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分类】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题型分类】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题型示例】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1、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尔扎克
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3、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余秋雨
4、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7、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我们总结长期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8、只有自己深深痛过,才能别人的痛,于是难得自我反省。——席绢
9、惯于实际生活的人能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结局,自我反省和空谈理论的人却不想越过他们自己所指定的\'边界,而永远停在那里,他们在崇高的意向,绝对的真诚和才***条件下,阻碍事件前进,因为山巅险峻会撞伤他们。——屠格涅夫
10、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三毛
11、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别人更加知耻。——德谟克利特
12、最甘美的成功,只有从未成功的人才知道。——狄更斯
13、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
14、只要你发现自己是站在多数人的一边,那就是该停下来反省一下的时候了。——马克·瓦恩
15、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16、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17、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18、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马云
19、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20、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
21、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
22、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23、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24、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5、今天跟朋友总结我的人生理想,其实就是希望一辈子能不麻烦任何人地活着。——蒋方舟
游向太阳的金鱼
阳台上,放着一个鱼缸,鱼缸里有两条一大一小的金鱼。夜深了,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起来。
“妈妈,我感到缸里的水快要结冰了,我们会冻死的。”小金鱼胆怯地说。
“孩子,只要我们游向太阳,就不会被冻死。”金鱼妈妈安慰着小金鱼。
“黑夜里怎么会有太阳呢?我们怎么可能游向太阳呢?”
于是,鱼缸里两条一大一小的金鱼开始游动起来。
“妈妈,我不行了,我再也游不动了。”小金鱼泄气地说。
“孩子,千万别停下来,一停下来,缸里的水马上就会结冰,到那时,我们真的就要冻成冰块了。孩子,我们就要游到黑夜的尽头了,太阳正在黎明的窗口等我们呢!来,跟着妈妈一起游,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在金鱼妈妈的带动和影响下,它们终于游过了黑夜,迎来了黎明。这时,小金鱼发现,在鱼缸的四周,所有的水都结冰了,唯独鱼缸里的水没有结冰,为什么呢?
“孩子,那是因为,即使在黑夜,我们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太阳。”金鱼妈妈说。
1、题型:指出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3、题型: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8、.引资料: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4、题型: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题型: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6、题型:根据说明的内容,怎样理清选文的思路:
技法指导: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然后,再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理清其行文思路,结构特点(因为有的是采用总分式,有的是总分总式,还有的又是分总式),就能说出其思路了。
7、题型:文章从那几方面进行说明?
先将文章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加以概括
8、题型: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①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9、说明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10、题型:说明文语言风格
a准确平实
b生动形象(如果使用了大量描写句、修辞句、神话传说等)
11、题型:加点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12、题型: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13、题型: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这类词语主要是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左右、最、几乎、仅仅等
答题要点:
a.不能b.加点词语起修饰、限制、强调作用c.说明原句意思是……d.如果去掉,则……e.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15、代词指代什么内容
①瞻前顾后法(往前找、往后找)②自己概括、检验法(代入法或置换法)
16、题型: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主要是结合上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段说明的内容,以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呢?”这就能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17、题型:说明文中开放性试题、类型及答题要点
①提建议、方法、措施类要具体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②拟广告语、设计标语等a.要切题b.语言简练、凝练、生动、有感染力c.有创意/有提示作用
③探究题,提取信息、获取信息类要参考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④读了全文,谈认识类要结合原文,具体谈看法、谈认识
18、题型:“据科学家分析”“据资料表明”“据统计”一类词句的作用。
要点:表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19、开头的作用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开头有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
20、结尾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
②表明希望,提出号召③想像远大前景(补充结尾是可参考)
21、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
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说、俗语、故事等的作用
要点: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温馨提示:说明文最简单,答案大多在文中,读完后先理清层次,找出每段说明了什么内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