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欣,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记得那次比赛时,小欣胸有成竹,思绪如泉,瞧她,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着一支笔,左手托着小脑袋。我从她的神情可以看出,她的小脑袋瓜里正如同她手中挥动着蓝笔,正在飞速旋转。再看看其他参赛选手,有的`抓耳挠腮;有的面露难色;有的还在努力思考,为这难把握的作文题伤透着脑筋呢。你们说说,小欣是不是一个写作高手?如果你们还不确定,那请看比赛成绩吧!漫长的一个星期后,老师欣慰地把作文比赛一等奖的奖状发给她,笑着对小欣说:“老师就知道你是最棒的!”就在这时,小欣舒心地笑了,俏皮地向我们眨了眨她那会说话的眼睛。顿时,班级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小欣不仅是咱年级里作文界的一匹黑马,还是歌唱界的百灵鸟呢。上学期音乐时,她的一首《萤火虫》,让我们陶醉不已。看她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拿起音乐书,优雅大方地唱起来。她唱起歌来音色动听,你闭着眼听可以一番遐想:在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一只萤火虫为前行的路人照亮了道理,为怕黑的孩子撑起一片明亮。待小欣唱完,音乐老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我们也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她并以热烈的掌声送给她。小欣那天籁之音简直可以与林妙可媲美了!
这样出众的小欣,你若想结识这位“小能人”,就先给她鼓掌加油吧
小蜗牛好像刚出生没多久,好小啊!,只有布娃娃的扣子那么大。它的`壳是圆形的,上面的螺旋盘成四圈。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蜗牛从角落里拿起来,送到阳台的花盆里。这个花盆里长着一些小草,是我自己种的,已经有五厘米多高了。我认真地观察小蜗牛,看它会不会把头从壳里伸出来。可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蜗牛壳好像是空的一样,它只是像死了一样的躺着。
我看了一会儿,眼睛都看累了,只好走开。过了几分钟,我又看,小蜗牛把头伸出来啦,可是它跑到小草上,嘴挨着叶子吸起汁水来了。
我好心疼,小草也一定很疼。怎样才能即喂饱小蜗牛,又不让它伤害小草呢?我想起一本书上说小蜗牛爱吃胡萝卜,就跑到冰箱里把妈妈昨天做的凉拌胡萝卜丝给拿了几根,洗掉上面的盐,放到花盆里。果然,小蜗牛立马撇下了小草,爬到胡萝卜上,吸起它的汁来。
趁这个机会,我又仔细看了看小蜗牛。它的身体软软的,有点透亮,又带些黄色,头上有两个触角。我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其中的一根,触角立刻缩短了,像天线一样。再碰一碰,触角整个都缩没了,小蜗牛干脆把身子也藏回了壳里,它可真胆小!过了一会儿看没有危险,它又小心地把头探出来。
听说蜗牛还喜欢潮湿的地方,我就拿来一张硬纸板,把花盆围住,又往里浇了很多水。小蜗牛快乐地吸在花盆边沿上,触角还一伸一伸的。可是过了几天,小蜗牛不见了,我想:它一定开始经历一番奇异的旅游吧。
小蜗牛真好玩!我真想拥有一只可爱而好玩的小蜗牛。
扇面,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扇面画,更是从唐代走来,如今仍在绵延着的一种玄妙文化,它不仅是古时文人思想和情怀的载体,也是今日别具一格的收藏与传承。
老家客厅的墙上就挂有一副拆下扇骨,装裱好作为收藏的扇面画,画上舒卷几簇兰花。只是小时候我一直不解,这么小的一幅画,既无卷轴上画作的磅礴之气,又无什么格外有趣的画面,为何要珍重地挂在墙上,才五六岁时我说:“这样的画我也能画出来呀!”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要画,确实谁都能画成,只是要画的好,又是另一码事。
有一次偶然得到机会自己尝试画扇面。由于一直觉得简单,稍稍思考,提笔就画,正觉得顺利,猛然发觉重要的一笔竟要超出画面。不由得觉得惊讶,我一直对自己画画、构图水平有自信,以往也没出过这样的失误。我当然不满意,又画了一次。这一回倒是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扇面上的图画别扭在一起,像是勉强挤入画面中。不肯放弃又不服气,我又尝试了几次,无不是卯足了劲,成果却都不尽如人意。不是紧凑别扭,便是死板约束,竟没有能与老家扇面中“平凡普通”的飘洒自然相像的。忙碌了一个下午,放下了笔,忽然觉得疲惫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还陷在那小巧扇面之中,越发困惑为何那么小的一幅画,自己却如此不得要领。想到这里时,脚步忽然一顿,发觉自己“忿忿不平”的原因,是纠结在这一个“小”字上。
我以为,小,所以理应容易。可是细想,古往今来,细微之处藏精妙,浓缩荟聚,我眼中的“常识”好像也实在禁不起推敲。
确实,谁说扇面小,就可以马虎画过,就不需纯熟技艺和精细推敲了?我把扇面作画想的也太简单了。
曾见过公园里一位爷爷摆开桌,正襟危坐画那还有菱角折痕的折扇面,人们好奇围在桌旁,他也不管,只是看着扇面像在思考,许久才提笔画起,一笔笔连贯而过,直到收了最后一笔,严肃紧绷的脸才舒展开。
当时我想,这样慎重是否太夸张了。如今看来,恐怕那些认真,郑重的表情,也都是必要的吧。
听潘天寿先生说:“作小幅,须有治大国之精神,高瞻远瞩,会心四远,小中见大,扼要得体,便不落小家习气。”
也许这小巧折扇上的一笔一画,也是乍看不起眼,实则是以小幅藏深意,以小幅藏大技,用精简的画面来表达情怀与风骨,一副用心塑造的扇面画,有限的笔墨画幅,斟酌后落在扇面上的每一笔,都画出这样一种独有的风骨和传统的精神来。
由古至今,这份“荟聚”的“精髓”,又怎会不如大幅山水,又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墨中不凝不散的一笔锋芒呢?
我一来到楼梯口,便不知道从哪个地方传来了一股恶心的恶臭,让我不尽皱起了眉头,四处寻找着这恶臭的源头。当我摆出一副百米冲刺的姿态正想往恶臭的地方冲去时,就看见离恶臭的地方不远处蹲着一个矮小的身影,这个人好像在伸手挖着下水池。只见出现在我视线里的这一个身影越挖越吃力,拼命地向下发着力。想到他挖的那个情景,我便觉得更加恶心了。心里不时想:"这样的天气,烈日当空,还有这恶臭的气味,不好好到课室里休息,反而在这里玩水?这人不是脑子进水吧!"一阵微风轻轻吹过,那一股刺鼻的恶臭就越来越浓烈,让我难受不已。为了一探究竟,我飞快地赶到了那个发出阵阵臭味的地方。看见了在我们班的门口,同学们在围在一堆正看着什么,我立马向前看过去一问:"你们在干什么?怎么一大堆的人围在一起呢?"只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班上的小飞同学正努力地疏通下水口。"
我一听,便为自己刚刚的所想感到特别的惭愧。之后,我向小飞望去,只见摆在小飞旁边的地方放了一个装满垃圾的纸箱,垃圾箱里装着一些发霉发臭的'食品。小飞正紧皱着眉头,脸涨得红红的,额头上那些污垢也顾不上擦,在十分用力地捣着东西。时间慢慢地过去了,这无情的烈日却更加肆无忌惮地照耀着,这时,小飞的脸上已经布满了豆大的汗水,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滑落到了他的衬衫,不一会儿功夫便把小飞的衣衫湿透了。虽然如此,但小飞还是没有放弃,还在不停用力地捣着,看着我们同学都十分焦虑。"嗯!"突然间,小飞大叫了起来,不知道他的手碰到了什么,让他如此激动。于是,我就赶紧问他:"怎么了?没事吧你的手,要是不行,就放弃了吧!我来帮你一下吧!"等我说完,小飞就把手拿了出来,然后吃力地说:"没事,很快就好了,我一个人就能行了。"在我执意要帮忙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就立刻阻止了我,说:"你就不用去帮忙了,你看小飞一个人干得挺顺利的,你要是现在贸然去帮忙,说不定还会帮倒忙呢!再说,把你弄脏了也不好,还是交给小飞吧!"我听了,只好放弃了帮忙的念头,在人群中十分担心地看着小飞的一举一动。再过了大约十分钟后,经过小飞一般的努力,这下水口的池已经通了,那令人发紫的污水顺利地流走了,臭气也随之而散了,水池也再一次恢复了之前的干净。。再看看小飞,这时他脸上终于失去了艰难的面容,那扑红扑红的脸蛋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从同学们的口中得知,原来今天我们班旁边的水池堵了,因而发出了阵阵恶臭,疏通水池这个任务便交给了我们班。就在要大家疏通下水口时,每个同学都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这个任务。最后小飞很有担当地站了出来,把这一任务放在了他的身上。所以,才会出现开头的那一个身影。
从这一件小事中,我看到了一份大大的责任,看见了小飞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这一份高贵的品质是常人不能具备的,因此,我要以小飞作为我的榜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好男孩。
主题(中心)就是作品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主题的升华是指文章的主题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是指作者的思想境界从所描述的事物的表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凸现出文章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关键所在。优秀的作品,总会在主题的升华方面下一番功夫。就记叙文而言,须在记人叙事的过程中,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描写事件经过,突出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深刻内涵,从而使得文章中心更加深刻、突出。
经典引领
莫怀戚《散步》片段: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走到一处难走的地方,家中的两个中年人分别背起了一老一小,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背人是表象,但透过“背人”这一表象,作者揭示了中年人身上应该具备“承前启后”“尊老抚幼”的人生责任的道理。这样,揭示了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文章的主题就被提升了。
训练指要
1.横向铺排法。运用横向思维,抓住一些相近相关的材料,根据其内在联系加以联缀铺排,最后使得到升华的'方法。如一篇优秀作文《为自己感动》(晏敏)横向铺排了九次感动,其中六次感动构成画面,三次一笔带过。六次感动依次是为自己的体贴、孝心、主见、宽容、善良和勇敢,每次感动都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体现着“我”的性格,作文的主题已基本显现出来。最后在铺排的基础上用“青春年少的我常常为自己能有这么多的感动而感动”这句议论使主题得到升华。如果没有前面浓墨重彩的铺排,作文主题的升华就没有力度。
2.类比掘进法。通过类比联想将主题向深层掘进的方法。要求作者找准所写事物与所要表达的思想的相同点,进行类比联想,将文章的基本思想与某一深刻的哲理联系起来,从而使文章的主题上升到新的高度。
如贾平凹的散文《地平线》,写“我”小时候一次次地骑车追寻远方的地平线,而地平线却像谜一样,每一次都会在我认为追着的时候,出现在远远的地方。而正因为如此,所以更吸引我去追寻。作者由追寻自然界的地平线而类比联想到追求人生的理想,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发掘出“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个充满新意的主题。
3.衬托铺垫法。运用衬托、铺垫的手法把众多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照,使众多事物对另一事物起衬托铺垫的作用,从而增高所写事物的形象,升华文章的主旨内涵。宗璞的童话《花的话》,先写花儿们开放时的兴奋,榆叶梅、玫瑰、芍药、桃花、迎春花等众多花儿月下比美论贵,最后写小男孩采摘二月兰献给老师。文章用众多的花儿作铺垫,反衬出二月兰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形象。而作者正是要借二月兰来歌颂人民教师谦逊的品质和朴素的作风,表达对辛勤劳动的人民教师的敬爱之情。至此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全面升华。
4.象征引申法。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使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种方法要求作者选取自然界中富有特点的事物进行充分地描写、议论,然后通过相似的联想,由自然界的事物引申到人类的社会生活,用自然界的事物所呈现的特点来象征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散文就是运用象征引申法使主题升华的典范之作。
5.警策归升法。这种方法就是用警策的语句对全文进行归纳概括,使文章的主题上升到某一历史或哲理的高度,从而给人以历史的借鉴或哲理的启迪。运用警策归升法除了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言之有物的叙述、描写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写好警策句,因为警策句直接体现了文章的主题,警策句的精辟与否影响着主题的深刻程度,决定着文章的优劣。警策句以有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独特感受又具有普遍意义为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