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年前我给大妈去了短信问候你们,大妈说你和大妈回大妈的老家过年了,老爸和我都很高兴,希望你们回来后,能到家里来一趟,可是今天已经初十了,哥哥,我们还是没看到你,真想你呀。
两年没见了,听说你去年在海南没有回来过年,也不知道你在海南过的怎么样,只知道你业务主管不干了,去开了一家咖啡店和影楼,经营的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但我祝愿你的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也想知道胖哥哥你减肥成功了没有?嘻嘻。
这几年,老爸很想你,经常给我说你小时候的故事,还给我看你的照片,我对你的印象就是在这些故事和照片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很聪明,学习也很好,和我一样学过钢琴,和我一样写作业磨磨蹭蹭,但和我不一样的是你不挑食、有点胖……
我一年级的时候,知道了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有一个自己的网站,上面是你拍摄的照片,爸爸经常给我看。可是,这几年怎么也不见你的摄影作品了?
以前过年的时候,你回家,看到你的面孔,是那么的熟悉,仿佛看见了老爸年轻时的面孔。你还给我表演了你的YOYO,我知道哥哥你是玩YOYO的高手。
我知道哥哥你是1986年9月14日生的,与老爸的生日只差4天,今年也30了。我经常问老爸我哥哥怎么不结婚呢?老爸也只有苦笑着说,儿大不由老子了,但我知道他还是希望你早日大婚。
我现在上四年级,我比你小19岁,再过几个月我也11岁了。我经常是全年级考试第一名,发表作文35篇,20xx年我在“青春风采”第七届中国下一代艺术人才展示暨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义演甘肃赛区活动中,荣获钢琴专业少年组壹等奖。20xx年1月29日我又参加了钢琴八级有考试。
现在老爸退休了,头发也花白了,看起来一下老了许多,身体也多有不适。你知道的,老爸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突然退下来,也可能一下不适应,这更应该我们做儿女的多关心他。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老爸虽然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我从他闷闷不乐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是在想你。咱们家搬新家了,比你原来住过的`家大多了,装修的也很漂亮。咱家搬家的时候,老爸把你小时候的书、作业和玩儿的玩具都搬过来了,我知道那是老爸对你的思念,睹物思人呀!
不知道你能不能从老家回来后来看看老爸,哥哥,老爸和我都期待着你回家,更期待着你带上我未来的嫂嫂一起回家!
顺致对大妈最诚挚的问候,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吉祥快乐!
祝
大妈和哥哥新年愉快!
妹妹:泽薇
20xx年2月17日(丙申年正月初十)
四年级:韩泽薇
江山阅年,觉醒改天——观《觉醒年代》
当丧权辱国的条约被敲下许可的印章,当共和将倾,国将不国。无尽仁人志士化作响锤,敲响众人,立志改天换地,跨过荆棘丛,找到一张救国救民的药方。
或许在《觉醒年代》这部剧中,仲甫先生与守常先生更像是璀璨发光的明星,是指引那个时代青年们走出阴霾,踏入光明的一道光。其实小生初阅此剧,第一崇敬的人还是蔡元培先生。当然,陈、李、蔡等人都像极了天上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作为当代青年们的领头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闪光点。可我却偏爱蔡公的兼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从小说到大的道理,但在现代社会,处处充斥着极端,自私与狭隘,网络发言处处横跳的是“二极管”。他们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扭曲了这个本不绝对的世界,而蔡公的“兼容”,是对他们这种思想最大的轻蔑与讽刺。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蔡公听诸导百家之言,集众智以探索救国之路。这是他长远的眼界与宽大的格局。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还是空想社会主义亦或是杜威实验主义。当大家都在为把谁关在外面而争论不休时,蔡公却笑盈盈地把门打开,先让外面的各种人一同迎进来,然后再不缓不慢地将那些不必要的人清理出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公的兼容是有智慧的,他集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将“囊括百家,合成一统”各取其优的智慧用在了治理北大上。在1919年的北大,不仅能听到外街传来的抗议演讲声,或许还能看到一群长衫老儒坐在一起吹烟喝茶,闲谈国事。这是蔡公营造的北大,是当年那个国内各类思想交汇最繁荣活跃的北大,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襁褓。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发出一百种声音后,他们能彼此尊重。”
蔡公或许深谙其意。在新旧文化的对抗战中,他从未因自己的思想而去驱赶异类,反而敞开了胸怀,也大大方方的迎接老儒生们,让老将新将一起上,大家一起探索思想异同,才有了陈独秀辜鸿铭能笑见握手的一幕。“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我想这也是北大思想上能如此繁荣兴起的原因。的确,没有辜鸿铭,新思想或许不会成为新思想,而北大,也就算不得北大了。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长青。”
先生千古。先生的兼容精神千古。
为什么是陈独秀?不是其他的人物不“香”,只是这他实在是一枝独秀,让人挪不开眼。
历史中真实的陈独秀——一张黑白照片,且不论,咱们只来说说这《觉醒年代》中让我感动的陈独秀。
陈独秀一出场,便是趁爱国知识分子激烈讨论中国存亡问题时,偷了一碗盒饭,旁若无人得解决温饱问题。这哪有一点大家的样子?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只道一句:“这样的国,无可救药。”之后能怎么样?激起了学生的愤怒,他只得落荒而逃。滑稽,但不可否认,他,是清醒的。
我曾看到过一个关于山石和卵石的辩题,便立马想到陈独秀,他无疑是一块山石,他兼具“锋芒外露,舍我其谁”的感性及“时不我待,逆流而上”的批判性。一面,人们仰慕他一身傲气,另一面,人们担忧他锐气伤人。
他这块“山石”总是爬上屋顶,批评指点四方的风景。他那封建大家长的做派,对家人,对学生,对同人,叫人又爱又恨。尤其是面对两个已然有自己的想法的儿子,他一面与他们说教,维护他家长的形象,一面又小心翼翼地,不动声色地待他们好。对与自己有不同信仰的胡适,他既欣赏又爱护,可也不影响他痛斥在关键时刻建议将北大迁到上海的胡适,“我要的不是北大的生机盎然,我要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不辩、不争,不可以。生机盎然不是等来的,适之,是要斗争来的,不破不立!此时的中国需要勇士和斗士。”你以为他们崩了,可他又会在两人唾沫星子互飚之际,感到抱歉,说出“改天请你喝酒”之类的话。
“面对问题,直抒胸臆;包容不同,但立场坚定;即便针锋相对,也能把酒言欢。”这是陈独秀,一块不折不扣的“山石”。
如此硬朗的.个性,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能不碰壁吗?在他看来不过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所以他能在研究室做学问,也能在监狱里读书看报写文章。
陈独秀是那个昏昏沉沉的时代的觉醒之人,是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的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真是在这部剧里见识和体会了。这不只是陈独秀与李大钊之间的友谊,这更是他与千千万万民众反抗压迫,并肩作战的精神。
“我必须要跟他们(陈独秀的学生)在一起去战斗,因为我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是我的,更是你们的。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觉得人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我愿意奋斗终身。”
使中国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都是当年陈独秀,李大钊,***和千千万劳动人民所反抗,所不肯承担的逆缘和逆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