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黄磊,在得知他要拍这部戏时就有种不好的预感,紧张兮兮等到预告片,看完后简直想冲到他面前摇他肩膀咆哮“不要啊!你确定要上这样的片子吗!”
上映第一天还是去看了,本意是如果是惊喜,就摇旗安利,如果真的不好,就闭口不提,毕竟连看电影我都是偷偷摸摸瞒着男朋友去的。
但忍不住,如果有一个人看到这篇,没有去看,票房少了一点点,但我磊面对的失望和责备也少了一点点,是…划算…的吧。
说回电影。开场三分钟,我就基本已经绝望了。
人物场景台词分镜照搬率在90%以上,《家族之苦》在同类型电影中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惨烈对此之后,我在心里为《家族之苦》上涨了一分。
如果这两部电影同时摆在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未掌握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哪部是翻拍。
都说缺乏电影感,像是电视剧截取出两集。拍家庭片是非常难的.,在中国,很容易就拍出了廉价又随便的质感。珠玉在前,翻拍就简单了吗?并不是。
轻了重了,都会被拿来对比。
王迅赶往岳父母家求和,着急忙慌撞车上,这一幕的夸张表现还被作为笑点放在了预告片里,这样的笑点如果要,是个导演都可以拍出几百段,太不高级,完全可以不要。
后段,李力群被救护车接走,老婆独自在家,接到孙子电话,一边心情复杂,一边欢呼雀跃,本可以把观众情绪更推进一步的一幕,效果被表演和镜头表现削弱了许多,可惜。
黄磊饰演人物的中英夹杂,讽刺意义没那么大,而且没有见好就收,可见是只有点子,没有用心琢磨如何拿捏。
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最大的不足,是人物。四对人物,重点在老年组,这对夫妻的戏没给足,不是说戏份,是他们的故事应该担起给予启发,带动思考,引起情感起伏的责任。有评论说不理解为什么离婚,没有交代清楚,我倒觉得这不是个问题。细枝末节的压垮本身很好理解,更深层次的关于老年人情感和生活追求的讨论也有空间,但表现出的力度实在欠佳,仅仅是有所交代而已。
一部分责任在老太太,“话少端庄有气质(到不太正常”的设定(或是表演效果不如原版那么自然可爱有冲击力。
其他三对,大多扁平,一副配合演出的存在,而不是“没来得及说,但有机会,我也可以讲讲,我也有故事”的感觉。
李立群毫无疑问是演技担当,一些细节处理的很好,奈何没有对手可飙戏。
我疑惑的是,为何呈现效果如此的电影,导演还能颇有自信的谈及,直到看了他在微博上发的长文——关于这部电影的理解和略带剧透的分析,才恍然大悟。
他拍出的电影,和他想象中自己拍出的电影,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眼中的电影,和我们眼中的电影,在平行世界里。看过电影的可以去看一下这篇微博,对比之后,挺有意思。
年轻观众对电影的“没那么喜欢”不是因为“太平”,家庭片的平中带着陡峭正是它的魅力,如果只有平,那不论年轻与否都难以喜欢吧,更何谈“十年后再看”。
从文中对电影的其他理解,可以看出他对电影是有正确的审美和标准的(这比其他一些作品不佳的新人导演要难得,但是,事实是真的没有足够的能力拍出来。(如果电影与他的表述吻合,那么起码四颗星了
希望黄老师能正视这部作品,撕开幻觉,好好看看它是什么样子,这样才能理解大家不够喜欢它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观众阅历不够之类。以后才有可能,把你看到的,真实呈现出,让我们看到。
虽然网上评分并不怎么高,但我还是去看了《麻烦家族》。谁让我从来都是只信自己感觉的人呢,我相信黄磊老师以及他用心呈现出来的作品。
刚开始看,觉得太平了,平淡平静平淡…甚至于不像一部电影;慢慢的出现很多笑点,特别是黄磊老师扮演的角色焦虑感很强,一说起中英交错我就想笑;大麻烦套着小麻烦,海清演生活场景真是游刃有余;父亲退休后的粗糙生活,男主不停出差应酬,小孩面对爸爸的忙碌产生的距离感,律师猴儿边吃火锅啤酒边接客户,连急救人员也是一副不耐烦…只有孙莉和妈妈在影片中还像一泓清泉…到了后面,莫名的悲伤就蔓延开了。
也许想要离婚的念头在她心里堆积了很多年,也许放弃离婚也就是那么一瞬间,因为孙子打来的电话让她不舍,也许老头突然倒下让她心疼,也许她愿意为了这一大家人妥协…面对父母的生老病死,一家人的手足无措和慌乱…老头说的恩爱,感恩与理解…
还有很多精巧的细节,儿媳手忙脚乱妈妈一下子找到病历,老头拿起烟又放下再到拿起来,何炅埋怨堵车的烦躁表情,最后一幕顺着胳膊滑下来握在一起的手…这是一部看完会带给我很多思考的电影,就算我一转身忘了剧中人物的名字,忘了剧情,也不会忘记它带给我的思考和反省。仪式感,勇敢表达感情,感恩与理解,适度妥协。谢谢黄磊老师。
爱是令人陶醉的,爱是温暖的。
在生活中,父母给我的爱是无声的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有时只是关心的眼睛,兴奋的拥抱,可能是慈爱的问候。
那天晚上,我和父母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广州旅行。在这个大城市玩了一天,大家都高兴地准备坐地铁回酒店。复杂的安全检查合格了,我们家合作默契,你买票,我拿包。爸爸妈妈和我笑着走向6号线的地铁。来到等待区域,我停下来凝视着,看到地铁前面的灯离我们越来越近,伴随着清晰的咚咚声,门慢慢打开,人群涌出。车外的我静静地等了10秒、20秒、30秒……看到人流涌出,我头脑混乱,一步一步地进来了。这时,恶魔的声音突然响起,像五雷轰鸣一样,地铁门在我面前迅速关闭。我顿时不知所措,慌了神。
我转过身来,发现父母还没有上车的时间,很快就感到不安。妈妈看起来很着急,好像在大声对我说什么。隐约可见,声音飘进我的耳朵里,母亲似乎说:“儿子,下一站等着我。”我红着眼睛向妈妈点头。匆匆一瞥,窗外的母亲追赶地铁,笑容失去,脸像土色,忍着颤抖不停地向我喊。
列车飞出站台,进入黑暗的隧道,看着渐渐消失的光点,我的心情像线球一样乱七八糟,耳边回响着母亲的喊叫。儿子,下一站等着我。”在黑暗的隧道里,时间就像蜗牛,慢慢吞噬。终于到了下一站,我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
一下车,我怎么也不舒服,就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在平台之间徘徊,想长翅膀飞到母亲身边。焦急的时候,下一趟列车进来了,还没等我冲上去,妈妈就已经冲上去了,抱住了我。我露出笑容,妈妈兴奋得流泪不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我又见到儿子了。我害怕今晚找不到你,吓了我一跳…”旁边的父亲擦汗,笑着说:“XX妈妈刚才紧张得不行,怕不明白她的意思。怕这么晚,你一个人在陌生陌生的城市里,感害怕。我说没关系。他自己有办法……有办法!”说完之后,父亲紧紧地拥抱着我和母亲,很长一段时间。
那天晚上,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我深深体验了两种爱--温柔细腻的母爱和信赖支持的父爱!
这是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的电影。当我看完,几天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每年向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了众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之地,这也成就了它的自豪与傲娇。从影片开头的场景中足有体现。而在学生们眼里,这里是地狱学院,校方坚称的“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理念不过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的代名词而已。这一切看起来多么熟悉!
基廷老师是这所学校曾经的荣誉毕业生,如今成为了这里的老师,试图用自己创新的方式去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正是这样,他深知这传统教育光鲜亮丽下的落后与枯朽,必须用创新的、诗意的理念去启发学生们学会独立的思考,感受生活。
这是个多好的隐喻啊,让你曾经最得意的门生去颠覆你所推崇的一切!令人惊悚而又充满讽刺。而这必定是一切旧有的、落后的制度的下场!
尼尔是基廷老师的学生,勇敢而充满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他重新组织社团,与同学们一同感受诗意、浪漫、生活。他热爱演戏,却摆脱不了家庭早已预设好的人生道路,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最终在一次与父亲的争吵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校方蓄意借尼尔自***事件,逼迫学生签字保障,把责任归于基廷老师,以此将其辞退。而影片最后用学生站在课桌,口念“o captain,my captain”的镜头,以示老师的精神将会在他们心中流传!
人类社会在不同地域、种族间的发展历程总是相似的,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人都会把问题指向当下群体所处的环境。我更相信问题认识能力及应对措施的偏差,指引了这种差异的走向。如果建立在这一点的认同上,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探讨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能够深深到自我意识觉醒时不被认可的痛苦,也曾为遇到像基廷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喜。我可以担保,每一位中国学生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有深深的触动,对尼尔的处境感到似曾相识,对基廷这样的老师有着深切的向往,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自我倾诉。
不同国别,不同年代,无数年轻人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路人?
人生之路,漫阻且长。走哪条路,结哪路伴;做哪一行,拜哪行师。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活迷雾里,有人指引前路。有人生来智慧,苏格拉底至死也没有认清自己。对于年轻人而言,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我们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些严肃呆板,有些轻松活波,有些教你学业进取,有些让你人生豁朗。
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他们更多地教我学会功能性的技能,如何快速地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怎样通过模拟题来通过一门,诸如此类。我很感谢这一路的老师,让我从一个几乎空白的木偶人慢慢熟悉了常规意义上人的思维和行为,这样对他们来说已然很了不起。
但是,这样的功能性开发似乎并没有让我满足多少,一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个应该还有别的。比如,如何去赞美一位美丽的姑娘,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富有情趣。而这些,不是靠一些逻辑顺序的叠加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满怀生活的热情,去摸索、感知。
一位好的领路人会给我们最本质而有最简单的体悟,学会理解生活的本意,坚守普世的价值,严苛的行为准则。让你一路不疲乏,还心花怒放,就像尼尔心领神会基廷老师后那欣喜的.表情。
生活很现实,而浪漫的情愫会让生命之路山花烂漫!引领你我一路前行!
当自我理想与家庭的期待发生背离时,该如何抉择?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使命。作为与生俱来的独立个体,我们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自我支配权,而这样支配权伴随着人类的自然法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我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恰恰正是在群体活动的交往中,彰显出了人的智慧与生命魅力。
而往往,我们所展现出来的独立仅仅在肉体上,而精神在先天性情感和世俗化诱惑中,趋于被支配地位,而这样的支配逐步从精神层面渗透到个体行动,最终让我们失去自我,成为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玩偶,任人摆布。
一旦被感性所困扰,人的理性将会不复存在。我们很多时候被这样的情感所牵绊,父辈的期待,他人的眼光,以致于不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而成为别人达成目的的工具。
家庭的爱和期待,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心灵的归宿,给予其奔波劳累后的慰借,而不是牢笼和枷锁,将孩子困顿于寸土之地。现在很多的父母,为了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成就,全然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所思所想,并将之命名为“爱”,这样的爱太悲情,也太自私。带来的也只会是伤害和悲剧的重演,正如尼尔的死。
要明白父母之所以过多地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家庭伦理的爱,还有一点很多人并不察觉——不信任,他们始终觉得孩子还小、阅历尚浅、涉世未深,不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需要去帮助、引导,常常这种帮助和引导就变成了全面的支配。与此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反思。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能否坚信自己的理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这些需要我们的信念和执着去尝试、探索和论证。
肯定会有人说,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家庭的爱和期待,是否是一种忤逆和叛变?
看过一本冉云飞先生的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如果你得到的爱不能让你感受到自由,那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最好的爱是把手放开,最深的回报是坦诚相待!
正如基廷老师对尼尔所说,如果你不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表面的和气而背弃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假装的孝顺。与之相比,哪一个更是一种背叛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它的名字叫春风化雨。
我到森林里,是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的充实,吸取生命中的精髓;摒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事物,当我死时,才不至于发现我白活了一场。
《死亡诗社》讲的是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碰撞较量的故事,这部影片很能激发人的思考。当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地位、金钱、还是美人?我们很多人都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就像电影里面的学生们,被自己的父母怀揣着希望送入威尔顿,一开始他们也是不乐意的吧,就像哭着说我不要来这儿的小男孩一样。但是结果呢?经过时间的流逝,古板教育的教导,他们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渐渐地和这个严肃古板的学校融为一体。
理论上来说,教育应该是教导我们成为基廷那样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商品。儿时,老师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做一个屠夫,因为你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鲜的猪肉。少年,老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成为一个医生,可以拯救濒危的生命。现在,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只想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活下去。
为什么你的想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在成长,我们不再是那个心中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小孩”,生存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所有都应该后退让位。本来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却偏偏放弃了自己的翅膀选择做田间的蝼蚁,多么可悲?我们应该像歌里唱的“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管你什么看法,我的世界我来浮夸”。出门左转,换个方向,你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基廷在交给孩子们诗歌的时候总是摈除现实主义而侧重浪漫主义的,就像惠特曼和雪莱。本来就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为什么要让他们过早变得现实而失去这个年纪所拥有的浪漫与天真呢?而古诗文社就是这么一个宣泄的缺口,让他们能在浪漫的诗词中找寻到自己已经死去的梦想,宣泄出现实的压抑。但是尼尔,这一个被自己父亲寄予厚望被迫放弃自己喜爱的表演的孩子,却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式,最终以自***收尾。我不能说这件事和基廷完全无关,但最终想不开的还是尼尔,毕竟现实和梦想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空间啊,当你能够在现实中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伟大。
我不能否认对威尔顿来说基廷的到来导致某些人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因为他们习惯了平静,习惯了不改变。但是我还是认为,当你有能力改变的时候,不要吝啬的伸出去自己的手。毕竟,现在成功的人大多都不那么循规蹈矩,跳出你给自己划出的圈子,其实世界很大很美好。
这是一很好的片子,但人各有好,我更喜欢柯恩兄弟或姜文拍的那种,带些梦幻色彩,带些悬念的影片。比如柯恩的那部《哥们你在哪里?》我就连看了两遍,非常喜欢。《死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这是一个类型片,是按公式制作出来的,然而,“魔鬼尽在细节里”,近乎完美的摄影与演出,将这个老套的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
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大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这小子想不开,开枪自***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 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死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可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个把像Keating 那样的人。其实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不要因为这部电影,认为不越雷池半步才是正道。如果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看看电影《浓情巧克力》。如上所述,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