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也许错有大小之分,在有的人眼里这大小区别就在于是否触犯了法律。那么,在面临大大小小一个个深渊时,如果你走回来,究其原因到底是被道德拉了回来,怕受到良心、舆论的谴责;还是始终害怕法律制裁的你,被那严重的后果拦截在了错误之外?
我认为:道德是第一道防线,在大多数人的身上,道德往往充当了抵御之军,防止了“细菌”的侵蚀,使他们远离罪恶之源。在道德背后,法律又作为强劲的后备军。一旦道德约束被冲破,就全靠他了。但只要有一些良知,是完全可以避开祸端的。
人心难测,道德永恒,法律无情。所谓道德,是一杆用来衡量做人标准的秤。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道德似乎更甚于法律的威严。人言可畏,违背道德的人往往无地自容,这同样更使道德成了人们心中坚实的护栏。
道德时常告诉人们: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在世,即使不能贡献于社会,也不能惟利是图、见利忘义,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困难时,道德劝告人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盛时,道德又忠告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些之所以会犯法的人,首先是因为他们把自己从集体中分离了出来,没有了对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心,不能约束自己。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一部法律,它制裁了人们心中的贪婪之心;法律是他的助手,它进一步把罪恶之心扼***在摇篮里。总之,为人处事,要先对得起良心,首先要想到是否伤害了别人、社会、国家的.利益。做人要讲道德!
每个人都会成长,都会长大,对往日成长所留下的足迹也是依依不舍。——题记
七岁的窗口
打开七岁的窗口,依稀还记得七岁那年贴,过新年时的场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那时的自我亦然纯真,不懂那人间的险恶,只明白开心的时候就应哈哈大笑,悲哀时就就应哭啼不止。而此刻那个以前只会把表情清楚的表此刻脸上的自我,现如今到哪里去了呢?七岁,一个快乐的童年,却被遗失在成长的岁月中。
十岁的
关掉七岁的窗口,打开十岁的日记。笔迹依稀能够看出来,但却还能够想起自我的十岁那年的喜悦。六一儿童节、生日都在同一天度过。自我却乐得合不拢嘴,却不知这也不好,因为算起来只能收到一份礼物。而那时的自我就应也算的上纯真吧。儿时的自我总是不以为然,此刻想想还真是可笑呢。
十三岁的自我
合上十岁的日记,再看看十三岁的自我。已然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纯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十三岁,一个能够算的上很好的年龄。的确不可能如同七岁、十岁一般了。成长,真的好残酷,掠夺了自我以前的一切。而自我也只能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成长,将自我当年的那些小完美埋在了回忆里。路人甲始终不懂我成长的故事和伤悲。
成长,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人不经意间就背叛了昔日的完美;成长,是一个虚伪的代名词,让人轻易得就戴上了沉重的面具;成长,是一个只开始却永远不结束的故事,让人很容易就放下了以前,放下了以前的一切,也包括回忆。
成长的故事,很甜很酸很苦很涩很咸很辣很美。
当人类为了发展坚决不突破自身底线时,往往轻易突破大自然的底线。当慷慨付出的大自然忍无可忍时,它将给人类一些教训,而人类也必须树立起对大自然的防线了……
前不久的全球气候大会让我们看到人们已渐渐重视环境保护,但是新闻报道中说,许多发达国家无法承诺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以达到公约的标准。他们毫不让步,坚持不突破底线,是为了一己私利,是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难道他们还没意识到:当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地球会“生病”,病症有: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产生不利于人类发展的因素。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每天我们都要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因为出门时说不定会碰上地震,如果幸运的话,你可以在裂缝里求生,若是不幸的话,倒塌的高楼大厦将直接成为你的棺盖。要是住在海边,你就更需要随时做好葬身鱼腹的准备了,海啸会隔三差五地来拜访,有时开走一辆车,有时带走一些人,生气的时候会把主人家都摧毁掉。若气候继续恶化下去,天气预报已毫无必要,变天成了家常便饭,一天之内你可以度过无数次春夏秋冬。臭氧层像碎玻璃支离破碎,薄得像一片蝉翼。阳光肆无忌惮地放射强大的光芒,紫外线无处不在,世界上的一切细菌都无处可藏得被赶尽***绝,同时水大量蒸发,大地渐渐被沙覆盖,动植物濒临灭绝,人类也苟延残喘。当南北极的冰融化殆尽时,全球海平面好似向茶杯里倒水时的水位那样迅速地上升,当海水环游了世界最后合为一体,地球将成为真正的“水球”。
大自然是生命的创造者。她为一切生命无私地提供最好的生存环境,但她千辛万苦孕育出的“孩子”,不仅不求回报,还故意伤害她,令她伤心至极。她要给“孩子们”上一堂课,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即将突破她的底线。于是人类身边的伙伴——动植物渐渐减少,天气日趋异常……我们虽已倡导保护环境,但仍未尽最大的努力:乱扔垃圾、滥砍滥伐、践踏草坪等行为仍未停止。
我想:当人类不得不树立起对大自然的防线时,为时已晚。因此,我们不应为了维护自己的底线而破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底线,不应树立对我们亲爱的大自然“母亲”的防线。让我们维护大自然的底线,卸下我们的防线吧!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广告词――因为它虽精短,却包含了很深的哲理。
风景无处不在,因为它就融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眼中的风景不需要雍容华贵,也不需要富丽堂皇,它可以是朴实的、善良的,在我眼中,晴天是一种风景,雨天也是一种风景。在晴天,我们可以沐浴在阳光下,贴近大自然的怀抱;在雨天,我们可以坐在窗口,看着窗外的风景,让思绪飞驰在千里之外,让心灵洗去忧郁,留下快乐,洗去灰尘,留下纯洁。
我眼中的风景不要多么的宏伟壮观,也无需中外驰名,它可以是清新的、自然的,在我眼中,一片不大的草地便是足以令我高兴的风景,我可以贪婪地吸着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漫步在浅浅的草丛中,我喜欢裤脚被露水沾湿的感觉,我虽然不能象奶牛一样品尝青草的滋味,但我可以在草地上香香地睡上一觉,让大自然在梦中尽情的舒展;在我眼中,一株娇弱的兰花胜过那些名山大川,佛祖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可以嗅着淡淡的花香,听着花开花落的声音,用心来感受一切,我要与兰花一起分享花开的喜悦,感受花谢的壮丽;我要折下一支,献给心爱的人,献给我的母亲,让她们和我一起分享发现风景的快乐。
我眼中的风景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柔情似水,没有悲伤离合的动人情节,也不是波澜不惊的平静,我眼中的风景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是“我欲与君相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眼中的风景是夸父、精卫、愚公的执着,是牛顿、爱因斯坦的智慧,是特洛伊、古罗马战争的热血沸腾,血脉喷张……
我是一个善于发现风景的人,我可以为我所发现的风景欢、乐、喜、悲,风景可以不同但看风景的平和心态是相同的,我眼中的风景总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绚丽多彩……
我眼中的风景,正如一首歌词所表达――“你是那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来为你爱我不顾一切,熄灭我将永不能再回来……”
羽毛球赛场上有需要盯紧的底线,人生赛场上也有需要盯住的底线,球出界了,丢掉一分可以拼回来,做人做事超过了底线,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挽回,失去了底线,你就失去了自己,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守住人生,守住自我,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持。
坚守宽容和气度,才能避免宽容变成纵容。宽容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但是宽容也是有底线的,宽容的底线是对方真诚的请罪。战国时,廉颇、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为功大拜为上卿,位列廉颇纸上。廉颇不服,不时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
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羞愧,就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蔺相如见此,便宽恕了他。与负荆请罪相反,还记得社会上不时穿出的违章开车撞交警的事吗?这些人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却又不知悔改,反而更加嚣张,异彩油门撞开交警,逃之夭夭,错上加错,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也超越了我们所能宽恕他们的最低底线,如果宽容他们,不仅不会让他们认罪悔悟,反而会助长违法犯罪的气焰,增加危害社会治安的蛀虫,此时的宽容就成了纵容。
坚守原则的底线,做人做事方可无愧于心无愧天地,做人当有原则,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跨过原则的底线,学界泰斗蔡云培一生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为学问而学问,纯粹地办教育,不带一点政治功利色彩,这都是他的办学原则。因此,当北京大学生为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的请愿而罢,暴力反抗曹汝霖时,他毅然决定辞职离开北大,像以往多次一样。有人认为,他这是软弱无能,遇见困难就退缩,但实际上,他是在坚守原则的底线,即便被人质疑,被人歧视,他也不曾妥协退让,不后退到底线之外。坚守住底线,蔡元培才获得了别人的尊严,才成为奠定中国高等教育基础的先生。
历史上坚守底线的人物已远去,回看当代社会,只有多少纯真善良的人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媒体频繁爆出的潜规则、食品安全事件已经答出了我们不希望听到的答案。有人认为底线只不过是一条“线”,跨过去还能跨回来,但是有些底线对面是万丈深渊,跨过去就会坠入其中,难以再退回来,所以,守住自己的底线,无愧于天地,无悔于人生。
午后,满院萦绕着青梅酒的香味。一人慵懒的倚在门旁,一袭白衣,三千青丝,阳光斜斜地照在他身上,为他披上一层金色光辉。时间,就在那刻静止。
那便是我与隋炀帝杨广的初见,而我是他的妻——萧皇后。
那时的他还只是个王爷,满腹经纶,谋略惊人,日日捧着兵书,他充满野心,日日想着皇位。
我相信他的能力,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改立太子的消息很突然,因为太子近日并无过错,怎么……“萧妃,我离皇位又近一步了!”他眼里是从未有过的光芒,明媚的笑颜直击人心,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我所有的思虑都在那瞬间烟消云散。
如果我那时能再想想就好了,如果我能劝劝他,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
月儿孤零零的挂在天空中,惨白的月光洒满大地,星星被乌云遮盖,偶有几声乌鸦叫划破夜空。杨广还没回来,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我隐隐有些不安,站在窗前一次又一次的眺望。
“皇上驾崩了——!”
我的心猛地一颤,用手紧抓着窗沿,杨广,是你吗?
公元605年,杨广即位,为隋炀帝,改年号为大业。
我为他换上龙袍,明晃晃的黄色让我睁不开眼,他仍然意气风发,我却再也找不回往日的欣喜。
“皇后不高兴?”他抚着我的发丝。
“高兴,挺高兴的。”我勉强挤出笑容,下意识地想躲开。
造运河,修长城,征四方,幸而,他登基后做了许多好事。七月下江南,我看到的是一派安乐祥和,百姓欢歌之景。
“便是始皇帝也不曾有我这般风光吧!”,他看向他的民众,满眼骄傲,将酒倒入江中。
可我没想到起义来得如此之快,瓦岗寨李密起义,黄巾军揭竿而起,接二连三的起义,臣子的背叛,民众的唾弃……终于,那个意气风发的王爷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满眼血丝,头发凌乱的皇上。
“我不懂!萧后,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一杯接一杯的灌着酒,倒在我怀中。后来他被宇文家族取了性命,李渊建立了唐朝。
而我终是懂了。
他曾陷害兄长,弑父篡位,宫中人都看在眼里,他违反了道德底线;修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知多少家庭失去了父亲、儿子,战争连连扰乱了民众生活,他一次又一次地触碰了子民的底线。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杨广啊,你可懂得了这个道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