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十点,独自一人立于客厅,窗外明月高挂,风吹拂着叶。屋内老式电扇吱呀唱着歌,我席地而坐,注视着角落里的那盆昙花,静待着它的绽放。
这盆昙花在角落里待了快有三年,几天前我见它长出了一个小花苞,今日估摸着时机该到了,便等着它开放。
“啪嗒”一声,它轻轻地舒展开第一片花瓣,优美得像初来人间的仙子,准备献上一份绝美的舞蹈。紧接着,它张开第二片,第三片花瓣,缓慢得像在进行一场庄严的祷告。它有自己的节奏,一举一动,皆似大家闺秀,优雅动人。
分针不知不觉已经转了一整圈,浓郁的香气弥漫整间房子,沁人心脾。它的花瓣完全打开,露出中央的黄色细蕊。夜更深了,风不再吹。我起身准备去睡觉。谁料我刚站起,却见它忽然全身颤抖了一下,随之一片花瓣落下,亲吻泥土。
五分钟后,它又抖了一下,似乎受到惊吓的小鸟,两片花瓣随后落下。五片之后,花瓣不再凋落,反而逐渐向中央收拔,像舞者收回伸出去的双臂,转而抱住自己的双肩。它垂下身子整个向泥土伏去,似舞者蹲下身等待幕布降落。
一舞即毕,三小时过去了,凌晨一点的凉风吹起了窗帘,偷走了几丝香气。我透过窗户,望见繁星满天。屋内的昙花合上所有花瓣,和未开放时一般大小。
我陪伴了它,从开放到死亡的过程,见证了它的一生,它的一生,短短几个小时,却圆满完成了一次盛放,为我献上一支精彩的舞蹈,着实令我感叹,我感叹它开放时的优雅、美丽,感叹它衰败时的从容、壮美。“昙花一现”这个词在我心中也变得不再令人惋惜,“美好的事物只存在于一瞬之间”,看起来的确如此,但仔细想来并非如此。
我们对于长久和永恒总抱有无尽渴望,对死亡和消失则怀有恐惧和害怕。昙花的舞蹈,使我明白,生命的价值并非是用长短来度量的。昙花的开放,只那一瞬间,但价值远超那一瞬间,而是永恒。“昙花一现”并非单指美好事物存在短暂,更意味着那之后的永恒价值。
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写蒙娜丽莎时,为了描绘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后来,达芬奇请来了当地著名的乐队为蒙娜丽莎演奏,美妙的音乐回荡在画室,那一瞬间,蒙娜丽莎的脸上终于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那一刻,达芬奇用画笔描绘出了此时的微笑,成为了永恒的微笑。
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一瞬间的选择,造就了永恒的刹那。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就是屈原,一个选择了清波荡漾,一个选择了民族魂的人。茫茫江畔、一袭白衣、披散着长发,孤独的背影,在血红的残阳的映照下,渐行渐远,直到江面恢复了平静。这是屈原的选择。屈原是不幸的,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却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一生――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被千古传唱,成为永恒。
“宁溘死以流之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虽遭迫害,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多的危险,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真有“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可是,他的脑子里似乎只装着“美政”,屈原思想的时代特征、个性特征和历史、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不是一个叱诧风云的革命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他虽然选择了离开,但是他并不甘心,他只是容不得浊流与滋垢,所以只好选择离开市朝,而毕生忠君爱国的抱负又只能在市朝实现。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问题,他只好选择了前者,以涛涛的江水结束了他的一生,满身的抱负也随着滚滚的水流而烟消云散。但他带给我们的是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悠悠回味……
“忧国谁能与君同,天公有情雨蒙蒙。舍身永垂天问志,爱民不沉离***情。碧波有幸隐忠骨,青史无意表贤名。粽抛江水爱君意,神州千载颂英风。敬君忠气贯春秋,忧国爱民谁比俦,身同青山千载秀,名共黄波万骨流。情寄天问每凄凄,心系离***长悠悠。鱼虾不应食忠骨,位列仙班凤池头。”当端午节再次来到时,让我们缅怀屈原那宁死不屈,坚持真理的精神,不忘他那“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共同颂读这首《悼屈原》。
在美国的一座平凡的城市,有一个平凡的母亲和他的儿子。
一天,儿子正在过马路,一辆正在形式的轿车正在距离儿子不到一米处,眼看就要撞上了。这一刻,正好被母亲看见了,母亲什么也不顾冲到了马路中间,用肩膀扛起了那辆轿车。最后,儿子平安无事,母亲只有肩部受了伤。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由于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没有目击者用相机记录下来这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证明了母爱的\'的伟大,那是永恒的爱!
美好的瞬间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但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总是美好的。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创造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的瞬间。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美好的瞬间!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留下一纸《归隐》,陈抟放下官位,携几卷旧书去追寻频频入梦的青山。如果有人相问,他也许会说:适合就好。
“木末荚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自顾自美丽的辛夷花栖在琴头,深林里人不知的明月照着青衣白衫的男子。看淡荣辱,是非乃至生死,官场上少了一个碌碌无名的庸僚,竹屋前多了一位禅意静深的侍佛。我想摩诘本就不是俗世中人,他适合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以,历史的烟尘掩盖了无数发黄的名字,却洗不去大唐皎洁如玉的月光,胭红的芙蓉在人们心头开落了千年,那男子便是这永恒里深镌的风景。
他们不是没有沾染过凡尘,他们也曾有过“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只是宦海浮沉之后,他们终于发现,富贵非我愿,只要适合,哪怕天盖地庐,也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可如今,我们的本心在哪里?我们的“适合”又在哪里?我不信那样多人竞争一个政府岗位只是出自本真的热爱与所擅,我不信天文、地质专业无人问津是因为学子们无趣无才——哪个人会忘记,小时候璀璨的`夏夜与彩云一般美丽的鹅卵石?
我们已经失去了勇气去追求我们真正适合的梦想,在金钱为尊的社会里,我们做着自己不想做却有丰厚报酬的工作,依靠别人的羡慕与嫉妒而活,可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一辈子我有没有为自己做一件事,有没有为自己而活?
我相信,每一个人,总会遇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件事,或一个人,在相遇的瞬间,就如同漂泊的飞鸟找到了家园,那样一种精神深刻的颤栗和喜悦,是作为人所能体验到的最大的幸福。即使那草窠残破不堪,也只顾风雨兼程,因为只有那里,才是心灵唯一的归宿。
从教十八年的母亲,曾经无数次向我回忆起,她进入学堂的第一天,那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身姿翩然地走上讲台,对着一屋童稚的眼睛,清清淡淡地笑起来,那一瞬间,一切的时间与空间都离她远去,只余那颗心,低下去,低下去,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一朵花来。
就这样将一生的时光交付于此么?她问自己。
“适合,就好。”
那些花摇曳在红尘中,凝着深沉的欢喜的泪滴。
那一天风清云淡,阳光明媚,正是飞鸟振翼高飞的佳期。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