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
有的同学在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不感人,主要原因是叙述的事件不够真实。只有真实的事件,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引起读者共鸣。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蔡芸芝老师就是实有其人,文中所叙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此,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才能不时被这些事所感染。叙述第一件事“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后,作者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这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的感情就显得非常真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的时候,也可以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即生活中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过或将来会发生,也非凭空编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即是如此。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这些地方的学校改学德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
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动人?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父亲几次“背影”的细节,尤其是为“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细节,作了细致的描绘。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对父亲外貌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拳拳之心,和父亲不顾年迈亲自为儿子买橘子的深沉的爱。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动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抓住这些细节作精心描绘,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总是不可分割的。有时候我们只要把景物描绘出来,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现出来了。如鲁迅的《故乡》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几句深冬荒凉景色的描写,就将“我”悲凉的心情融入了其中。
此外,还可以融情于事,即在事件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第一次来长荡湖,是夜。没错,渔火点亮了湖岸的我,影子躺在石板路上,是小憩,亦或沉睡?
走在灯火辉煌的黛青石板路上,月亮,江火月光相映成趣。
这就是长荡湖的“洮湖夜月”吗?太阳的落下,意味着清月的升起,生生不息,让光亮总能温暖着我们,无论是昼,还是夜。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此吗?中华万古文化的传承,包括这古朴浓郁的湖,也是从世纪的手中传递到了现在。
我,坐在岸边,思忖着真理……
沉默间,一片落叶飘零在我的手心上,上面书写着生命的'斑驳与沧桑,归根之际,又不经意间扰动了我的心绪。我将它放回,它依然选择了树根——明年的树会更加茂密吧?
生命的传承,演绎着新的绚丽多彩。新生之诞,必然庆贺,可百年世纪之后,世纪的召书会告诉你:“黑夜与黎明,那是瞬间的跨越。”这是宿命,无人能改变。
而你不同!长荡湖啊,世纪在你的舶船上镌刻下了流年的痕迹,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你那源远流长的历程,谁能画出起点和终点?
月亮升起,银光在石间如流水般浮动,倒映着湖上归航的渔船。萧萧苇叶,是谁在与自然对话?
我拜访了当地一位干了二十多年老本行儿的渔夫。他粗拙的语言,谦逊的本性和那一双见证岁月的手,是在与自然对话吗?这儿朴实的渔夫,于自然接触久了,自是一身清新朴质。他送我两条鱼,说:“受了那么多年老天爷的恩惠啊!”
于是,我刹那间觉得那颗虔诚肃穆的心,正在朝觐拜谒这自然。
《金坛悬志》尝云:“长荡湖,一斛水中半斛鱼。”我们在享用食物之时,必定能听到自然与你的对话。
置身于此,俨如那隐居之士,不受城市喧嚣的打扰,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汲汲于名利,甘做闲云野鹤。正如那句话:ldqu
o;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
自然的声音,打开了你的心扉,交流着心事。对于真实的自然,你无需斟言酌词,只要放开心怀,卸下包袱,自由倾诉。
也许,她不会用可感的语言回答你,但你自己也能从中发现真谛。
挥撒罨网之间,心神得以豁然,愁苦得以解脱,矛盾得以释怀。
也许就因为这样,所以长荡湖的居民才纯朴至极,大度至极。
月光流动在湖面上,远方传来你的呼唤,自然,“凭你一生的高洁,你的声音会飘荡得更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