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台湾的历史,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辉煌时刻。实际上,大陆移民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开发,却是从颜思齐开始的。颜思齐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结拜大哥,连横的《台湾通史》将颜思齐列为“开台第一人”。
明朝末年,海澄县青礁村人颜思齐,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并精通武艺。但是有一天,好打抱不平的颜思齐因为***了官宦人家的仆人而被追***,不得不逃亡日本平户。
公元1624年,在同伴的建议下,颜思齐带领船队来到台湾,开始了他与台湾的不解之缘。
他们在台湾驻扎之后,招募漳州、泉州一带的移民三千多人前往台湾开拓荒地,开启了大规模开发台湾的序幕,并从大陆带去丰富的文化和技术,一起书写着台湾历史的演进、发展与繁荣,颜思齐因此被称为“开台圣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好一首《归园田居》,好一个视功利为粪土的陶渊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最高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生命与道义是可以兼得的。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听来豪迈雄壮的成语对后世的影响颇深——舍生取义。可在我看来,活着与坚守道义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拮抗关系。相反的,正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拥抱生命,才能创造出如此宏伟并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事实上,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辉煌博大的道义,生命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存在价值。
生命的道义可融汇世间所有人文道义。试想一下,假如孟子在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自负之论前就已经为世间各种乱七八糟良莠不齐的道义燃尽生命之火,或者仅是为著出这一宏篇巨论、旷世绝文就献上生命的权杖,最终也只能成一个被世人取笑为只管讲义不顾死活的愣头小子。中国古代的传教者们,大多有一个弊病。他们自负地以为自己早已参透万物之道,整日狂妄地试图将自己的一切思想架凌于生命之上。他们喜欢对社会指指点点,喜欢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出发、行动。他们将自己这些繁琐忸怩的思想称为道义,认为它们已经超然物外,却从未想过,道义之传,必需生命之存。
有这么一个传说,世间有一种鸟,一生只歌唱一次,就是当它将自己的身体用最长最尖锐的荆棘刺穿之时。那歌声能穿破苍穹让上帝微笑,因为付出了撕开生命的代价。无数人为这一傻鸟传说动容、泪落,认为那濒死前的一声悲鸣即是鸟生命价值的体现。然而,鸟的存在仅仅就只是为了那微弱的几声啼鸣么?不会啼鸣或是啼叫声不能令人赏心悦耳的鸟就是毫无意义的么?鸟就真的不能有除被人类重视以外的理想了么?生命赋予了万事万物生机与力量,再由这些力量衍生出分枝,形成系统与文明。不为何而生,生就是生,生即价值,不需要人类再绞尽脑汁地为它寻求所谓的存在意义,大自然宽宏博爱,你真的不必再去斤斤计较。
道义是因生命的蓬勃而显得光彩斑斓,你若是还想在生命与道义之间画上小于符号,牺牲这世间唯一属于你的力量去满足你泛滥成灾的***,甚至贪婪到妄图让神与你说话,嗨,脑子坏掉了吧!
察一叶可见春秋,观滴水可知沧海。
天涯一归鸿,让人顿觉天已转暖。瓶中水成冰,令人感叹天下之寒。大千世界,一花一草,就是有着这样奇妙的联系。一片看似平常的沼泽,也许正是江河的源头;一排细不可辨的蝇头小楷,也许写就的正是一部辉煌史书;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正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处不可随便,是因为谁也无法预知火箭发射失败是哪个小数点的错误;细节决定成败,是因为我们都知道蝴蝶振翅足以引起龙卷风暴。
一朵娇艳玫瑰花,可能只因为尖锐小刺误伤人手,就让一段爱情佳话烟消云散。
一个光洁似无瑕的鸡蛋,可能只因为一道小缝,就让污秽进入其中,臭不可闻。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是一句舶来语,其实中国人有自己的语言:沧海一粟。内涵无限扩大,外延无限浓缩,其实有限和无限就没有什么不同。
一锤可定音,一针可见血。一个细节,可定格人生永恒。那一串丢失的项链,彻底改变了玛蒂尔德的命运,也让我们至今仍对她度过的是贪慕虚荣自食其果还是脱胎换骨自强自尊的一生争论不休。一个细节,可道尽人生沧桑。那一个滴着血的馒头,完全扼***了无数人的良知,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笔下那铁屋子里先醒者的无尽悲凉。
历史已经证明,宋太祖的那一杯薄酒,在解除大将兵权的同时,也带来宋朝重文轻武,国力孱弱,任人欺凌的沧桑数百年。一杯酒,映出一个衰落帝国的背影。
历史已经证明,60年前的卢沟桥上的那一声枪响,在彻底打破和平假象的同时,也带给两国至今无法完全散尽的硝烟。一声枪响,是敲醒中华民族莫忘国耻的永恒警钟。
历史也终将证明,半个世纪后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一次握手,带来的将会是两岸永远的春天故事。那即将赴台的憨态熊猫“团团圆圆”,也许带去的就是那一缕春之将至的气息。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正是:管中窥豹,见一斑而可知全身。
宇宙纵是无垠,星球却是个个可数;太阳纵是光芒万丈,但我们能分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睹一蕊而晓春将至,于细微处可见精神。
宝岛拓荒者的代表人物颜思齐,被誉为“开拓台湾的第一人”、“开台王”。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为台湾历史人物列传以“以思齐为首”,当属实至名归。
感谢历史人物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的创作者们,以颜思齐的故事讲述大航海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纪录片以翔实的历史材料,娴熟的雕刻技艺,在台湾历史人物的画廊里竖起了“开台王”颜思齐的塑像。使四百多年前,那位纵横台湾海峡,拓展海上贸易,征召闽南移民,拓垦荒山野岭,建立“海上帝国”的英雄栩栩如生地屹立在我们面前。
万事起头难,立足更艰辛。初涉台湾,人地两生,摆在颜思齐面前的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心怀敌意的台湾少数民族 ,荷兰入侵者的挑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颜思齐和他的伙伴们以闽南人特有的勇气和智慧迎接了一个又一个严峻的挑战。他们用善意和真诚化解与台湾少数民族的矛盾,以先进的耕作技术给他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快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的一片赤诚终于赢得了信任,得到了回报,他们与台湾少数民族水乳交融的关系终于建立起来了。
颜思齐的事功起步于垦荒。纪录片把他站稳脚跟后,大规模垦荒浓墨重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解决垦荒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难,他派在日本结识的从事中日贸易的晋江船主杨天生,以鼓励垦荒的优惠条件,招募了三千闽南同胞来到台湾。正是这一大规模垦殖行动,提高台湾的耕作水平,对台湾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奠定了颜思齐大规模组织大陆垦民赴台垦殖的第一人的地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