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妈妈带着我去做陶艺,这件事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怀着既激动又好奇的心情跟着妈妈来到了目的地。站在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四个红色大字“陶艺中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身了金色的光芒。再往里走,就到了做陶艺的地方了,只见里面摆着琳琅满目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有栩栩如生。
我开始做我的作品。首先,要把泥块里面的空气摔掉,然后双手用水弄湿,把两只手轻轻地放在泥块两边,将它轻轻地往上拔,记住,一定要轻一点,否则瓶口的那块泥就会掉下一。接下来要做的是一个重难点,如果这一步你做错了的话,便会半途而废。这个重难点就是用你的大拇指来做瓶孔,这步要特别特别的小心翼翼。而且,你的手要伸直,要不然,你的瓶孔就是歪的。做完这一步以后就是来装饰它。我用泥巴做了一些小鱼、海草和水母。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也是点睛之笔。就是涂色,我把小鱼涂成了红色……这时,妈妈说:“快点,要到时间了。”糟糕,我还有一大半没有涂呢。死马当活马医了,我用我最快的速度涂完了颜色。我还给它取名为海底。
做陶艺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而且做陶艺可以提高你的动手能力,做陶艺这件事也是我生命中一段最宝贵的回忆。
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其知无用之用也。”溯其根源,便令人生疑:何者谓之用,何者谓之无用。
若为之积累,无用之物亦可成为有用之物。网络中兴起的装修新风,用生活中的小物品,点缀出新花样。当粉色的公主屋成为糖果纸点缀的梦,当积木大厦成为扑克牌造就的现实,不禁令人惊异:微小如糖果纸,寻常如扑克牌,无用的积聚,竟可以是美好。
若予以时间,无用之物亦可成为宝藏。古之海,是天涯,是望断,是“一别两茫茫”,是失去音信的代言词。而如今,海水是无数化工人眼中最大的资源,海洋元素溴、氯碱工业的雄起,是时间的演变使其发光。
若给以创新,无用有用便在一念之间。镁光灯下的无暇,时装台上的耀眼,无不是高光衬托的效果。而高光,却是由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云母制成。一念之间,为弃之之石,一念之间,为灯下明珠。
何谓有用,何谓无用,此本应运相生。有用为对人能产生所期盼方向的促进,无用为不能被人所利用。聚焦无用与有用,其实质为围绕人而产生的物的经济效益。以此定义,则文学与科学两者之用,高低立见:科技能科带来最大的用处,文学则是人情感的衍生品。但此论显然有悖于常理。再仔细品味,便会发现:有用与无用是一个瞬时的概念,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为人所定义,为人主观的判断,更为人瞬时的判断。
那么,有用与无用之间绝对的界限便突破了。有用之物本为无用,无用之物亦可为有用。如此观之,单为某物某事下定义“这是无用的”便显得可笑。这无疑是捏紧了时代盛行的功利主义的咽候:当其大叫“读书是有用的'”“考研是有用的”,却单单不喊“学习是有用的”,显然是肤浅的;当其大叫“人情要做好”“面子要卖”“台阶要给人家下”,却单单不喊“真心要交好”,显然是功利的。人们太过于重视什么是有用的,却不曾注意什么是有可能用的。
当人类在讨论“有用和无用”这个话题时,便已经站在自己的、群体的人类利益和发展进步这个立场上。为什么要发展文学?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天才灵感的汇萃,是命运闪光的奇迹。有了文学,人类才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发展科技寻找前方,破开人类前进的道路。为什么要有哲学?这不仅仅是几个言之无物的问题,而是对人本体存在的探讨。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开发人类新的意义。有用和无用这个框定,是用于界定人类已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世界的,而决不是用于限定人的思想和外界的沟通的。如果用“有用和无用”这个套子锁住了人类的思想,然那么别说天空能浮起高楼大厦,就是连鲁班发明的矩子,用于烤制食物的火都不会有。而人类利益与发展进步就成了可笑的泡影。
因此,当谈起有用和无用时,请默默地在心中加上“暂时的”三个字,不要让框定已知与未知的架子阻碍思想的飘散,有用与无用转换的大门要随时打开。唯有这样,才能让“有用与无用”真正成为有用之物,而不是无用之土。
那件事,让我至今难忘,一想起来,我心里既害怕又温暖。
去年我们回老家过年,一场罕见的大雪持续了许久。水管里的水结成了冰,放不出水来,这里的人们只好撬开井盖在井里打水。
这天大雪过后,我出去玩耍,看见井上面有一个大塑料袋,以为井盖盖上了,就向那边走去。当我走过去的时候,却一脚踏空,像坐过山车从坡顶向下滑一样,掉进了井里。当时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脑袋里一片空白,还呛进了几口水。”这是哪里?我怎么了?怎么都是水。“我糊涂了。这时,我感觉到我好像站在一个东西上面,后来才知道我踩的是潜水泵。
就在我掉进井里的时候,井外炸开了锅,人们有的议论纷纷,有的试着用手抓我的手,有的在找绳子,有的在呼唤人来帮忙。我害怕极了,刺骨的井水冻得我只打哆嗦。”鹏鹏,坚持住,马上就把你救出来!“旁边的叔叔阿姨安慰我。在人们的安慰声中,我渐渐平静下来。井壁很滑,没有可攀爬的地方,幸好水不深。胡思乱想中,一声大吼把我惊醒。”接住“,不知谁从上面甩下一根绳子,”抓紧它“。我赶紧抓好绳子,一位伯伯慢慢地把我拖了上来。
这件事情一直埋藏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忘怀。每当看到其他人需要帮助时,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只要大家都伸出一双帮助的手,世界会变得更温暖。
从我记事起到现在,发生过很多事,可是,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做蛋糕。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有一个周末,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因为不能出去玩,便只能待在家里无聊,所以我在家里的柜子里翻来覆去,找找有没有好玩的东西,正在我准备放弃时,突然我找到了一本“法宝”。我翻了翻“法宝”自言自语到:“这正是我要找的法宝!”
我连忙问:“妈妈,我们能试一试这‘法宝’上的蛋糕吗?”“啊!什么是‘法宝’?”妈妈问到,“‘法宝’就是在无聊时找到的一样能让你不无聊的东西。”妈妈拿到“法宝后”说:“这次的‘法宝’就是菜单啊!”
接着我和妈妈认真的研究了一番菜单,准备了做蛋糕需要用的材料,有面粉、有牛奶、有糖等等,再按照“法宝”上的步骤,首先要细心地将蛋黄蛋白分离,如果分离不好就打不出泡。再把面粉用水调散,接着将蛋黄搅拌均匀倒入面粉中,然后用打蛋器把蛋白打成发泡状,又将发泡后的蛋白和面糊进行搅拌,最后把面糊倒进电饭煲里开始烤,耐心的等待了四十分钟左右蛋糕就成型了。打开电饭煲,一股蛋糕的香甜气味就飘了出来,闻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非常高兴,赶紧叫爸爸妈妈姥姥过来品尝,他们吃了后脸上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都说蛋糕的味道不错,连我家的小狗吃了都叫着还想吃呢!
这就是我第一次全程参与做蛋糕呢!做蛋糕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必须有三颗心,耐心、专心、细心,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蛋糕。
看似无用且丑陋软弱的腿使鹿躲过了狮子的追捕,而那貌似有用且美丽无比的角却最终断送了它的性命。鹿在弥留之际的感叹引发了我对有用与无用的思考。
行走在纷繁复杂的人世,沿途风光无奇不有,而俗世的烟尘容易朦胧原本纯净的双眼,我们往往习惯性地仅从表面去判定一件事物对我们是否有用,却忘记去探求事物最本质的价值。殊不知,有些外表美丽充满诱惑的东西可能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相反,那些看似无用且被你不屑与忽略的事物反而可能在你坠入悬崖之时,有力地拽住你,还你一方风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诚如神秘逍遥的庄子所言“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哲学无用论”曾被传得沸沸扬扬,在中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侵占了人们的价值观领域。而今,被人们认为“不能当饭吃”的哲学却作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给人以“安身立命”之道,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美好的幸福人生提供一种超越性的思想智慧。同样的,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浩浩汤汤,至圣先师孔子认为有德比有才更重要,美德、品行、信仰等直指精神内核,看似几乎无一丝实际用处,却被称为是思想领域的“无价之宝”。若只从表面看,我们一定会轻易地将这些“无用之物”弃掷迤逦,只有当深入探究其本质,才能发觉那无用的外表背后流淌着的无上价值。
爱因斯坦尽管是杰出的物理学家,但他精通音律,尤其偏爱小提琴,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家钱学森亦有着丰富的艺术涵养。那些看似无用的艺术却起到了滋养了灵魂,陶冶了情操的大用。居里夫人在提炼镭时不也是从法国人不屑一顾的看似无用的矿渣中提取的吗?如此看来,无用之物并非真无用,只要我们不流于表面,以貌取物,而是不厌其烦地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当个人的认知和素养达到一定境界之时,无用便成了大用。
反观当下,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急躁,轻浮,我们还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就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外表美丽的物质缠绵交织。一颗颗急功近利之心在人世间浮沉,迷茫。
诚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我心不得而知。但诚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以为,我们应该摒弃以美丑论价值的偏见,真正地探究事物本身存在的意义,如此,方能在繁华世间,寻得真正有用的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金色的糖罐,里面装满了糖果,装满了欢乐;有人说童年是一串晶莹的风铃,风儿一吹,就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音;我说童年是一篮记忆的鲜花,每一件趣事就是一片永不凋谢的花瓣。
记得5岁的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刮胡子。我看见老爸拿着剃须刀左一下,右一下,黑黑的胡子就没了,只剩下黄色的皮肤。那时的我非常好奇,胡子是怎么被弄掉的呢?
有天晚上老爸老妈都不在家,我偷偷地拿来爸爸的剃须刀,也想学着爸爸的样子刮胡子。可是我没有胡子啊!我很伤心,擦了擦眼睛,摸到了小眉毛,我高兴的说:“我的胡子在眼睛上”。我又想到了头发,就照着镜子学着爸爸的样子左一下,右一下,一会儿头发和眉毛都消失掉了。我像一个无发的小和尚,这正合我意。当妈妈和爸爸回家时,被我的样子吓了一大跳。妈妈忙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刮胡子呀!”妈妈说:“你还小,不会长胡子的。看看,你把自己弄成了这样,多拿看呀,出门会被别人笑的。”爸爸说:“没事,儿子。要是有人问你眉毛和头发哪去了,你就告诉他们,眉毛和头发去找胡子了。”妈妈和我听了爸爸的话,被逗得哈哈大笑。
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往事犹如一颗颗镶嵌在我心中的珍珠,我永远也不会忘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的思想也渐渐随着数据的快速更替发生了转变。
昨天的报纸,无用,丢掉;旧的软件安装包,无用,丢掉;过时的硬件被换下来,连收购的人也不要了,丢掉……人们习惯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可又觉得自己内心空空如也。也是没有办法,不适应时代的东西终将被淘汰。
一个退休的程序员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程序不再为世人所理解,新的编程语言和更好的算法取代了他,他的那串无用的代码将沉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令他不免感到深深的伤感。
为了更快地奔跑,我们总是要丢掉一些东西,到后来我们甚至忘了当初为何出发。我们拼命地装上我们自认为有用的东西却不知道那是自己的无能。
人类的物质生活总是在不断提升,可精神文化却被自己吞噬。他们太“能干”了。有了杜比7。1声道的家庭影院谁还去听口技呢?有了炫酷的3D打印,我们还需要篾匠吗?
我们看似很能干地抛弃无用之物,其实是自己的无能。
传统文化精神里蕴含的民族文化看似古旧无用,却能够还原人的纯真,带给人静谧与美好,成为人们在高速发展时代中的定心剂。
我现在具有的一种淡定从容也许是小时候受过书法教育的熏陶。当时不是为了考级加分之类的实用目的去学习,而是出于简单的喜爱。一切都可以慢慢来静静走。可以独自慢慢地研墨,找到自己舒适的浓度,而不是直接用现成的。可以自己随意地练,而不必拘泥于一两本帖子。不用担心自己写坏了、写错了,因为我又不是要像那些名家用顶好的金纸然后题名盖印装裱拍卖的。一切随心,安静,平和,感受笔尖每一根狼毫的流动,色彩在纸上缓慢渗透的自然。那时候人和事很慢,不用想太多的事。现在想来,更觉此无用远胜那些世俗眼中的有用之物。
每一种事物总有它产生、存在、消失的道理,没有什么是无用之物,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在历史上起过推动作用,给一个时代留下过宝贵的文化记忆。也只有无能者才会彻彻底底地抛弃他们。
一个人,如果可以开发自己的潜力,那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人们的潜力不是自己的喜好。认为自己天生喜好的东西是自己的潜力,但是往往相反。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人想当翻译,另一个人想做一名作家,想当翻译的人学英语学了后句忘前句,决定练气功。而想当作家的人,开始也失败了,但他坚持不懈,努力写作。第一个人练气功没有成功,他又练习着写电影剧本。第二个人终于在市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但还稍欠火候,他便继续努力写文章。第一个人给导演寄去的电影剧本都碰了壁,一位导演在给他回信的时候写道:“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他便马上开始练字。这时,想当作家的那个人,已经在省报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文章。五年后,想当作家的那个人还是没有成功,而就在这时,第二个人却成功了,他开发了自己的潜力,成了有用的人。其实,我们都是一座宝藏,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开发它……
“老子”曾经说过这样的道理:“有用和无用都是并存的,要是无用的没有了,那还要有用的这个词来干什么。”你不要小看无用,比如说,你站在一块土地上,只有你脚下的土地对你来说是有用的,因为站着只需要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可如果把其他的土地都挖掉,你会怎么样呢?
有用可以是无用,无用也可以是有用。
一次,“老子”出门游学,碰到一个收葫芦的农民,愁眉苦脸的,“老子”一看,他的葫芦又大又好,问:“老伯,你的葫芦这么好,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唉,葫芦大了,就不结实了,水一装满,就会撑爆,装不了水,怎么卖?”这时,这堆葫芦一些人就会认为它们没有用了,但是这只是他们的无用之处。“虽然这些葫芦装不成水,但是你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了一只船……”把它们绑起来,成了一只船,这就是它们的潜力,也就是有用之处……
不要认为自己是无用的,因为,既然无用可以是有用,有用可以是无用,倒不如开发自己的潜力,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