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分就一定成为天才吗?不一定。是天才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吗?不一定。实际上,从“神童”到有杰出成就的人之间,绝不存在必然联系。然而,我们却习惯于用捧***的方式去看待“神童”,“神童”拥有非凡的成就才算正常,非如此便是失败,非如此便遭受鄙夷。
我并不为魏永康的退学感到惊讶,或者以此感叹“伤仲永”。因为,求知之路无止境,过往的天分和成绩又能说明什么呢?更何况,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有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每一个“神童”都能在长大后成为“牛人”。
真正让我感到“伤”的是报道中的一些细节,“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这些是魏永康硕博连读期间的一些生活细节。他没有成为母亲期望的天才,却连普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能掌握。
问题是,凭借“当代伤仲永”就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吗?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父母们在教育问题上进行着残酷地竞争,并常常感叹身不由己。过分拔高孩子的天分,暗含着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佼佼者。可是,我们哪里需要那么多佼佼者,一个幸福的社会,难道不是更需要有着良好修养,有着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之贡献的普通人?
魏永康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样的忏悔,不仅是为他的学业,也为他的生活。我想,其中为生活的因素可能更多些,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已成年的子女成为会生活的\'人呢?
只是,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如何去劝导一位焦虑的母亲呢?让一位母亲一时改变观念容易,但社会整体的浮躁还是会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焦虑之中,进而在孩子的教育上继续舍本逐末。要想从根本改变,就需要在定义成功时,少一些功利性,对待天分时,少一些捧***与棒***,多一些自然地呵护。进一步而言,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和不同职业间的收入比,营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在平凡岗位做出应有贡献就能获得稳稳的幸福,而不是让争做“人上人”成为生活的标尺。依此而言,“当代伤仲永”显然不只是一位母亲的忏悔录。
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熟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环境影响人》可形象化为《近墨者黑》,《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 --走出自卑》。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
1、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
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
3、修辞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语气强烈,能够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很深的印象;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设问作文章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文章的中心思想。
示例
《这个世界怎么了?》
《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林黛玉非死不可吗?》
第四招 对比式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
《瞬间选择,永恒坐标》
《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