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条条淙淙的小溪,因为有它,才汇成了那生命的海洋;爱,是一根根青青的小草,因为有它,才镶成那生命的绿色;爱,是一份份热心的传递,因为有它,才集成了生命的完整。——题记
记得在一个感人的节目里,主持人曾经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救援人员去到了地震灾区,他们在废墟底下发现了一名中年妇女。她已经死了,她死的样子很难看,两手按在地上,膝盖磨在地上血肉模糊,脸上的表情更是惊人,救援人员觉得她没救了,都去了其他地方搜索,但队长还留在那里,他突然觉得这个妇女是不是在护着什么,看她的姿势,确实是在保护着某种东西,于是他把手伸进妇女身下去探。突然,他好像摸到什么,赶紧叫队员们过来,搬开了瓦石,他们发现,这位妇女底下确实藏着一个用被单抱着的生命——一个大到四个月的婴儿。他还酣然的睡着。队员们顿时明白了,这位妇女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她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用自己的身躯迅速的护着婴儿,确保了他毫发无伤,宝宝饿了,她就用她的奶汁补润着他,直到她死了。队员们清楚后,都感动的痛泪涕出,他们打开被单,发现里面还藏着一部手机,队长不小心点亮了手机,发现上面写着一段话:
“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多么简单的一句话,是这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写下的,我们难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母亲所承受的痛苦是多大。看了之后,我就哭了,潦然几句话,字里行间却迸跃着一种爱,一种无私的爱,把这位母亲送入了天堂!
在这次灾难中,不仅有上面感人的事迹,还有“敬礼娃娃”、“老伴,我等你”等等之类的,他们都是由不同的神圣的人编绘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都有一种精神支驻着,是爱!因为爱的人间,才成就了美丽!生命,对,它来自爱!
自爱,是美德伦理学的一个源发性、根源性范畴,因而表达着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基础美德。自爱显然是人爱自己的感情和意识,它确实不是仁爱爱人甚至是博爱的普遍的爱。因此自爱纯粹是一个美德伦理学范畴而不是表达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合理性的规范伦理学范畴。
自爱从伦理学含义上来说是指人在道德生活中对自己的存在、利益、权利,主体性、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维护、自豪和荣誉感。它体现着一种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精神,个体责任感意识和自我定向和控制能力。这是一种来自于个体自身的道德生活的积极性的源泉,它是推动人们自强自立、有所作为、取得成就、创造价值的动力,也是推动人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实现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的动力,对人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来说发挥着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
因此罗尔斯说:“自尊是一个基本的善。没有自尊,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去做的,或者即便有些事值得去做,我们也缺乏追求它们的意志。那样,所有的***和活动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我们就会陷入冷漠和犬儒主义。”因此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首先应研究自爱这种源发性的人的美德和范畴。
自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自知自主是自爱的基础、自卫自尊是对自爱的维护,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自超、自善才是自爱的目标。而自控、自由才是自爱实现的舵手、航向以及所要达到的自爱的境界。
也许,在大海看来,一滴水是卑微的,但它守护着心中的彩虹,最后终于汇入大海,使大海更广博、更蔚蓝。
心中念着卑微,我们总是难以想象那美丽的蝴蝶是由那难看的毛毛虫变成的,总是难以想象“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总是难以想象那小不点的蒲公英会犹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生命从来没有卑微和高贵之分,卑微只是人们强加的想象而已。当被人们定义为卑微的事物开始守侯心中的彩虹时,生命就一定会变得美丽而高贵!
当画师在昭君的脸上点上一颗痣时,国色天香就不再美丽,却铸就了一座传之千古的“青冢”。在封建社会里,昭君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可她却凭着不屈和高傲的心守侯着她心中的彩虹。“一去紫台连朔漠”,卑微的她却成就了大汉帝国几十年的休养生息、韬光养晦。
也许,在汉武帝的眼中,司马迁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史官,再蒙他的“恩赐”成了一个宦官,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司马迁,可他仍执著,最后创作出了被鲁迅赞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先河.当他一心守侯自己心中那美丽的彩虹时,一座中国史学上的石碑已经筑成.
曲小雪,一个普通的美国留学生,在那个拥有拥有巨大财富与势力的银行家爱得华眼里,她再卑微不过了.可就是这个在爱得华看来是卑微的留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支起了自己的尊严,最后她赢了.那个所谓高贵的爱得华公开赔礼道歉,并向这个"卑微"的中国人赔了6250美元,小雪不屑,撕碎的美元,抛向天空.那一刻,异国的天空一道中国人尊严的“彩虹”。
在许多人眼里,他们都是卑微的,但是他们不卑不亢,守着自己心中的彩虹,最终让人们刮目相看,是啊生命没有卑微,只要拥有生命,并竭力去守侯自己心中的彩虹,你的生命就会因此变得美丽而高贵!
让那些自命高贵的人睁大双眼看清你吧...........
自信心是促进人的一生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动力。从幼儿阶段就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幼儿教师所必须探究的课题。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注意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而自尊是自信的沃土,自尊是自信的温床,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其自信心必定是脆弱的,非常容易丧失。幼儿的年纪小,受到一次失败,成人的冷嘲热讽,不关心、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是导致幼儿失去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所以,自信的产生和培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例如,三岁半的蕾蕾(化名),因为活泼聪明而加倍受到称赞。有一次,蕾蕾的妈妈带着她到雯雯(化名)家去玩。雯雯一会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一会儿背诵,而蕾蕾只会跟着雯雯玩闹一番。回家后,妈妈说:“你看,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从此以后,蕾蕾再也不肯到雯雯家玩,甚至家人只要一提雯雯,她就发脾气。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也是最脆弱的。原先十分自信的蕾蕾就因为妈妈的一句话:“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自信心荡然无存。这一方面说明孩子的自信心是十分娇嫩的,需要成人细心呵护;另一方面,也和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有很大关系。当雯雯表现出色时,蕾蕾并没有觉得自己不如雯雯。可是蕾蕾妈妈那句评价,却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自尊都没有,何来自信?自尊自信消失了,而不健康的嫉妒排斥心理却占了上风,家人连雯雯的名字都不能提,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自卑、狭隘,还会形成心理障碍。
当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能干时,如果家长或老师帮孩子找出自己的优点,告诉他并不比别人差。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又能使孩子懂得别人有别人的`优点,自己也有自己的优点。如果当雯雯在展示才能的时候,蕾蕾的妈妈在称赞雯雯的同时,顺便提出:“雯雯表演了这么多好节目,我们蕾蕾也很能干,会唱歌、会跳舞。来,蕾蕾!你也表演一个怎么样?”这样,上面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这样的原则: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不能以别人的长处来比孩子的短处,更不应该以此否定孩子。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学会在孩子身上寻找属于她的闪光点,当孩子遇到其他优秀的孩子时,应该在让孩子看到其他孩子优点的同时,告诉他自己身上也具有他人没有的优点,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进而培养其自信心。所以,孩子的自尊需要特别保护,只有保护自尊,才谈得上自信心的培养。
另外,孩子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是最容易失去自信的。在这个时候,他往往会很容易忘记个人的存在价值,一味地指责自己,严重挫伤自信。遇到这种情况,成人要教会孩子。只要自己比昨天有了进步,或者说尽了努力,就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了。老师教托班的幼儿画绕毛线团。一位小朋友非常得意地将自己的画拿给妈妈欣赏,谁知妈妈看了一眼说:“你画的是什么呀?真难看,乱七八糟。”小朋友非常失望地看了看妈妈,嘴里还小声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妈妈能抓住这难得的教育机会,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并提出努力方向,相信收效会截然不同。如果妈妈这样说:“啊!你能把毛线团画得这么好,你真棒!如果你再把毛线团画得整齐些,线往一个方向绕,你一定会画出更漂亮的毛线团来!”要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就需要大人的耐心和正确引导。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如果我们一味地指责、否定孩子的行为,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我们应当抓住时机,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孩子如果自己再努力一下还会取得成功的。同时,应当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让孩子在家长温和的语气中,感受到鼓励的力量,从而使孩子从失败中走出来,重获自信。幼儿在这个时期的自信心容易在大人的鼓励中得以培养,但更容易在大人的嘲讽中摧毁。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把握鼓励、肯定的时机,让孩子的自信心在我们的呵护下逐渐培养起来。
幼儿的心智还不太成熟,内心也比较脆弱,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大人的影响。然而,幼儿只有具备了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才会表现得活泼、开朗、进取,才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他们塑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注意平时的行为、态度、说话方式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和培养幼儿从小形成自信、自立的意识,让孩子在我们鼓励的目光下快乐、健康、自信地成长起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