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带着一副眼镜,有个啤酒肚。他已经教了我们两个月了,但他叫某些同学的名字时还是吞吞吐吐的。
有一次,陈老师叫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纷纷举起了手。陈老师叫了我的同桌——宋张硕。陈老师先是指了指他,然后又把手放下,再不紧不慢地说了声“宋”,然后再想了想,把舌头伸出来,转了一下眼珠子说“张”,最后一直用手指指着我同桌的脸说出了“硕”字,然后就轻快地说:“你来答吧!”听到这里,同学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当你连续说一个平舌间,两个翘舌音时,谁念得清楚呀!”陈老师这么一说,我们笑得更加开心了!
陈老师叫钱思语同学的时候也是指着钱思语,然后看着黑板,眨了眨眼睛,说了几声“嗯”,然后又说:“叫什么来着?钱——思——语。”当陈老师读完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学着陈老师的样子,淘气地说:“宋—张—硕”。但我想:“钱思语这个名字不难念也不难记啊!为什么陈老师读她的名字时,也那么别扭呢!”转念一想,才恍然大悟,原来陈老师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啊。
我们的语文课总是在开心中度过的,因为我们有一位知识丰富又幽默的语文老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和其他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加强对句型的感知与理解。例如,为了教学生“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方式”,一位教师在教室前的黑板上方悬挂了一个气球,邀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进行触摸气球的竞赛,并发出“Jump high and touch the balloon”的指令。男生跳得高,碰到了气球;女生则没有触摸到气球。这时,教师很自然地指着男生问其他学生:Does he iump high?学生回答:Yes,he does,再指着女生问:Does she jump high?教师得到的回答自然是No,she doesn’t,这样。学生就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自然地理解了该句型的意义。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这样三个环节:1 导——设置话题,着力于激活与本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提供建构的基础与可能,同时进行新单词新句式的适当铺垫(铺垫那些会对语篇学习形成较大障碍的内容;2 听/读——根据技能训练的不同要求,以听或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接触语篇的机会,让学生对语篇获得一个整体的、自己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引导学生借助对文本的听或读获得信息、整理信息、转述信息,同时不断验证老师提供的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使之逐步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3 练——设置任务型的语言活动,以交流互动、有效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语言建构的情境和机会,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
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两潭清澈的湖水。两条弯弯的柳叶眉下面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和一张粉嘟嘟的小嘴。这就组成了我们可爱幽默的数学老师——周老师。
大家肯定在想:这位老师有多幽默呢?那就让我来为你们细细道来。
有一次下课,我们班的肖佟同学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只顾玩耍,忘乎所以。突然,一阵“叮零零,叮零零”声急促想起,原来是上课铃声。就在这时,他才想起来去厕所。只见他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疯跑进厕所。这时,数学老师进班了,可是他还没进到教室。就在这时,数学老师说:“肖佟呢,他去哪了?”看样子,老师生气了。平时上课铃响了之后所有人都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读书,可今天却少了一人,老师肯定不开心。我们不敢惹老师生气,于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肖佟……肖佟同学去厕所了。”正在这时,肖佟回来了,老师幽默地说:“怎么了?你怎么现在才回来?需不需要我派个人去探望你呀?你如果掉进厕所了,我也好派救星去呀!”顿时,全班一阵哄堂大笑,肖佟同学涨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在下课时闲着没事干,就跑去问数学老师:“老师,你为什么那么幽默呀?”老师笑着回答我们:“因为老师小时候笑话看多了,所以就很幽默啦!”我们天真地说:“奥,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我们可爱、幽默的数学老师,我们都很爱她,你想认识她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