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在创新。本文之贵,在于立意的创新。
冯老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冯老看来,自然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之说成人生的最高境界,即恬淡宁静、笑看人生。
要达到这种境界,看似简单,实属不易。作为一名高中生,能有这样的胸怀,更是不易。
除了立意上的创新,结构也颇显新意。主体的三部分,均用了小标题,小标题诗句的引用,不仅增添了的诗情画意,而且因其按时间顺序写了“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时期人生的不同状态,使得形成严密的纵式结构,逐层深入地将人生由低到高的三个境界诠释出来。
论证方法也灵活多样。第二部分的比喻论证,形象而生动;第三部分的对比论证,干脆有力;第四部分的三个蒙太奇镜头,如清雅之花雨,洗涤着读者的心灵,让读者对自然境界,由衷憧憬。
结尾简明扼要,漂亮有力,犹如豹尾!
六年级这一年,大概是我最悲哀的一年了吧,因为同桌。 老师在班级里做了一次“乾坤大挪移”,实行“好坏分配制”,顾名思义,就是好学生跟成绩有些不好的学生坐在一起,帮助成绩有困难的同学学习。就这样,我跟煤柄炉(绰号)坐在了一起。煤柄炉很会吵闹,而且经常做出一些搞笑的恶作剧,我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迫于老师的威力,我们只好“委曲求全”,旁边的同学也想方设法“欺负”他。就这样,我又浑浑噩噩度过的半学期。 后来,老师又安排了座位,我和一个美名曰“皮带”的的男生又坐在了一起。那段日子,总算还是平静。皮带满好欺负的,什么修正带,本子啊,只要我没有,同桌有的,我就不用再买了,直接用同桌的。前后左右的男生女生也效仿,什么东西都用“皮带”的。 终于,小学毕业了。脱离了“一男一女”的同桌分配制!毕业晚会上,我回忆了有关同桌的种种往事,真是有些想哭,而又有些想笑。 (二) 总算到了初中,在军训期间,我就个大多数女生成了好朋友。 正式开学时,我依然很关心自己的同桌是谁。我奶茶的关系不错,分座位时,我们在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分到一起做同桌。可是,毕竟“天不遂人愿”,我和奶茶没有成为同桌。 和我同桌的是程丽君。我承认,刚开始我的确不是特别喜欢她,后来发现她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程丽君不是特别漂亮,脸上有小雀斑,一点一点的。我们并不了解。 “小迪迪,红笔借我一下下。”同桌又在嚷嚷了,自己有红笔还向我借。“小迪迪”这个称呼,一开始我很反感,后来在同桌的逼迫下,终于“欣然”接受了。小君(对同桌的“爱称”)是住校生,学习也不错,性格还好,我们相处的还算融洽。 只是小君时不时借我东西,明明自己有,偏偏喜欢我的。有时候小君挺搞笑的。 我们前面坐着“西施”(某男生),“西施这个名字来历很奇怪,因为这个男生一天念叨着“西西西西。”被我和同桌听见了,笑眯眯的说:“思念西西啊!那你就叫西施好了!”于是,可怜的男生有了“西施”这个绰号,拜我和同桌所赐。 同桌的英语很好。 一单元的英语,她能一次性背完,听得我们组长目瞪耳呆,老半天回不过神来,终于,我发出一声感叹“还是人吗?背书那么快干吗啊!”刚说完,我的脑袋长了一个包包,被敲的…… …… (三) 同桌,已经串成了一串美丽的故事。 有笑,有泪,有友谊。 这是关于同桌的故事。 补记:这是受小君所托,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于是写了一篇作文不像作文,废话不像废话的东西。本来是没什么可写的,想不到关于同桌的回忆原来有那么多。
我和小刚是同班同学,他是这学期才从外地转学来到本校就读的。但不知怎么一回事,我对他的印象始终不是很好,直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对他的看法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叮叮……”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拿起饭碗,只等老师一声“下课”,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食堂。果然,老师刚说下课走出教室时,教室里时间就只剩下我和小刚以及其它几位同学。我一边苦笑着说:“他们跑的也太快了,又不是没吃过饭。”一边将手伸入课桌之中准备拿碗。拿出之后,我又伸入裤包内想要拿饭卡,可是搜索了很久也不见其踪迹,于是我就推测: 饭卡很可能是不小心掉落了在哪儿去了,也有可能落在家里了。总之,看样子中午就吃不成饭了。我将手抱在头上,望着天花板对天说:“天啊!我今天也太倒霉了吧!看样子,以后出门要看黄历了。”我的动作引起了小刚的注意,他拿着碗走过来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我回答道:“没什么。”既然没什么,那你为什么在这儿仰天大叫呢?”他追问道。我见遮掩不过去,便只好如实对他说:“实不相瞒,我的饭卡不见了,所以今天中午就吃不成饭。“喔!是这样啊!那好办,你用我卡去打饭,你不就有吃的了吗?”小刚笑着说。我不好的说:“那不好,那是你的卡,我怎么能用呢?”“没事,不就是一顿饭吗?至于那么计较吗?”“那也不行。不就是饿一顿吗?没什么事的,我推辞道。”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只有吃饱了,下午才有力气学习啊!”小刚劝道。“那……好吧!我以后会还你的”。我们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必挂在心上,小a笑着说,那快走吧!别人都快吃完了。“好!等等我”我笑着说……。这虽然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我却永远不会忘记。因为这件让我明白不光是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应袖手旁观。同时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发扬这种精神!让爱永远存在人与人之间! 同学总是天天相处,日日碰面,在上学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所以我要向你讲一件我和晓明发生的事。 那是酷暑难熬的暑假的一天,我和晓明约好一起到从文书店去看书。下午2点我们在兰陵广场碰了面,骑着自行车来到从文书店。 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后,我迫不急待地冲进了从文书店。在茫茫的书海中如饥似渴地寻找我所想要的书。晓明也走进了这片辽阔的“知识海洋”,开始寻找他所需要的书。 我漫不经心地翻阅着书本。突然,我的眼睛在密密麻麻的书海中被一本叫《童话世界》的杂志吸引了。因为我被封面上的.一名话“爱因斯坦乖狐狸说:天才与你的距离就是这本书”这句话所吸引。 我不由自主地翻开书本,我开始还是耐着性子慢慢看,后来却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故事里的情节里去了。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晓明走过来对我说:“博巍,好了吗?”我还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一时还回不过神来。晓明见我没反应,往我手里的书看,这一看不得了,连他也投入到情节中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一年四季都有雨。春天的雨叫蒙蒙细雨,夏天的雨叫倾盆大雨,秋天的雨叫绵绵细雨,冬天的雨就变成一片片的雪花,叫鹅毛大雪。虽然它们都有一个“雨”字,可是它们的个性却完全不相同。
春天,它是温柔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农民伯伯抓住时机,开始播种了。这时节,下了几阵牛毛细雨,春笋被唤醒,从土地下探出尖尖的绿色小脑瓜来;小瓜苗急急忙忙地钻出地面,伸出了一点它那稚嫩的小手;迎春花迫不及待地吹起金黄的小喇叭;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枝芽。于是,万物在这场细雨中苏醒,大地在这场细雨中变成绿色。
夏天,它是急性的。夏天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是倾盆大雨,涌来一片阴云,亮了几道闪电,打了几声响雷,雨就“哗啦啦”一下子落了下来,瞬间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好似将天空洗刷一遍,让天空变得更加晴朗,更加透明。有时候就是毛毛雨,你若是要出去玩也不怕,<雨落在身上凉丝丝的,偶尔还会觉得有一点痒,你感受更多的则是雨中漫步的惬意。最漂亮的是夏天的雨后会出现彩虹,好似七彩桥,悬挂于碧蓝的天空上。
秋天,它是伤感的。秋天的雨就像为人们敲响一次次警钟——“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树叶在秋风中“哗哗”的落下来,在秋雨的打击下,花儿也纷纷凋零,大地显得落寞孤寂。下十场雨就意味着我们要穿上自己的棉衣,冬天就要来临了。
冬天,它是纯洁的。冬天的雪像一个仙子,用魔法棒把自己变成一个穿白裙子的小姑娘,她白得像玉石,软的像棉花,轻的像烟,落在世间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推雪人、打雪仗、数雪花,孩子们都喜爱这样的世界——一如孩子纯洁的心灵。
春天的雨贵如油,夏天的雨解酷暑,秋天的雨最伤感,冬天的雨变雪花。雨有不同的个性,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我都喜欢,你呢?
老年人在经历了人世浮华之后,反而将心归于宁静、简约,达到了人生的自然境界。老年的`季羡林喜欢陪着他的老猫,于阳光下,于清风中,饮一杯清茗,品一段佳句,这是何等的惬意!而古人也一样,“有朋自远方来”这可是件大喜事,闲聊一整天或是对弈一整晚,将自己的心灵归于自然,远离尘嚣,这才是人生的最终壮态。我们都会为这样的情景所感动:夕阳下,一对老年人携手缓缓走在石子路上,岁月给他们的身影镀上金边,这就是美,这就是自然的境界啊!
人生得意、失意不过一时而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简单的心,洗却尘世的浮华,达到宁静淡泊的自然境界。
金黄的树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柔美的弧度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天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又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到了。我踏上了家乡的路。往日泥泞的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人,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欢声笑语,又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强烈。
几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那时外公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很可爱的“老小孩”,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心,又有宽广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人。
可生老病死—这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外公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回忆,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何谓亲情,明白在世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一切。
如今重阳节,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我家屋后的山上有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林中种植着百余根茂盛无比的竹子。
每天清早打开窗户,我都能看见这片竹林,凝视它挺拔的身躯,仰望它傲然的风骨。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去拜访它。它们有的十分粗壮,像插着宝剑的武士一般挺立在山上,守卫着竹林;有的宛如刚出浴的美人,穿着翠绿的衣裳,迎面送来阵阵清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竹子是再熟悉不过的,是极其平凡的。
但是,它带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可以说,竹子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仅是这小小的竹竿就可以编织成竹蓝、簸箕、扫帚、凉席、竹扁、竹椅这么多日常工具和家具,可以制成笛子、葫芦丝等乐器和精美的工艺品,还是建筑材料和造纸的原料。竹笋的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还能防癌和减肥,真是既营养丰富又功效多多。
竹子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所起到的作用真是多不胜数,但是,真正让我敬佩的,是它的品格与精神。也许只需要一丝阳光,只需要一阵雨露,它就能发芽、生长。而它奉献给人们的何止是一丝阳光,一阵雨露?那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啊!从竹竿到竹叶,伟大的竹将它的一生献给了人类,可它得到的又能有多少?它没有一丝抱怨,只是一代又一代地勤勤恳恳为大众服务。
这种默默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敬仰和学习吗?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竹文明的国度”,是因为我们具有悠久的竹子栽培史,通过千百年来和竹子的相处,我们的精神与血液已与竹的品格融为一体了。
试问,竹四季常青、不惧严寒的品格,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吗?竹啊,你全身是宝,无私地为大众奉献;不惧严寒,在风雪中傲然生长。你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不屈的品格,难道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当拥有的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