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最好的办法是,立即付诸行动,做出改变。信任你在做的,制定自己的计划,并高效地完成它。文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你的所有空闲时间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相信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就算现在你的努力看似毫无意义,但是,在未来的某一瞬间,所有琐碎的努力都将成为最华美的回报。现在点滴努力的你,将汇聚成未来优秀无比的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中论及了七个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迈入三四十岁年关的时候,究竟要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保持哪些习惯,在日常空闲时间里做什么才能让生活更加充实且有意义呢。我摘抄了些文章中的关键点:第一,读书与写作让你大脑充满活力;第二,建立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第三,设计你的生活永远都不太迟;第四,选择一个领域做研究;第五,学会提问,自学能力也很重要;第六,积极的心态就是一切;第七,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第八,善待那些喜欢自己的人;第九,学会欣赏这个世界,所以攒钱去旅游,去亲近自然;第九,年轻时候养成健康饮食与锻炼的习惯;第十,年轻人要敢于犯错,试错之后重启,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度过难熬的失败和持之以恒。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观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观后能感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