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青春,是酸涩的青苹果,承载着我们无忧无虑的记忆。即使有些事,已经好久不曾重演,我却依旧记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种记忆,挥之不去。
记得爷爷最爱吃馒头,奶奶一年要不停地做馒头。当那蒸气慢慢地向上钻,跑到天花板上时,烟雾笼罩了整个厨房,也在我的牙缝间穿梭。往往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奶奶会把做馒头剩下的已经发酵的面团放在桌上,拿擀面杖来来回回地抚平,然后改大刀切成长条,最后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旁边的火烧得很旺,水咕咕地冒泡了,奶奶把一大把面洒下去,拿勺子来回搅几下。最后不紧不慢地盖上锅盖。往往这个时候,我便会踮着脚,拼命盯着锅沿,想看面什么时候能熟。
当我专心致志等的时候,奶奶已准备好配料,麻利地掀开锅盖,依次丢进配料,再淋入麻油,放入香菜。一股好闻的面香立刻钻入我的鼻底。不等奶奶说,我便飞快地坐到椅子上,拿好了筷子。奶奶见我这样总是先慈祥地笑一下,然后吩咐我慢点吃。我哪里听得进去,张开嘴就往里送,立刻我舌尖都麻了。那面条刚碰到舌尖,一点微微的辣和酸便在口腔是跳起了双人舞,它们陶醉了味蕾,伴着麻油的香味,蔓延到我的全身,我抱着碗“呼呼”地往下灌。当时的我狼吞虎咽,哪里顾得去仔细品尝。
也许是看到我对面条是如此地痴迷,后来妈妈也学会了制作馒头与宽面。每天早上我才起床,厨房里早已是热气腾腾。等我洗刷出来,一笼还冒着热气的馒头便早已经端放在桌面上。尤其是那一碗碗的宽面,虽然从来都是不变的美味,但上面的佳肴却天天不同,有时上面盛一个鸡蛋,有时上面放几片青菜,一看到,便会顿时便激起我的食欲。
一碗面条,早已不只是填饱肚子的美食,而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透过那舌尖上的美味,总会有一种温情悄悄地进入我的心房。
曾经为了看看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能为身边的同学们做些什么,我选择了加入团学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依旧记得孙中山的一句话:一个年轻人,如果你有千万人的能力,那你的心就应该为千万人服务,如果你有亿万人的能力,那你的心就应该为亿万人服务。虽然至少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万人敌,不过我一直在进行自我培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开拓型人才,成就卓越的人生。
现在也是时候总结一下一年来在团学会的工作经验了。一年来我很乐意在组织部里做干事工作,因为在组织部的工作内容涉及各种团类活动和各种评优评奖,自己又是个正直又乐意与优秀的人打交道的人,当然喜欢,当然乐意干,为荣誉而战,豪气自然生。
豪气生于组织策划和开阔的眼界。在组织部里工作,自己的组织策划的能力提高了,同时为了办好团类活动,更加关注国内外大事了。当然很多时候策划并不由自己出,但每次开展活动之前,我都会自个认真想想如何策划有创新,能让各部室更好地合作。然后与部长或其他干事的比较比较,如此来判断自己策划得怎样,其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间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策划不好活动的'。真正关注国内外大事,分析时势,有助于消去迷茫感,更有助于开阔眼界、调整姿态迎接未来。
豪气生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组织自己部的活动或协助其他部室的活动,时时需要大家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活动顺利地开展,充分的交流有助于扫除工作中先知的一些障碍,合理的分工合作能降低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发生。而面对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冷静对待,理性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方法解决它。或是向领导询问意见来解决它。活动的如期举行,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平衡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豪气生于更深的自我认识和淡泊的明志。组织部的工作内容很多与评优评奖有关,在这里能知道很多优秀的人,他们能给我们无限的正能量。而确有一些人表面看起来很优秀,其实徒有虚名,不值一提。所以在工作中也学会了如何看人,如何向真正的优秀者学习,与他们交友。一句话,很多荣誉,该是自己的跑不了,不该是自己的,送来也不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人。
其实,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为我系团总支同时评为院和市优秀团总支出了一点微薄之力,及团学会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分会,身为其中一员而感到自豪。由衷希望团学会能越办越好,自己能成功蜕变。充分发挥出主意和用人才的本事,创立一个更有品牌更有效率的平台,惠及广大的机械学子。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熟悉各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情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不但做好大中型活动,而且支持相关小活动成功举办,给予同学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架好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桥梁,使我系成为其他系的标杆。
组织部:
20xx/12/11
记叙文出彩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学会巧妙而综合地表达。具体而言:
1.“叙”的思路要开阔。要将所叙之事及所写之人写活,除了要有细节上的成功刻画,还得打开思路,学会由此及彼、由今及古及展开联想。如此一来,内容才会呈现充实之美。
2.“叙”的详略要恰当。对于正面描写的内容,得泼墨如云,重点地写;对于侧面或反面叙述的内容,则要惜墨如金,简要衬托。如此安排,才会收到相映生辉的效果。
同样写记叙文, 对初中生与高中生的要求自然不同。初中阶段,注重于记叙要素的训练;高中阶段,则要学会构思曲折精致的情节,运用丰富多彩的表达技巧,表露自我复杂丰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懂得正面描写人物,还得学会从侧面甚至是反面进行迂回地衬托。掌握了下面列两点要求,文章自然会胜人一筹。
1.正面刻画,力求让记叙栩栩如生。一篇成功的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正面进行细腻刻画,不少专家甚至用“一个细节可以救活一篇文章”来强调正面描写的作用。这种细节,是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里所展示的用红笔添改过的讲义,是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里描写父亲越过铁路买回桔子的感人情景。大家或许读过梁实秋的《面条》,文章之所以如此精彩,正是由于那段细腻入微的正面刻画。文章里有这样的片断:“面条由一位厨子供应,他的本事不小。在夏天,他总是打赤膊,拿大块和好了的面团,揉成一长条,提起来拧成麻花形,滴溜溜地转,然后执其两端,上上下下地抖,越抖越长,两臂伸展到无可再伸,就把长长的面条折成双股,双股再拉,拉成四股,四股变成八股,一直拉下去,拉到粗细适度为止。在拉的过程中不时地在撤了干面粉的案子上重重地摔,使粘上干面,免得粘了起来。这样地拉一把面,可供十碗八碗。”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多年,可厨师那一“揉”一“提”、一“拧”一“抖”、一“伸”一“折”的动作,依然是宛如眼前。想一想,如果没有这种栩栩如生的正面描写,作家对面条何来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2.迂回衬托,力求让记叙相映生辉。也许有同学会问,既然细节描写能够救活一篇文章,为何还需要从侧面或反面进行迂回衬托呢?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山色再美,如果千篇一律,难免让人觉得单调。此时,若是引入一些荒山秃岭与之比较,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融入一些溪水,自然更会显出几分生机与活力。也就是说,侧面描写或反面内容,起到的其实是一种衬托作用。有了这些衬托,所写之人物才会呈现出立体感。正如梁实秋的《面条》一文,除了形象地再现了面条的制作过程后,(还从侧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妹妹小时患伤寒,气若游丝地说想吃炸酱面,于是母亲立即做了一小碗,妹妹竟然一两天后霍病便痊愈了,炸酱面的这种“超死回生之效”,作家怎能忘怀!最有意思是的,作家并没有就止打住,在文章收束之时,还写到:“我久已吃不到够标准的炸酱面,酱不对,面不对,面码不对,甚至于醋也不对”,这种反面内容的引入,更加激起了作家对往日那碗炸酱面的无限眷恋。如果缺少了这两个情节,写作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