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悄无声息地下着,天空依旧明朗,远处朦朦胧胧,空气中,顿时有了几分凉意,深吸一口气,细细品味,似乎还有淡淡的甜味。这是大自然最纯净的水,怎么会不甜呢?
秋雨,不像春雨那般滋润万物,不像夏雨那般倾盆而下,更不像冬雨那样冷酷无情。她,是她自己独特的她,与众不同的她,更啬了她的神秘感。我常常忍不住问自己,她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吗?不然的话,她怎么会来无踪去无迹呢?
这一直是个谜。于是,我期盼着秋雨的到来,期盼解开这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谜。终于,秋雨又悄悄地来临了。走出门外,秋雨温柔地落在我的脸庞,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啊,真凉啊!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活感。我漫步在秋雨中。没有打伞,在这美好的秋雨中漫步,难道还需要伞吗?
这雨,净化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一方净土,一片慰藉。雨水真清纯,清纯得如同我的眼泪。我在自己的泪水中看不清自己。
太多心思,太多痴言,太多情怀,太多哀怨,太多惆怅,太多太多的无人问津,只能在这秋雨纷飞的日子,将它们逐一放飞,让生命里只剩下美好。
秋雨啊,下吧!尽情地下吧!用你的清纯,去滋润万物,去滋润人们的心灵,荡涤一切尘埃,不要让这个秋天里留下太多遗憾。
秋雨无情,人有情;秋雨无爱,人有爱。——题记
雨,是水的精辟;雨是云外的天籁之音。“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而我却认为雨是无情的。
淅沥淅沥……,哦,心灵洗礼,小雨下起来了,我随手抽了一把伞,背上书包走到了雨中,萧瑟的秋风像一把刀子冷酷地割着我的脸,脖子,以及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有一两点雨丝钻入了我的伞中,被风吹到脸上,刺刺的、冰冰的,就像有人用针扎你一样,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啊!
树上已经黄了的叶子陪伴着雨往下落,在空中飘飘扬扬,始终不肯落到地上。眼尖的我迅速从一群黄页中看到一片绿叶,尽管它很不愿意落到地上,但还是被迫被风压在了地上,我走过去,捡起那片绿叶,它的表面还是光滑的,它的颜色还是翠绿的。但一离开树一切将化为虚无。雨珠溅到绿叶上,好像是它无声地控诉、无声地落泪。
这可能是这棵树最后一片绿叶了吧。我不禁有些埋怨,埋怨雨这么无情把它打落,它还没经历慢慢变老就已死亡,秋雨,你就这么无情吗?
走着,沉思着,突然发现前面有道没打伞的身影,原来是好朋友小杨,只见她用手挡着头跑着。我连忙跑过去把伞撑在了她的头上,她惊喜地抬起头来高兴得眼睛都眯到一块儿了,说:“亲爱的,我爱死你了!”我开玩笑地说:“可是我不爱你呀!”她嗔怒道:“滚!”友谊的味道在空中蔓延。
雨萧萧,人已老;雨无情,人有情。
在天地间,有这样一种精灵:她有着烈日的热情或是云的飘逸,有着高山的磅礴或是海洋的宽阔,有着大地的坚硬或是柳叶般的柔软。她叫做雨,这个天地间的精灵。
人生的历程犹如四季的雨。春雨,轻柔如丝,随风漂荡,就像是出生的婴儿;夏雨,豆大的雨点永不停息的从空中跳落,犹如热烈的青年;冬雨,她变了个样,成为了雪,倒是像个迟暮的老人。而像是一个阅尽人生,却又充满朝气的不惑之人。
在经历过夏天的顶峰之后,便是秋日的成熟。可秋雨不曾骄傲,也不再会如夏雨那般浮华。她的到来不会倏然而至,也不会带着狂风与乌云。也不知她是何时而来,转眼玻璃窗,却已是密密的雨滴;也不知她是何时而止,向窗外望去,地上很难过的水潭已不再起涟漪。她只是轻轻地来过,也会轻轻地离去。
北方的春雨,细如蚕丝,很是虚浮;夜晚的夏雨,似乎还凭空加上了一抹喧哗;冬天的雪,到了的则是萧瑟悲凉。
秋雨与他们不同,给人以宁静与神秘。她仿佛并非源于这个世界,更像是异空间的使者。在喧哗的都市里,在布满灯光的街道中,她压下了一切喧嚣。耳边的雨声,像是一位知性的女子在身旁耳语。
漫步在秋雨之夜,与一把伞为伴。听雨撒在伞上的声音,听雨划过空气的声音。世界似乎是围绕你在转动着,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秋雨带给我的,是一个沉思的环境,我也明白:人生就是享受在前进路上的欢乐……你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日来淅沥的秋雨让气温变得清冷了不少。在山林中,秋雨经风一逗引,又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人间。
踏着那幽静的小路,嗅着雨中泥土的芬芳,我跟着微风的呼唤,打着雨伞走到山林里去。
在微风中,在秋雨下,山间的色彩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有金黄、鹅黄;有枯黄、焦黄;也有来自常青树那沉稳的墨绿。在秋雨的滴答声中,无数小水滴在地面上汇集成一个个小水洼。那如明镜一般的水洼中,倒映出的淡黄,黄的可爱,黄的迷人,黄中还透着一点水波的粼粼,透着一点动人的生机,为这悠悠山林增添了些许灵动的色彩。
绵绵秋雨还在下着,细密的雨丝从天空中落下,和着微风吹在脸上,只觉得眼前被蒙上了一层蝉翼般的薄纱。甜滋滋的雨丝落在我的嘴边,冰凉凉的。渐渐的,渐渐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滴雨,与微风共舞,与云层并肩。我顽皮地蹦跳在树叶上,不厌其烦地洗去叶子上的尘土,从叶脉到叶尖。我又跌进水洼中,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雨渐渐的从线状变成了水滴状,一滴滴的雨点儿打在石头上,打在叶片上,滴到水里……奏起了一首《山间交响乐》。
叮——咚——滴——答……
这一阵阵美妙的声音,一首首好听的乐曲,一幕幕多彩的画面,在我心中流动,留下深深的印记……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