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在树枝上欢快的唱歌跳舞,晚上便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地睡着了。
醒来后,我不禁怔住了,我生活的那棵树弯下了腰,树上的果实也掉了一地,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美丽的家园没了,老树桩旁出现了一个电锯……
我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伐木工人***。我非常痛恨他们,他们乱砍滥伐,“成功”地帮助地球减少绿色,没有绿色的地球变得多么干燥丑陋。每一棵树都可以净化空气,他们难道不明白吗?愚蠢的人类根本不懂砍伐树木是害人又害己。
如果没有森林,人类就一步步接近死亡,没有动物,人类从此就没有了乐趣,可恶的人类不仅伤害了同类,还伤害了我们。人类无情无义,破坏了我们的.家园,我感觉世界是那么的不公平。年幼无知的小鸟总是伤心地询问自己的父母是否再也没有地方可去了,就这样,我们更加痛恨人类了。
人类呀,请听我们的呐喊,不要再伤害我们世世代代所生存的家园,不要再伤害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更不要伤害自己,人类,啊,请记住这些话,这可是一群弱小动物们所呐喊的。
老师点评:能用第一人称,以小鸟的身份发出呐喊,增加了习作的真情实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著,是鲁迅先生写的《呐喊》。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很多内容,也了解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呐喊》共收录作品十四篇,记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呐喊》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特别不幸的人们,去揭露他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当时鲁迅先生认为社会最需急切解救的,是人们“病态”的灵魂。
医病成了作者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写我帮父亲去买药,后来父亲亡故了。接着写我去日本留学,救助一些像父亲一样被耽误疾苦的病人。在这篇《呐喊》自序里,作者并没有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把这种感觉写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坦荡直率的风格。“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真实的描绘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层次关系,对中国的陈旧思想和传统观念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民族生活是忧患意识和希望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鲁迅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愤怒而又带鼓励的语气,激励当时的中国人,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
最近才读完《呐喊》,感触很深。
其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狂人
我的理由是,《狂人
我从中读出了,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