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

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2-18 16:11:20
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

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一】

有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这学期期中测试后,公布语文成绩时我领会到的。

记得那一天,王老师拿着测试卷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下面公布测试成绩。胡栋权九十七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羡慕的目光投向胡栋权。他坐在位子上显得很平静,脸上露出了一微笑。胡栋权在我们班里算得上是个优秀的学生了,无论上课时,还是平时,都是非常认真,得九十七分也是理所当然的,毫不为奇。

孙园,八十四分。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小声议论开了。谁都知道孙园平时的表现。一下课就往操场上跑,上课总是低着头,生怕老师叫到她,做作业拖拖拉拉,总要小组长催了又催,是个一提起来就让人头疼的人。可是最近不知怎么了,就象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时经常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声音是那么响亮,即使回答错了也只是脸微微红一下,没过多久,又听到她那清脆的声音。做作业也很自觉,都好久没听到她的小组长大呼小叫了。特别是放学后,以前总是来缠着我非要去跳皮筋不可,可是有几次竟然连我去叫她都不搭理我,真让人纳闷。原来我真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啪我正想着,耳边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孙园,同学们的目光正集中在她的身上,孙园的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我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张马洁,八十三分。同学们一听,都纷纷用惊疑的目光望着他。马洁在班里也算是数一数二了,这次成绩大大下降,连老师都对他大失所望。原因,我们是很清楚的,他自己更清楚吧。最近的马洁,学习总不踏实,马马虎虎总做错题;他不虚心,老是以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姿态高高在上,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下课了,你只要去乒乓球桌边,准能看见他那神气活现的身影;铃声一响,跑进教室最后一个的肯定是汗泠泠的他;由于他的作业不及时完成、字写得潦草,老师也多次语重心长地找他谈话,可他却把这当成耳边风。此时,再看张马洁,头已经深深地低了下去,脸也涨得通红通红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吧?

孙梅圆,九十二分。哦,我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段日子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收获。我抬头看了看老师,老师也正微笑地看着我呢。

张超,九十。韩海波,七十三。

语文成绩公布完了,引起了大家久久的思索:是呀,有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

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二】

在1月9日的那节国文课上,老师把桌子摆成了一个大圆圈,每个同学都可以用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来形容。上课了,老师把一个椅子当桌子,在“桌子”上垫了两张纸,又把一盒块状苹果和一盒瓣状橙子当作“菜”给我们吃。开始吃的时候,同学们蜂拥而至,自顾自地吃。

聚餐在同学们的狼吞虎咽中结束了,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呢!周桐羽是最可笑的,因为她在当吃橙子时,嘴里叼一瓣,手里拿一瓣,桌子放一瓣;我和刘硕也把牙签插在橙子皮上当小舟来玩……

接着,老师问我们:“大家在家中聚餐都坐在哪儿?”大家争先恐后地说:“随便坐!”我说:“不坐正中间,哪儿都行。”老师告诉我们要“坐不中席”,“中席”就是正中间的位置。

老师又问:“中席在哪儿?大家知道吗?”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说:“中席就是正对门、视野好、不受打扰的位置。”

然后,老师还讲了“匆横臂,匆箕踞”、“食不响舌,咽匆呜喉”等礼仪。其中“长辈先动筷”我在家经常遵守。

聚餐礼仪,学问真大,不然“聚”字和“餐”字怎能有如此多的笔画呢!让我们记住这些聚餐中的“注意事项”吧,以免以后聚餐时出丑相、出笑话!

上学每天都有收获的作文【三】

比赛开始了,舞台上灯光闪烁。这时,主持人已经叫到了我的名字,可我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迟迟不肯离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催促声中,我极不情愿地离开座位,心“怦怦”直跳,一步一步朝舞台走去,我的脚像绑了一块铅块一样,每迈一步都相当的吃力,我全身不停地发抖,双手紧攥着拳头,豆大的汗水直往上冒。走上了舞台,我全身还在发抖,只好把全身肌肉绷得紧紧的,努力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

望着底下黑压压的眼睛,我十分害怕,真想找条缝钻进去,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突然,我看见台下的老师甜甜的向我微笑着,一股暖流顿时涌上了我的心窝,他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好像在对我说:“相信自己,你行的!”我立刻像喝了一瓶运动饮料那样,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动力和能量,不知不觉放开嗓子,大声演讲起来。我心中的石块落了下来,顾虑全被打消了,十分轻松自如。我像美丽的白天鹅一样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演讲完后,底下的掌声连绵不绝,如雷鸣般热烈,我的眼角湿润了,这可是我迈出的一大步啊!感谢老师让我有收获。

这时,我心中充满了勇气,也明白了我也可以像白天鹅那样得到人们的称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