礼
万事如意
您的粉丝赵程锐
12月15日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博物馆。那里有世界各地的展馆,每到一个展馆就像到了一个国家似的。在一天之内,你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这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两个展馆是,古埃及馆和中国馆。
来到古埃及馆,眼前出现了一只铜猫,它的耳朵上带着金色的耳环,脖子上带着一串金项链,坐在地板上,像是在主人面前撒娇似的。在古埃及人里有钱的人就养的起一只猫,没钱的人可能连自己都养不起。
在古埃及馆的中间有一只石头雕刻的虫子,那就是古埃及的圣甲虫,你们听这个名字很陌生吧!我给你说出它的中文名字,你肯定很不可思议。他的中文名叫屎克螂,古埃及人居然把屎克螂奉为神。有趣吧!
你转过身来,就是最受欢迎的展馆木乃伊馆,这里有许多桩木乃伊,居然还有一桩打开的木乃伊。至于木乃伊制作步骤,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在古埃及有有钱人死后才能做成木乃伊,还可以把自己的宠物做成木乃伊,比如说:猫木乃伊、狗木乃伊、牛木乃伊;没钱的人就直接扔到沙漠里。
结束了埃及馆,我就来到了中国馆。中国馆分为两个馆一个是瓷器专门馆,一个是中国陈列馆。我们先来到了瓷器专门馆,一进门,前面有许多人围着一个展柜,我从人群里挤了进去,原来是一对元代的青花瓷花瓶,这个青花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青花瓷瓷器,上面的青花秀的是两条龙,很精美!
我们从楼梯下来,准备到中国陈列馆时,在楼梯间发现了一尊汉白玉佛像,他身上有很明显的两道裂痕,听讲解员一讲,原来这尊汉白玉佛像被切成了三块才运到了英国。
来到中国陈列馆,又有一个值得我们停下脚步,来细看的文物。那就是河北寺庙里的一个壁画,文物贩子把一整块的壁画连着后面的墙都挖下来了,因为太大,所以文物贩子把它切成了十二块,运到英国。看到我们中国的文物切成块儿运到英国,心好痛啊。
这里还有许多展馆,文物大约八百万件,现在馆内只能陈列其中百分之一,每天轮换一次,那得要多少年才能看完呀!
大英博物馆真的值得我们一看再看!
不当“差不多先生”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