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
您好!
坐在静若无人的考场里,看着“感恩”两个字,脑海里就跳出您的形象——您披着晨曦匆匆赶往学校,您忙着备课奋战在银色的雪夜,您不顾酷热遨游在书海之中……您的恩情,恰似滚圆剔透的鹅卵石,静立在我记忆的小溪里,永不消失,永远闪光。
只是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都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天,您带来我们班语文成绩不佳的消息,然后将一肚子怨气发向班上的.差生,进而历数您的苦处,痛斥我们不感念您的恩情、不用心学习,并大力颂扬其他班同学的先进事迹,您甚至说您再也不想教我们了。
那一天,您始终冷漠地、高傲地斜视着我们,就像是一个施舍恩惠的财主等待着乞丐叩谢一般。可是,我们不仅没有跪地叩谢老师您的大恩大德,反而有不少同学心生不解,乃至怨恨。——师生关系如此紧张,老师,您有责任吗?
是的,学生感恩于老师,乃天经地义。这个话题已经议论了千百年。可是,老师该不该感恩于学生呢?我说,该。
或许您会说,学生没有给我钱,送我物,也没有给予我生活上的帮助,何恩之有啊?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您也要看到,正是因为有了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才有了教师这个职业,才有了老师们进修提升的原动力。给予你们工作岗位,是不是恩情?促进你们发展,算不算恩情?帮助你们实现人生价值,有没有恩情?这一切,都是我们学生给予的,怎能说学生无恩于自己的老师呢?
一个老师,如果在内心里感恩于自己的学生,那他就不仅是执着于教书,更应专注于育人——他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他会充满爱心,关怀每一个差生;他会不惧困难,与学生共担风雨……老师,这一切您也做得到!
我们常说要感恩于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恩于我们。这种认识,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相互感恩,就会让矛盾越走越远;相互感恩,就会让心灵越来越近。试想,在一所学校里,如果老师与学生相互感恩,领导与老师相互感恩,那一定是充满关爱的和谐校园;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与子女相互感恩,丈夫与妻子相互感恩,那里一定是温馨和谐的幸福港湾。推而广之,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公民与政府相互感恩,公民与公民相互感恩,又何愁和谐社会的建成呢?反之,如果有人总以施恩于人、等待回报的心理与人交往,不就会带来猜疑、抱怨乃至愤恨吗?那还能叫和谐的人际关系吗?
尊敬的老师,我们就要告别您了,您的教育和恩情将会变作我们奋进向上、报效社会的动力。临别之际,我也送您一句话:做一个感恩于学生的老师,用自己的努力去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这是您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2×××年×月×日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强调尊师重道,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有“程门立雪”“子贡结庐”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代代相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我学习《少年中国说》,不明白少年和中国的关系时。您教育我:“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而强大富庶的中国为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两者相辅相成。”
当我追星而忘了学习时,您引导我:“一颗星星,你不能只看闪耀的外表,更要注重他内在的人格是否值得你追逐。正能量的星星能让你更积极向上、努力奋进,从而自己也成为一颗发光发亮的星星。”
当我问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值不值得时,您轻声但郑重地说:“生命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平平淡淡,只要你热爱便是有意义的。老师把知识一代代传承,让它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科教兴国,这无疑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我很骄傲!”
亲爱的老师,您不但教会我书本上的知识,还用实际行动影响我怎样让生命更有意义;您不但教我要爱护自己,还要爱我们的祖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国之大计,更应“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在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我每天都在想送什么礼物给高老师呢?在操场上我想送一支红油笔好吗?我想一想又想一想,啊!我可以送一束花再送一支红油笔,那样就太好了,下午我就去买花和笔。上午第三节课高老师说:“下午放假,放到中秋节过完。”我听到下午放假很失望,我本来要送给高老师礼物的呀!
有一次高老师叫我的家长来说:“如果我考试上了九十分以上,就答应满足我的一个心愿。”那时是高老师给我了力量,给我了信心,从那时起电视、电脑、玩游戏机,一眼不看,玩也不玩。
我学英语的时候送给两位老师每人一个水杯。父母回家的路上问我给高老师送礼物了吗?我说没来的及送呢就放假了,高老师您辛苦了。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在这次田径运动会中,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是多么的重要。
路队比赛期间,我和郭吉担当指导员,任务就是喊口令。指挥大家一起喊口号,增加全队的气势。喊口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一个字喊错了,可能影响整个队的秩序。有时声音不大,同学们听不见;有时吸气大喊,无法喘上气来;有时把嗓子喊破,疼痛难忍。
可是,我并没有感到辛苦和难受,而感到快乐和难忘。因为我经历过风雨,所以见到了彩虹。
回想在训练路队时,我多次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误解。要不声音不大,要不歪腰驼背,要不走的太快。我多次向老师和同学说明理由,因为我的嗓子很容易沙哑,大声喊叫就说不出话来,而且我的脚是“鸭子脚”,平掌脚板,走路多了就疼。其实这些都算不上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怕吃苦,没有责任心。老师对此说了一句话:“有的人为了祖国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有的同学却不能克服自己的困难,相比之下,我们不觉得愧疚吗?”这句话对我震憾较大,让我每时每刻都铭记于心,提醒自己责任重大,要克服困难完成好任务。
后来,每次路队训练,在我一次次自信嘹亮的口令中,在同学们一回回团结拼搏的氛围中,训练有素,路队整齐,得到了老师和观众的好评。
这次经过告诉我,当你肩负责任时,你必须要付出,要坚强,要有战胜困难的思想,那样才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1952年2月,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龄因脑血栓去世。周总理出席了葬礼并献上花圈。在花圈上,他写道:“张伯龄老师已经活了几千年了,***同学在这里向他致敬。”张伯龄死后,***一直惦记着张佳的一生。在自然灾害期间,***把她的购物卡送给了张伯龄太太,并寄给她500元钱。他还要求通信办公室更多地关注张女士和她孩子的生活。
***向老师们敬酒
1959年6月25日,***同志来到他时隔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别邀请了在私立学校学习的毛玉柱老师一起吃饭。吃饭时,他向老师敬酒。毛玉柱很荣幸,激动地说:“你怎么敢向主席提议敬酒呢?”***却笑着说:“敬老敬德,我们应该敬老敬德!”
朱德让座给老师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院大礼堂观看了演出。演出前,一个侍者介绍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朱德认出那老人就是叶成林,早年曾在云南军馆习武的教官。他急忙站起来,站起来行礼。仪式结束后,他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把座位让给了老人。老人坐下后,他自己坐下来。
尊师重道才是做人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连尊重教导他的老师这事儿都做不到,那这人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题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一般需要我们尊重、爱戴。不尊重老师,看似自己好像不吃亏,但其实是吃了大亏了!而且这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就如同傻子做的事一样傻。况且人家还会尊重人呢,你怎么就不会呢?不尊师重道,到了以后还怎么做人呢?
今天下午,七班的体育课换成了历史课。可能是有一两个七班的同学对此表示不满吧。总之,把老师给气哭了。我的老天!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把历史老师给气哭了!不管怎么样,老师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学生,怎么可以,又怎么能够气老师呢?
有可能是老师第二天有事儿,需要提前把历史课给讲了;也有可能是你们班进度太慢了,老师心里着急给你们加加课;还有可能是老师对你们好,想要多给你们讲点知识。总之,老师的做法一定是有理由的,且绝对是正确的!作为一中学子,我们要真心实意地服从老师的安排。
把一位老师给气哭,这无疑是很不应该的!因为他们教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教我们成人!他们是朴素而又神圣的,是不容侵犯的!
我可喜欢读经典故事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两个人——杨时和游酢去找先生请教问题。那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当他们俩走到先生门前时,发现先生正在睡觉,于是他们俩就站在门口等待。当先生醒来时才发现门口多了两个“雪人”,先生非常感动,赶紧叫他们进去,教他们学问。后来这两个人都成了有学问的名人。
读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我被古人那种尊师重道的行为所感动,他们耐心等待,虚心请教。如果当时杨时和游酢俩看到老师没时间,扭头就走,那们就学不到知识,也就不会变成有学问的名人了。可是,在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同学讲小话,有的在发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偷偷玩玩具,还有的在吃东西……真
不知道老师讲的知识他们听进去了没有。难道我们就不能像杨时和,游酢那样有耐心,尊敬师长,爱学习吗?
妈妈常常叮嘱我: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尊敬师长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吩
咐的事用心去完成。只有这样我们就会像杨时和,游酢那样成为有学问,为国家效力的有用之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