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这首诗是写作者由看到的池塘的美景引发读书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为了突破一难点。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两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已完全沉于课堂,置身课文的情境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所获得的感悟也也深刻,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要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与领悟。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教育子女的古诗,诗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家喻户晓,寓意深刻。
古诗的教学如果只停留于理解诗句的层面,那么语文课堂将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要义。只有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情,明其意,才能使古诗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本课的教学,我没有死死拽住学生去理解诗句含义,而是抓住了抓住诗文与画面、诗文与寓意两方面的联系,有效的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插图。在学生初读古诗后,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找到相应的诗句。学生一边读诗,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情境中,通过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与学习,“天光”、“云影”、“方塘”等诗中景便一下子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并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尽情的表达,自由地想象,诗文中简练的语言此刻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揣摩作者寓意,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我告诉学生:“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开门见山,也可以采用间接表达的方式,将含义蕴藏于文字中,由读者去发掘,这样更加耐人寻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寓意藏于何处呢?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已完全沉于课堂,置身课文的情境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所获得的感悟也深刻。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培养。
有一座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镜子一样被打开,远远的.看,广阔的水面像玻璃一样平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显得十分的安。
近处看,一无杂质的水面上,清澈的可以一眼望到底,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看,它们有的互相撞击,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漫无目的的游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点缀着这条白玉带。
阵阵徐徐的风吹来,水面上的一道道的波纹缓缓的移动着,好像一个老人在慢慢的蹒跚在平平的路上。
天空中变化万千的浮云与五光十色的光彩,在“垂柳夹岸水平铺”的水面上倒映着它们的影子,清晰而精致,似水彩画一般,在水面上慢慢的晃动着。
问那方塘中的水为何会这般的清澈,为何这般的明净。它总是这样回答: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帮助我吐故纳新,水中的鱼儿不停地翻腾着,为我源源不断的输送这水中的尘埃。
今天,我又一次细细的品读了观书有感这首诗,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怎样去学习。
这首诗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并不是什么神童,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跟着时代的脚步走,过去的总会过去,把握现在,放眼未来,只有不断地吸收新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心中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方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