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也是地球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蕴藏着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淡水资源,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眸”。
而前往贝加尔湖最佳的方式就是从距离它大约400公里的城市伊尔库茨克出发。这座并不太大的城拥有和贝加尔湖一样安静美好的气息。风格各异的教堂,数量众多的鸽子,安加拉河畔的爱情锁,广场上纪念战士的长明火,以及三两闲步行走于大街的人们……这里的一切不喧不闹。
早上从青年旅社搭车前往目的地贝加尔湖,车费是900卢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在卢布大跌的现在,到曾经昂贵无比的俄罗斯旅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车上早已坐满了当地人,他们见我后大多微微一笑,在这个英语普及率极低的国家,或许微笑就是最好的语言了。
汽车缓慢地驶出城市,由于时差原因,上车后我便开始睡觉,当再次睁开眼睛时,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一片绿油油的草原让心境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车窗外的一切,像极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于是我戴上耳机,听了一曲《呼伦贝尔大草原》。
6个小时之后,汽车驶过了一个山口,车窗外忽然出现了一湾新月般的湛蓝,在一片黄色的山丘之中,徒生出一颗蓝色眼泪,璀璨夺目。我知道,这就是贝加尔湖了。
汽车飞驰,蓝色眼泪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色彩,或因水蒸气笼罩幻化出一片迷离的梦幻蓝,或因微风轻抚荡漾出一片绚烂的深邃蓝。偶尔几只西伯利亚红嘴鸥从湖面一跃飞起,连接起这天与水的对话,直叫人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很快,我们的车行驶到了渡口,我们将从这里前往贝加尔湖中心的岛屿:奥利洪岛。
旅行中最激动人心的,便是曾经在你耳边、在你眼前出现过百遍的地方,有一天真的出现在了你的面前,像是一场久违的约会,虽是新人,却似故知。
湖水在微风下轻轻晃荡,蓝色与绿色相互交融又若即若离。据说,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脑海里久久回响起李健《贝加尔湖畔》里那句:你清澈又神秘。是写人,亦是写景,这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蓝,就这样轻易地打动了旅者的心。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星期天的早晨,天气特别晴朗,空气格外新鲜,我和爸爸、妈妈、姐妹们一起来到内畔公园游玩。
还没有到内畔公园,远远就看到了伫立在内畔公园山上的亭子。“哇!亭子里人山人海的!”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到了内畔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运动场,里面的运动器材五花八门的,有滑梯,有千秋,还有木马……运动场附近有一个小商店,商店里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商店门口是一个停车场。我们在那里寄了车后,就沿着水泥路来到了池塘边。池塘里的.水清凉清凉的,而且清澈见底。池塘的底部是用彩色卵石铺成的,五彩缤纷的卵石将池塘打扮得异常美丽。这时候,如果你把脚放进水中,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水是多么地柔和,多么地清凉。你的脚轻轻地踩在彩色卵石上,你会觉得这卵石非同一般,光滑滑的。踏在上面,感觉软绵绵的,可能是因为它们常年受到池水冲击的缘故吧!我们离开了池塘,顺着两旁栽着树木的小径来到了“喷泉池”。我们在“喷泉池”周围惬意地走了一圈。咦!怎么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呢?原来,这不是雨,而是泉水。走累了,我们便在“喷泉池”附近的石椅上休息,并吃一吃我们带来的食物。这些长椅的左右各是一只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动物。在石头椅子的后面,是一排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枝微微地摇晃着,好像在友好地对我们说:“尊敬的游客,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休息片刻后便开始爬山。刚开始的一段山路设有楼梯,我们就顺着楼梯上山。走了一段山路后,就没有楼梯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爬山。山路崎岖不平,非常陡峭,因此,我们前进的速度变得很缓慢。不知不觉,我们爬到了很高的地方,眼看前面的山路消失了,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面深不可测,能爬到此处的人也很稀少。看着和我们一同爬上来的人有的都往下爬了,天色也已经不早了,快夜幕降临了,我们也就随着人群依依不舍地返回家。
内畔公园里有山有水,有草有花,有鸟有树,而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环境优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贝加尔湖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最早生活在湖边的居民是什么人,现在无从探究。而岩石上的壁画成了他们曾经生活的见证。现在生活在岛上的有一部分人,外貌与典型的俄罗斯人明显不同。当在湖边第一次见到他们时,会以为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浓密的黑发、高高的颧骨、黑色的眼珠和黄色的皮肤,这些人实际就是古代蒙古人的后裔——布里亚特人。
如今,布里亚特人生活在贝加尔湖湖畔,他们捕鱼、狩猎、居住在木屋里,一部分信奉萨满教,过着简单原始的生活,如同眼前纯净的贝加尔湖一样。
站在悬崖上,我静静地凝视,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湖面。这个曾经苏武牧羊的流放之地,这颗绝美的蓝色眼泪,轻易地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结,有一天,和相爱的人,就在这片湖光山色之中隐居,过着岛上人们简单的生活,不需要网络,不再有压力,就这样伴着湖泊日出到日落,内心会归于平静。
愿我们的生命如这夕阳散落在贝加尔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一样,即使老去,也依然静好。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在这种家风的一代代传承下,曾家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本书中提到了曾昭抡和曾召燏两位。算得上是曾国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国化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学界的翘楚,南京博物馆馆长。他们的成长历程得我们去思考,两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外,还有一点不得不单挑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长即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这老太太是一位不简单的家长,虽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读书不辍,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头的书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国藩对儿媳的培养同样在曾家后辈的身上得到了印证,郭筠在曾家家风的传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提出了家训六条:儿孙要谋求自强自立,不要求女子缠足,不赞成八股,不愿孙辈去考秀才,却学习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开明。何况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名门望族呢?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