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防溺水作文怎么写400字左右完整的)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防溺水作文怎么写400字左右完整的)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4-11-06 11:47:50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防溺水作文怎么写400字左右完整的)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一】

水是生命之源,大家心知肚明。可是若不加以防范,它随时有可能吞噬你的生命,这便是大家口中的“溺水”。

最近,我看了张兰萍老师直播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家长会。其中重点讲了青少年儿童对溺水事故的防患措施与自救措施,还包括几项让人心有余悸的溺水事故。20xx年3月10日某地三名十四五岁的男孩到河边玩,发现河边有一个废弃的木筏,其中两个孩子乘坐木筏划到河中间时悲剧发生,木筏发生侧翻两人溺水身亡。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让我不禁产生一种后怕的心理。

20xx年3月12日,某地一男子不慎坠落河中,同行朋友施救也落入水中,路过的五名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链进行救援,不幸的是大学生何某、罗某不慎坠河溺亡。多么可怕啊!两条含苞待放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他们的家人该是多么悲痛,伤心欲绝啊!我不禁感叹万千。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我们应警钟长鸣,更何况我们是小学生,防患意识低,对新鲜事物好奇,就更应懂得如何防患、自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危险中脱离。因此,我在这里向同学们捉倡我的观点:

一、从现在起,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参加有溺水隐患的活动。

二、不能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擅自到不安全的水域游泳。

三、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求救,让大人来救援并拨打120,将可飘浮物:救生圈、泡沫板、木板抛给溺水者。

四、在家长的陪同下应去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做十多分钟的热身运动再下水,防止溺水事做发生。

生命只有一次,它不像钱财,能失而复得;也不像野草,能随时复生。失去了生命也就等于失去了你目前拥有的一切,让你所有努力全都付之东流。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让我们行动起来,我们是祖国的下一代,不要再让溺水的悲剧发生,还他一个阳光灿烂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二】

春去夏来,夏日将至,酷热当道,去暑消热四大法宝:西瓜、游泳、风扇、空调,样样有效。其中至宝,当选游泳,需注意:预防溺水,尤其重要。

的确,随着日平均气温的逐步升高,愈来愈多的人难耐酷暑的烤炙,纷纷选择各种避暑消热的休闲娱乐方式,游泳便是其中一项,并且深受初中生的喜爱。但由于初中生普遍缺乏与游泳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给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造成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由此可见,学习掌握游泳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已迫不及待。

溺水事件的发生,主观方面当然是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客观方面也无外乎不会游泳,单独活动。游泳时间过长,感到疲倦。在水中感到不适,如抽筋、胸闷等。盲目游入深水区。

因此,要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不仅要提高游泳的安全意识,更要做到未经家长、老师的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游泳前要做好游泳准备操。游泳时遇抽筋要大声呼救。发现溺水者,要抛给竹竿并电话报警。将溺水者救上岸要按压胸部或人工呼吸。饭后一小时才选择游泳,忌饭后饱腹或空腹。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注意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三】

俗话说水火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悄悄的走了,又一个夏天来临了。进入夏季的五月至九月是溺水事件的高峰期,是中小学学生溺水事件频频发生的时期。如果一不小心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离我们而去。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每年的夏天平均每天有70个左右的宝贵生命因溺水事件而死亡。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钟。珍惜生命,预防溺水迫在眉睫。

珍惜生命,预防溺水的工作重于泰山。每年夏季溺水事件的频泛发生值得我们每个人的深思。纵观一次次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既有防溺水设施的缺位、漏位,也有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缺泛。特别是紧急情况发生时自我保护、自我救生的方法缺失。防患于未燃,防溺水安全重在一个防字,重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中小学学生的防溺水技能。学校应加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要通过观看幻灯片,参观图片展,以事实说话,让广大中小学生对防溺水有一种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从而牢记在心中,铭记在心中。当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号召学校、家庭、社会都来重视做好防溺水工作。建议各级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河、塘、溪竖立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这样才能让溺水事故减少发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防涨水安全的意识和技能。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学生除在校学习外,很多业余时间都在家庭渡过,而溺水事件集中发生时段也是在节假日和暑假之中。原因是有些家长的监管不到位,等到事情发生,后悔晚已。家长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自己子女的监管,时时教育和提醒他们远离水患。让每个孩子在一百五十天中安全度过。

溺水猛于虎。当我们面对频发的溺水事件时,我们不应该只扼腕叹息,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让溺水远离我们,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四】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有时是温柔的,时时刻刻沐浴着人类和万物的成长;它有时又是残酷的,稍有不慎,就会夺走一个个幼小的宝贵生命。每当夏季来临之际,溺水事件就会常常发生,能经常看见一个个儿童在水中玩耍嬉戏,可一下不小心就会造成严重的溺水事件。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儿童不可计数。如:20——年6月25日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日子,一个叫小明的13岁男孩因为溺水而永别了这个美好的世界。那一天,天气特别炎热,他和两个同伴一起去小溪里游泳解暑,起先大家都在浅水区里游,渐渐地,水性很好的小明放松了警惕,他兴奋地往深水区游去。没过几分钟,小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等伙伴们爬上岸来,四处寻找,大声呼唤时,再也听不到小明的回应声,再也找不到小明那宝贵的生命。后来,同伴们报了警,才找到了小明的尸体,小明因溺水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每年的五月至九月是溺水事件的高峰期,我们一定要把防溺水时时刻刻牢记在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的安全。

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份的150天的高峰期中,父母、老师时时讲防溺水,可又有几个人真正的做到防溺水了呢?防溺水必须掌握很多的知识:

1、必须在父母或监护人的带领下才能到溪里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或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如: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仅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同学们夏季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牢记防水知识。

小明的溺水事件,告诉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敲响防溺水警钟,只有时时刻刻敲响防溺水的警钟,才能做到安全游泳、安全洗澡。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入防溺水的队伍吧。

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有时它会用狮子般的大口吞噬着无数儿童的生命……说到这,我又想起了老师的叮咛,父母的嘱咐,不禁发出呼吁:防溺水真的很重要!

2024年预防溺水作文怎么写【五】

春夏秋冬,年年有。炎热的夏天又到了,此时此刻,同学们都想找个凉快的地方去避避暑。于是,有的同学马上就想到了去水库或去溪边游泳,但是,有的同学却不知道水到底有多深,就冒昧的下去游泳了。而游泳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每年一到夏天,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游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告诫大家:没有成年人的陪同下千万不要去游泳。牢牢记住:防溺水永驻我心。

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去年的4月26日,在安徽省辰溪河里发生了一起学生溺水事件,5名小学生结伴到辰溪河边游玩,其中1名五年级女生在河边洗手时,因为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所以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的同学,结果这5名同学都不幸坠入水中,溺水身亡。5条宝贵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他们的生命就如含苞欲放的荷花,前程无限,然而却被无情的河水所吞噬,难道不令人痛心吗?同学们,请牢牢记住:防溺水永驻我心。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的身边的确有过这样残酷的实例。据省教育厅去年的统计,溺水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20xx年永济县的学生非正常死亡20人,其中溺水死亡的就达13人。正因为有了这些惨痛的例子,我希望全体同学做到“五不”承诺: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而在游泳之前,学习一些预防溺水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她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像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人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悲伤。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为祖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防溺水永驻我心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