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骑着摩托车送我去上学,那天下着倾盆大雨,所以地面非常滑。一路上,妈妈还教我上课不要开小差,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听见“砰!”的一声,我和妈妈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原来是因为妈妈开车没有专心,所以和另外一辆摩托车撞在了一起,那位开摩托车的车主没有理会我和妈妈的情况,就自己开车离开了。
我和妈妈倒在地上,由于我和妈妈的雨衣是连起来的,所以,妈妈有几次想扶车起来都不行,妈妈的脸上写满了失望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非常失落、焦急。
雨越来越大,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我和妈妈更加焦虑了。正在这时,突然觉得雨停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青年撑着雨伞帮我们遮住了雨水。顿时我感到了人情的温暖虽然是一位陌生人,但他让我感受到世间的友爱。
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英雄豪杰都有其背后的艰辛。在他们眼中,只有经历过磨难,愈挫愈勇的人才有机会飞上天空。他们将艰难险阻视为激起生命浪花的力量。
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李易安的头上打响。从此以后再没有夫妻比翼共修《金石录》,新婚进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可是,她并没有“为伊消得人憔翠”,也没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是在艰苦的背景下,凭着对另一双翅膀的美好回忆,在人世间单翅飞翔。用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愁,写下了不少佳句名篇,要飘零的南宋活出了一个顽强美丽的易安居士。
无数次徘徊,无数次纠结。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前总会浮现一个目光炯炯、坚毅、果敢的伟男子形象。是放弃尊严还是放弃先父遗愿,在这个左右为难的境地里,司马迁明白他必须跨过这个坎。他跨过了解宫刑之苦,跨过了君王之恨,跨过了亲人之念,用顽强的毅力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记》。
穿过时间的长廊,带着历史有脚印,我看到了种种在艰难困苦之下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用耳朵聆听世界,用灵感之光照亮未来。对于一位音乐家而言,失聪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无疑是一场大雨浇灭了内心音乐的火花。贝多芬丧失了作为音乐家最重要的东西,但他并没有放弃创作,没有放弃他的音乐生涯,而是坚持写曲,音乐的力理支撑起他的整个人生。在无数困难之下谱写出了著名钢琴曲——《命运交响曲》。
舒适的生活,固然令人向往,但是困难总会围绕着我们。正所谓饱经磨难的人生才能谓之完美的人生。这些名人能在如此背景下坚持不懈、奋勇拼搏,我们又为什么不行呢?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永远被自己主宰。它不会被外界因素所牵绊。艰难困苦总会过去,风雨之后会不会有彩虹?这全靠你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幸福或者不幸福的背景下,都要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然后自己掌舵,总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赶紧掏出钱,买了三碗热腾腾的面线。他收了钱,舀了六大匙,放在袋子里,快速且利落的拿给我。脸上绽放着亲切的笑容说:“谢谢,有空再来喔!”这时,住在我隔壁的邻居也来买面线,邻居关心的问他:“老伯,这么晚了,你为何还在卖面线呢?你的家人呢?”老伯说:“唉!我儿子在工作时折断了一只 手,住在医院里等医药费;我孙子读书需要学杂费,我如果不出来赚钱,那该怎么办?”邻居又问:“那你的`媳妇呢?”老阿伯说:“那个媳妇早就受不了,离家出走,去跟其它人结婚生小孩,真的是苦命啊!”邻居听到了,很同情他的遭遇,就拿出二百元塞在他的手中,这时老伯泛着泪光,充满感激的眼神看着这位邻居。
从此之后,不管是早上或夜晚,我都来帮他,有时顺便买几碗面线回家吃。他常对我说:“小弟弟,你真好心,谢谢你的帮忙。”我不好意思的说:“没什么啦!因为“助人为快乐之本”。”站在路口,望着他那瘦小的背影离去,我的心里留下淡淡的惆怅。
他那亲切的背影深刻的印在我心中;他那可怜的身世,令人同情,想到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更让我打从心里体会应该好好珍惜。
在高山峻峭起伏的背景里,每一棵青松更显得坚强挺拔;在大海汹涌澎湃的背景里,每一只海鸥更添英勇无畏;灼灼星辰的背景是那沉沉的暗夜,默默的里程碑的背景是那漫漫长路,高墙院落出生的你没有被囚禁在那扇封建大门的背后,而是以一种崭新的气息渲染着那片时代的背景。
她是上海四十年代的奇迹。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的她却显得冷漠寡情,她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她就是张爱玲。
第一次认识她时,是在初中。那时伴随着读小说的潮流,我开始了解一些作家,而她则是其中一个。当时她的照片被刊登在文学报上,一身旗袍的她显出一种深韵的美。那时的她便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对她小说的了解,像我这样的热衷于她的作品的学生便可随口说出张爱玲的经典语录。
也许今天的我们谈到她时,仅以她文字里的苍凉与苦楚联系自己来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生活带给我们的疼痛。
可我们何曾知道那些作品中的女子,一个个有城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女子正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呢?
我想,她在文坛上的成就和她自己的经历和那个特定的时代有关吧!
她的身世背景也足够让人唏嘘的了。她的祖母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祖父则是清朝重臣张佩纶。这样一个封建家庭长大的她,从小成绩突出,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证,但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她只得转入香港大学读书。在她的童年时代,由于母亲受西方思想的感染,母亲便独自扔下她前往欧洲,她的童年是在父亲的继母的管教下成长的,所以她深知封建时代人人思想被禁锢的社会面貌。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成长,怎么不使她写出那些让人感动的.文字呢?
我依旧这样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