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春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正在吃饭,爸爸说:“这附近来了个皮影戏剧团,吃完饭我们一起去瞧瞧。“那时的我觉得十分新鲜,不知是啥样。我吃了几口饭便要去。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会儿,我和爸爸妈妈老远就听见锣鼓喧天,喝彩声吵作一团。演皮影戏的场地被里三屋外三层的观众包得严严实实,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只见那儿摆了一个一米高的木架子。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驴皮,驴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挥动着铁锤大的拳头向老虎头上猛击。大老虎咆哮起来,不住的扒着地下的'什么东西。老虎一用劲翻身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武松,劲儿先泻了一半。武松随手拿起的哨棒,一阵乱打,老虎倒下了。接着又表演了《西游记》《哪吒闹海》《葫芦娃》……精彩绝伦,让人流连忘返。节目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我走到架子旁,发现了许多带木棒的图片,爸爸走过来说:“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绘,就立刻变得非常精致。”这皮影大部分是仿照人的关节制成的,让我越发喜欢皮影了。
皮影戏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我爱皮影戏。
岁月无声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定格,快乐时总将它们一一取出,任美丽在思绪间绽放。
世间本无完美,茉莉香气袭人但不够艳丽,牡丹雍容华贵却少了几份馨香,玫瑰虽色香俱全可又浑身是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如果拿自己的财富和比尔盖茨比,拿自己的容貌和嫦娥西施比,那世间有几人能幸福呢?我们无须感叹年华流逝的漠然孤寂,也不必为日月如晦,花开花落而惋惜,一朵花的枯萎荒芜不了一个春天,一次挫折也毁灭不了整个人生。
想起诗仙李白,他当不上官又囊中羞涩,但口出无可置疑之句“天生我才比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此赤赤条条地皈依于美好,让我们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一叶知秋,在淡淡的阳光下拎起季节的落叶,你会发现秋季来临的那种喜悦与甜美。一片落叶能带给你一份凄凉,同样也能带给你一份美与真,那我们就将美与真常存心中。
我们常常用失落把自己包裹起来,一直叹息生命的平凡与渺小,宛若一杯失去醇香的酒,却把美好压缩在心中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只要我们将美好还原,让美好充溢我们的心灵,就会始终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与豁然的胸怀。
人生美丽,从生命的开端到结束,孕育着无尽的美。——心灵,在美丽中晃动;希望,在美丽中萌芽;生命,在美丽中闪光。
有人说,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美妙的歌;也有人说,艺术是一幅画,画笔均匀,淡雅着色;还有人说,艺术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我们对它一无所知;而我想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听啊,听!“嘀嗒嘀嗒——”,小闹钟一刻不停的声音,难道是不艺术吗?“嘟嘟嘟嘟——”,小轿车发出的鸣笛声,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些神秘的音乐符号,经过不同的排列所奏出的优美乐曲,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看啊,看!这幅《松鹤图》,纸上那只栩栩如生的仙鹤、翠绿的青松,还有那缓缓流淌的小溪、圆圆的礁石,以及金灿灿的太阳,这难道不是艺术吗?九龙壁上那生龙活虎的`雕刻,难道不是艺术吗?那窗户上五颜六色的花剪纸,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皎皎明月光,清清石上泉,不都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瞧啊,瞧!那桌上古色古香的茶具,难道不是艺术吗?那柜里陈列着的金银首饰,是那样金光闪闪、光彩照人。即使是一个棱角,一个小装饰也都那么精致,这难道不是艺术吗?那花瓶,上面涂画的每一根线条都那么柔美,每一种颜色都那么纯正,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那样别出心裁,每一种景物都恰到好处,这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就像星空,仰仰头就能望见;艺术就像大海,踮踮脚就能看见;艺术就像小花,弯弯腰就能摸见;艺术就像终点线,跑一跑就能瞧见;艺术就像果实,伸伸手就能摘见。艺术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谁家把烂西红柿扔在楼道上了?叫人怎么走?”“这东西可招苍蝇了。”
今天,不知是谁把几个烂西红柿扔在楼道上了,居民们都在埋怨,甚至是辱骂那个扔西红柿的人,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打扫,只是边责骂边绕行。这不,过来了一个穿着时尚衣服的小姐,边责骂边捂着鼻子赶紧跑上去了!我虽然没有责骂,但也没想到去清除它,只是默默绕行。
晚上,我去散步时,看见一位叔叔正站在烂西红柿边上琢磨问题。他穿着一件黑衬衫,一条发旧的黑裤子,一双沾满泥巴的皮鞋。不一会儿,这位叔叔从楼道边上捡来一张小卡片,走到西红柿跟前,用卡片将一个烂西红柿小心翼翼的铲在卡片上,生怕烂汤流在楼道上,便慢慢站起身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卡片上的烂西红柿,步子迈得又慢又小,几乎是挪到了垃圾池边,倒进垃圾池子。然后,他反转过身子来,按照原来的方法铲走,第二、第三……个西红柿。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终于把这些西红柿解决掉了。可是叔叔看看地面上,仍有西红柿的污汁,叔叔沉思着,也许叔叔在想:“万一天黑了,人们不注意滑到了怎么办?只见叔叔回到他的房里,一会儿,拿来了一个抹布。弯下腰左一下,右一下,已经拖得差不多了,可叔叔又返回家抹布洗刷干净,直到彻底干净。叔叔才把拖布放在了墙角边。
望着叔叔那已经消失的身影,我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心想:“这位叔叔不怕脏、不怕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不也映托了我的不足吗?
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最深处的位置,只在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在公园里,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时,你会不由自主的赞叹道:“这些花真美!”在大路上,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是时,你会情不自禁的欣赏他:“她真美!”可是,这些仅仅是人或事的外在美,真正的内在美通常在细小的一件事情中无声的表现出来。
记得在一个秋风瑟瑟,飘着毛毛细雨的夜晚,我从同学家写完作业,骑着自行车刚到大门口,忽然,一块石头将我重重的摔在地上,我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全身已经湿透了,然后我将重重的自行车从地上轻轻的扶起来。当我想再次骑着自行车走的时候,我才发现自行车的链子已经掉了。我蹲在地上想从新把链子装回去,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弄了好久好久,怎么也弄不好,我感觉自己好可怜!
我无助的推着自行车往回走,走着走着,我忽然看见一束光朝我照了过来,当我走近时,原来是一个门卫的老爷爷在外面巡查。他好心的问我:“小朋友,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冒着雨往回走呢?”我急切的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半路上自行车链子掉了。”老爷爷二话没说飞快的走过来,把手电筒让我拿着,把伞让我打着,自己蹲在雨里开始给我装链子。不一会儿,老爷爷就装好了链子,我高兴的骑着自行车打着老爷爷伞就走了!刚骑上车,我又赶快下来,转身想把伞还给老爷爷并给他说声谢谢时,我发现老爷爷已经往回走了,我大声叫他,老爷爷没有回头,但我隐约听到老爷爷说了一句话:“快点回家吧!”这时,我感动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这就是美,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一直想学一门艺术,妈妈见我对书法情有独钟,决定带我去报读书法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打这天以后,一到双休日,我就到少年宫学习书法。
一开始的时候,我学得津津有味。书法老师教我们使用毛笔,教我们蘸墨,教我们写字的正确姿势,还教导我们学书法一定要认真,不能有一点马虎。老师讲的这些基础知识,我几乎都能背出来了。由于学得认真,我的毛笔字写得很好,不时得到老师的称赞。我心里甜滋滋的,谁说学一门艺术有多难呢?其实也不过如此吗!
可是后来,书法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天回去都要练习最基本的笔画,一写就是十几张,写完了还得让老师亲自检查。我开始厌倦了这些枯燥无味的练习,让我失去了自由。书法成了我的负担。有一次,我向书法老师抱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练习都要写那么多遍?
书法老师并没有生气,只是很严肃地对我说:“学书法就需要认真,坚持,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随后,老师又给我讲了王曦之学书法的故事和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还教导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认真地琢磨了老师讲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和王羲之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于是我又全身心地投入书法的学习中。
暑去寒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学到了书法的真本领,其他基本功更不在话下。在读法的漫漫长路上,我愿意一直走下去。我深知,不经一番彻骨寒,不得梅花扑鼻香。
对金先生这番话,笔者起初不大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愤然——世界上没有跟钱有仇的人,谁不爱钱?谁离开钱能活命?如果说老外艺术家不爱钱,那些天价艺术品,那些五花八门的画商、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是谁发明的?如果画家都不要钱不卖画,那些画廊、拍卖公司岂不早就关门了?那些画商、经纪人岂不早就饿死了?再说了,外国即便有不爱钱的画家,也是因为他们不缺钱,别墅住着,汽车开着……中国画家爱钱,是因为我们穷怕了,穷够了。穷则思变,穷则思富,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冷静下来再仔细咂摸金先生的“逆耳之言”时,笔者的愤怒渐渐消退了——人家批评的没错啊!罗列的现象也完全是我们美术界的事实。再细想想,其实金先生还没说全,当代某些中国书画家早已经拥有了票子、房子、车子,但仍然“疯狂地追逐金钱”,甚至不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丢人啊!
毋庸讳言,我们的确是穷人乍富,好不容易有了发财的机会,心态失衡可以理解,爱钱也没有错,但是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成为大师,确实就不应按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仅仅把攫取金钱、获得物质享受作为“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因为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思想境界庸俗,人格低下,其作品必定很难达到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匡正世风、流传后世的高度和水平;而一个国家的艺术界,如果整体沉溺在追逐金钱、满足物欲、铜臭弥漫的状况里,就确实是严重的病态了,如不痛下决心根治,最终必然要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子孙后代的鄙夷、嘲笑、批判和唾弃。
一方面,艺术家也是肉身凡胎,不可能完全抵御金钱物质的诱惑;另一方面,纯粹的艺术创作又天然排斥“唯利是图”“金钱挂帅”。那么,艺术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背景、何种条件下,要求艺术家人人做到“重义轻利”或“重艺轻利”都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在艺术界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号召艺术家“爱钱不忘爱艺术”“爱钱更要爱艺术”,应该是既符合人性又切实可行的措施。
“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即是对待金钱与艺术二者并重,互不矛盾,互不排斥。具体到书画家个人,可以聪明,但不可以精明;可以经商,但不可以做商人。书画家与购藏者是特殊的买卖关系,出售的作品一定要物有所值,性价比合理,即让顾客花钱买到好东西。在这方面,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家做出了正面榜样,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他痴迷艺术,甚至弃官从艺,作书作画精益求精,水平登峰造极,但他也绝不讳言自己爱钱。在那篇著名的《润格》中,郑板桥不仅开列出真金白银的书画价码,还特别强调“要现钱”。实践证明,顾客掏钱买了郑板桥的书画,无论在当时,还是留传给子孙后代,没有一个人是吃亏上当的。
郑板桥重利,但更重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郑板桥毅然选择“舍利取义”——他曾郑重宣布自己的画是“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农夫乃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普通劳动阶层的朋友虽然少钱或没钱,但如果真心喜欢他的字画,他不仅绝不再坚持“大幅×两、小幅×两”,还经常无偿赠送。
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是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典型——他在物质享受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清高和淡泊,尽管作品价值连城,名声如日中天,却甘愿终生布衣蔬食,居旧屋陋室,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画画、写文章,绝对堪称金兑庭先生所说的“对艺术无比虔诚敬畏”“一心一意在做自己内心里的事情”的“纯粹”艺术家。
但愿我们中国艺术界里少一些“疯狂地丢了魂一样地追逐金钱、房子、名车”的人,多一些郑板桥、吴冠中这样“爱钱更爱艺术”或“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艺术家。
清晨,推开窗户。好大的雾啊!
“唰—唰。”我循着声音望去,看到一个朦胧的身影,矮矮小小的,拿着扫帚,慢慢的前进。是她,就是我天天上学看到的那个年轻阿姨。她还是那么早,还是老样子,一步一步的扫着这条马路。
我去上学,特意走过她的身边。她双手戴着手套,紧握着扫帚,挥动着。这位阿姨戴着大口罩,把鼻子、嘴巴,大半个脸都遮起来,只露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穿着工作服,头上围着一条短围巾,起劲地扫着路。扫帚一起一落,很有节奏。她低着头注视着地面,把枯枝败叶,纸屑尘土扫成一堆一堆。来来去去的行人车辆,她像是没看见,仍是“唰—唰—”地扫着马路。
忽然一个空酸奶瓶儿飞落到路边,那个阿姨抬头看时,一个小青年正用手背抹着嘴唇。阿姨顿时严肃起来,双眉紧锁,双目圆睁:“小同志,垃圾不能乱扔呀!讲究卫生,人人有责!”那个小青年脸一红,头一低,一溜烟似的跑了。她拾起酸奶瓶丢进垃圾筒,拖着扫帚消失在淡淡的晨雾中。
我想: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她年轻的脸上也会留下褶皱,连她头上也会出现丝丝白发。但她给人们带来了干净的马路,卫生的环境,难道不值得欣慰?她才是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她,和医生给人们健康,演员使人们快乐,老师让孩子们获得知识一样,应该同样受到称赞。她不仅用汗水冲刷着路面上的尘土,而且用汗水冲刷着人们心灵上的污点。作为一位城市美容师,她有一颗纯洁而明亮的美好的心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