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特别佩服这些大家们,就是不一样。薄薄的一本书,里面不过十几个小故事,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暗娼,巡警,农场管理人,镖局,留洋博士,泼妇,虚假善人,开医院的骗子,到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截然不同的哥俩,穷学生,争强好胜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巡警,我们可能都会以为是一个肥差,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受气包的差事。看到事情得管,又不能得罪人,还得完成任务,又没人给你撑腰。夹板气得受不说,还得人模狗样的装,装管事的,其实是孙子。
作家往往都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老舍先生的作品包罗万象,他的知识面太宽了,经历太丰富了。
老舍先生的语言非常有特点,用普通的话来描写,看起来却特别有滋味。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清楚,一点也不啰嗦。凡是重复说的地方或者是细说的事情,一般都是有伏笔的,后面会有进展的交代。
老舍先生的故事,你不一定能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这样的故事才能吸引人,让你大开眼界。
所以,读书要读经典,看书要看大家的作品,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
今年看了不少大家的作品,有丰子恺先生的,梁实秋先生的,汪曾祺先生的,蒋勋先生的,太值得了。这些人的作品都不卖弄文字,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写普通人的生活,说老百姓的事。
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想到的是余华的《活着》,令读者感到欣慰的是,主人公的结局比《活着》要显得更加温暖,人生也稍微顺遂平和一点。联想到本书作者老舍最后的结局,更加能体会到为何会给主人公安排这样的人生,毕竟但凡还有一丝汲取温暖之处,人还是会留恋生命的。
主人公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又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当他成为巡警后,貌似碰触了特权阶级,实际上依然是平民阶级的一员,甚至还因成为夹心饼干反而会受到其他的非难。但人生不正是如此吗?看似顺风顺水,内里依然有不为人知的深夜崩溃。
主人公很聪明,也很勤勉。老话说万金在手不若一技傍身,于是书中便详细描写了为了获得一技之长所需要面对和忍受的辛苦和磨难。枯燥重复的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短、时刻要听从老师傅突如其来的要求和命令,做学徒的日子非常人所能忍受,但主人公不仅忍下来,而且出活出师学到了真本事,并且依靠这一门手艺,好不容易娶了老婆。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外乎老婆孩子热炕头,因而主人公格外喜爱好不容易娶回来的老婆。然而生活的压力让主人公常年在外奔波,以致于后院起火,而煽风点火的人竟然是最知心的朋友,现实版的为女人插朋友两刀。主人公很宽容,也很仁厚,他并没有责怪和抱怨老婆和朋友,至多心里腹诽下妻子昏了头的选择,竟然同能力模样并不如自己的朋友私奔。或许在他眼中,嫁汉嫁汉,只要穿衣吃饭吧。然而情感需求和陪伴的价值,在当时连吃饭穿衣都比较艰难的时代,自然被忽略和漠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生活上不顺遂,工作上也产生问题。主人公学到的手艺是裱糊匠,为红白喜事裱糊各种中看不中用、专用来充排场的花花架子。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景气,自然带动了打肿脸充胖子行为的销声匿迹,因而主人公的生存压力愈大。这里看出主人公的积极乐观,他宽容的接受了时代造成的整个行业的消亡,也清醒的意识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非螳臂当车。
所谓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而反之亦然。每个人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自己的个人生涯和时代保持一致,勇敢的从夕阳行业中跳出温水煮青蛙的困境,找到新时代的切入点以便搏击浪头汹涌向前。主人公至此放弃了辛苦学到的裱糊匠手艺,一门心思的钻营进巡警队伍,以便能更好的生存。
尽管巡警也并非朝阳行业,能带来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但主人公身上固有的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让得过且过的巡警日子充满了勃勃生机。靠着巡警的收入,主人公养活了一对儿女,同时留心学习,主动提升自我技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坚持读书看报、自学骑马。这是人到中年,朝气尚存,暮气不重之时,最好的生存状态。
日子是温吞吞的向前过,儿女们的成长需要花费的金钱越来越多,导致主人公对巡警工作的依赖程度愈发严重。因为害怕改变工作会导致收入变动,想想嗷嗷待哺的一双儿女,主人公只能掩耳盗铃,继续留在巡警队伍中一步一个台阶的混资历、升职称。而越是年岁增长,越是做事和稀泥,这样的行为究竟是个人对社会的无奈妥协和适应,还是已然进入暮年、垂垂老矣、不能饭否。
通过一个平凡小人物的一生,展示一个时代的悲剧,生存在这个时代中的万物刍狗,都只能随波追流、沉沉浮浮、浑浑噩噩度过无悲无喜的一生。笔者挺喜欢主人公的形象,虽然这浓缩后被展示出来的一辈子充满了悲情,但其中多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积极、勤勉、温和和宽容,就像生活中很熟悉的温柔中年人一般,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读了老舍先生的小说《我这一辈子》,感触颇多,不仅让我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形态,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老舍先生《我这一辈子》是一本反映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文学著作。它反映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悲剧命运。一页一页把书看完之后,我心情非常沉重,感觉那个年代的人活着就是一个悲剧。再卑微的角落远远仰望,水波荡漾我亦理解前人的悲伤文章虽然只围绕着主人公一个人来写。
但是在诉说着当时社会普遍的现象。作品中的主人公,当过学徒,学过手艺,后来还做了巡警。同时偶尔也为他人说说媒。自己的生活很苦,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艰难归艰难,但主人公还有点良知,生活的不能说不快乐,马马虎虎还说得过去。不幸的是到最后,主人公这个白发人却要送黑发人。还要照顾儿媳妇和孙子。
在文章最后:“我的眼前时常发黑,我仿佛已经摸到了死。哼,我还笑,笑我这辈子的聪明和本事。笑这出奇不公的世道,希望等我笑到最后一声,这个世界就换个样吧。”
《我这一辈子》就是一个人的哀伤,一个社会的哀伤,惊飞了满树的雀喧,踏破了一樨苍苔。在当时那个社会,普通人活着十分艰难。这不由得让人同情文中的主人公。“他”学的是裱糊匠。专门是伺候死人的,偶尔也伺候一下神仙。当社会出现人“吃”人时,这手工艺怎么能让人衣食无忧呢?三年的学艺,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用处。如果非要说点收获的话,变得能忍懂规矩,这倒是算上一条。在铺中,唯一的规矩就是委屈。当学徒就得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要听一切的指挥和使遣,得低三下四的伺候人,饥寒劳苦的高高兴兴的受着。
有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受了师傅的责备,还要听师母的讽刺和辱骂。在一些人的压迫下,“他”渐渐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完全从一个15岁的少年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忍着”。
命运并没有把他的一切都骗走,至少他还有点剩余!主人公的后半生,让人看到了一个社会的和后退。后来,他当上了巡警,老舍先生通过他当巡警的经历,给我们揭露了官场的、军队的涣散、官员生活骄奢淫逸的世界。当发生战乱时,不仅是那些当兵的强盗在抢东西,更令人惊叹的是抢东西的百姓比当兵的还多。没想到,社会将人压得人吃人。但老舍先生在文中并没有相关的批判。
也许,老舍先生是对此无声的批判与悲叹吧。在沉默的`仰顶上,唯一的声音是你无言的痛斥。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前人的一句话:当灯火逐盏熄灭歌声停歇/在黑暗的河流上你遗落的一切终于成为星空下被多少人静静传诵着的/你的昔日他的昨夜
每天定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我这一辈子》,觉得每天两集的播出进度太不解渴。
与老舍先生的“京式幽默”神交了几十年,这回又一次品味了他老人家让人“含着泪花苦涩的笑”那种独特的滋味儿。
《我这一辈子》没有强加于人的概念,也不是那种几近于素材化粗陋之作。古话说:说书唱戏劝人的方。我想,这“劝人的方”大概就是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教化功能了吧。福海的厚道、死性,刘方子的阴险、钻营,赵二的庸俗、痞气,他们的处世为人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福海一辈子善良为人,尽管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赵二感召之下小小不严地学了点“汤事儿”的把戏,可该“汤”的大事却始终被巨大的“良心”所弹压,没有信心去“汤”。
而刘方子从小就是一个闹事放刁之徒,与福海正相反的是,他始终信奉“有奶就是娘”,谁有势力他“傍”谁,比他势力小的人惹了他,他一准往死里“灭”,那点聪明劲儿全用在逢迎巴结、投机钻营上了。可奇怪的是,我们在观剧时,并没有把福海作为道德楷模,也没有把刘方子视为十恶不赧,反而认为只有这两种人都存在才算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有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生活才能称其为生活。
主题与情节,情节与人物,内容与形式,在《我这一辈子》里,恰似一块巧手厨师和出的面,光滑、滋润,分不清哪些是面粉,哪些是水。我们感受不到被教化,可我们却在津津有味的观剧中品味着生活的真谛;我们总是试图为剧中人设计下一步生活道路或命运走向,却发现剧情的进展却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永远高我们一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