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些生离死别的事,我也为他们的遭遇感到难过,但没有流过泪。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了大地震资料,我多次流下了揪心的泪水。在几天的时间里,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开世上,可他们却无能为力。在这几天里,太多太多的爱,感动着国人的心灵,把我们十三亿人的心拧在一起。
在无数的\'画面中,让我最难忘的莫过于孩子们的遭遇。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人,他们一张张充满幼稚的面孔,此刻却被大面积倒塌的校舍掩埋了。我也是个孩子,都会玩耍,都有天真的笑容,本该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却都在瞬间消失了,成了他们亲人的最痛苦、最难过的回忆。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为表达对四川遇难同胞的哀悼,5月19日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这次天灾,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知道了该如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我明白了在灾难面前,在以后的生活中,该如何热爱我们的国家。
除了以有限的捐赠,去表达我们的泪水和痛心,还能做些什么呢?把这段铭心的画面刻入我的文字里,来表达我的情感。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让它成为我心底的往事,化为我脑子里抹不去的回忆。
这是一部2016年拍摄的丹麦电影,之所以在很久没写影评之后,想要就这部电影表达一点想法,是因为我觉得这电影不好,而同时很多人觉得它很好,也就是说我对这部电影和很多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才有了表达的愿望。当然,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观点来自不同的角度,也应该是生活之常态,而这部在我看来非典型的北欧电影,引发我去表达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失去亲人的两兄弟在寄宿学校遭遇到暴力与欺凌,一系列的抗争之后,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首先作为电影,我只消看五分钟开头,就可以知道两个小时的情节发展与最后的结局,其间每个角色在他第一次出现的一张脸上就把整个角色的轨迹演进完全显露,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这是无聊的部分,不过其实现实中的无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往往很多无聊是必须要予以泰然处之的。引起我第一层不喜欢的,是电影传达的简单价值判断,这就需要阐明一些我的立场。我觉得复杂是任何判断的基础,人性、生活,甚至细微到现实的某个断面,都是不能做出断言式判断的,是非善恶之类仅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对某一不断变化事物的短暂评判。任何简单的判断都是值得怀疑的,就如同电影所传达的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如果每个人都被确定的分配给好人与坏人的位置,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当坏人,坏人就完全失去了被理解的可能,而没有沟通与理解,正是所有暴力得以孕育的土壤。
第二层不喜欢,恰恰是这样一部电影,会有很多人喜欢。另一部与此类似的.韩国电影《熔炉》,高居豆瓣电影Top250第20位,人们对弱者的遭遇表达放大且不负责任的同情,希望看到正义的伸张,或者也可以称作复仇的即时生效。类似情感的泛滥与无可厚非,正是这个时代的重疾之一。煽情无处不在,而往往缺乏理智基础支撑的感情只能沦为维持时间很短的生物电波效应,追求速度是很多人的愿望,这速度涵盖了生活的很多方面,有身体的速度,也有情感的速度。如此短暂又高频的情感刺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本应深沉细腻的情感体验逐渐麻木。
第三层不喜欢,涉及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电影中的苦难具有明确的指向,也有明确又单一的摆脱之道。似乎离开寄宿学校,兄弟二人的苦难就会终结,这是如此幼稚。生命并没有人们所赋予的太多意义,而苦难更是几乎会伴随整个生命历程的,在巨大的空洞面前,个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才是真相。也许我这样的看法是偏执与悲观的,但如果一个人喜欢的文学作品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人性的枷锁》,是《玻璃球游戏》,是《日瓦戈医生》,那么他可能就会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
挺久时间没有写影评,并不是没有在坚持看电影,(刚刚看的电影《狗镇》,这样的电影才可称典型的北欧电影吧)只是很多时候由电影引出的情感与思绪会被自己渐渐归类,只有某一类东西积累到足够充盈的时候,才会有想表达的愿望。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加,电影所能带来感触的频率自然下降。但一如生活本身,在平静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才是点滴铸成自我的时光。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星期五放学。一下校车,我们几个小伙伴便撒开腿朝我家飞奔,动画片《神兵小将》就要开始了。地上的落叶被我们吓得四处逃窜,路上的行人也不得不侧身躲让。寒风呼呼地刮着,我们身上的双肩包“吧嗒吧嗒”作响,跑到楼下,我们已是满头大汗。上了电梯,我一眼看见电梯中间有一块黄橙橙的东西,“小心!”我提醒着大家。“这是什么呢?”我们都不仅好奇地趴在地上观看。“是不是小孩拉的屎?”沁沁皱着眉头说。“不像,应该是谁把鸡蛋打碎了!”“对对!”大家一致赞同,于是我们如释重负地站起身,贴着电梯四壁站好,一边欣赏着新贴出来的广告,一边议论着即将开始的《神兵小将》。电梯停在了六楼,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妹妹上了电梯。“这不是正在小区幼儿园上中班的妞妞吗?”显然她也看到了地上的东西,伸出小手边指边问:“这是什么”阿姨看了看说:“应该是鸡蛋黄!”说完便从包里取出纸巾,蹲在地上擦起来。“妈妈,我也要擦。”妞妞接过妈妈递过来的纸巾也蹲在地上一下一下地使劲擦起来。望着小女孩红扑扑的小脸上认真的表情,我们几个无地自容,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今天这件事让我一直忘不了。我不禁想起最近刚学过的课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可能是因为看过《素媛》《熔炉》的原因,感觉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的震撼人心,故事的背后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俩个主人公有了新的生活,最后奔跑的男孩前面是大道,旁边是绿油油的大树,跑向了美好的人生。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是其中也加入一些浪漫色彩反而有点失真。看豆瓣评论,很多人提到了杨永信(提倡点击疗法第一人,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在发生这这么一些事情吧。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校长的家长,口口声声的说是在为了孩子好,麻痹了一些东西。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难忘的事,但有一件事情,令我至今难忘。那天,上完美术课,我像往常一样坐在自行车上和爸爸一块回家。当时正是冬天,路人行色匆匆,爸爸也加快了汽车的速度。我坐在后面想着妈妈会给我做什么好吃的。一时高兴,竟然忘了自己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双脚情不自禁地一踢,只听“咔嚓”一声,“哎呀!”“痛!”我的脚被卡在自行车后轮的两根钢丝里。爸爸停下车,一看我的脚被夹着都扭曲得变了形,拔也拔不出来。爸爸也急了他用双手意图拉开三脚架想把我的脚拔出来。可他一动,我的脚就更痛了。我不停地叫喊,我的脚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爸爸一下没了办法,看我这样痛苦,想求救“120”,可不巧,他今天竟然没有带手机。就在这时,从远处驶过来一辆摩托车。那叔叔看见我们这种情形,立刻从车斗中拿出一把老虎钳,“砰”的一声,叔叔把夹着我的脚的一根钢丝钳断了。那一刻,我的\'脚一下子得了解放。爸爸高兴地说:“谢谢啊!”叔叔微笑地说:“没什么,没什么,快下来走走,看夹坏了吗?”我跳下车来,走了几步,虽然有些痛却不要紧。叔叔看我没有什么大碍便走了。望着叔叔远去的身影,我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件事虽小,但是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